女儿和女婿相处的方法(怎样和女婿相处)

世上最难解决的是婆媳矛盾,有的甚至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很少出现丈母娘和女婿之间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婆婆和丈母娘的立场不一样:婆婆觉得带孙辈是帮儿媳的,谁生的谁带,我带就是帮你;丈母娘给小家庭帮忙,不管带孙辈,还是经济上扶持,都是想让女儿过得轻松一点,对女婿好,就是希望女婿对女儿好一点。再好,女婿毕竟只是女婿,他不是自己的儿子,连半个儿子都不是,他有他的原生家庭要维系,他有自己的父母要孝敬。这一点张老师和王大姐做到了极致,让我们自愧不如。

女儿和女婿相处的方法(怎样和女婿相处)(1)

网图侵删

01 张老师和王大姐本地工作人员,张老师在基层学校工作,王大姐是一名企业职工,他们育有一个独生女儿张璐,备受宠爱,大学毕业后回到本地团场当了一名音乐老师,老公王磊是甘肃籍的意愿者,和张璐一个学校,是一名体育老师。谈婚论嫁时亲家全款买了婚房,虽然是小地方的,但是经营有方,家境比较殷实;张老师和王大姐除了电器还陪嫁了一辆代步车,小两口的工资用来进修,提升自己持续成长。

女儿怀孕的时候,王大姐刚好办了退休手续,就搬到女儿女婿家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周末张老师回来,擅长厨艺的他变着花样改善生活,女儿整个孕期非常安逸。

女儿生产的时候,亲家提前过来买好了婴儿的一切用品,能体会到爷爷奶奶盼孙辈出生的愿望。只是生活习惯不一样,照顾月子有点不方便。王大姐向女婿提议:王大姐照顾自己的女儿的生活起居,亲家做全家人的饭,这样女婿天天能吃到自己妈妈做的家乡饭,还不用费尽心机讨儿媳妇的欢心,一个月下来整个家庭其乐融融。因为张璐没有奶水,宝宝靠奶粉成长,亲家提议把宝宝带回甘肃抚养,可张璐舍不得,只好王大姐帮忙带,这一带就带到了孙辈上了小学,个中苦乐自不言说。

02每年寒暑假,张老师和王大姐早早督促女儿一家三口回甘肃过假期,让他们陪陪亲家,享受天伦之乐,张老师和王大姐也去陪陪自己的老父老母。外孙女三岁那年春节,本来准备回去过年的,无奈宝宝患了重感冒,只有女婿一个人回家过年,这个时候张老师和王大姐准备了丰厚的年货,有风干肉,干果和应季水果,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

春节早上张老师和王大姐又贴心地给亲家拜年,让亲家感动不已。

03自从有了宝宝,女儿女婿下班后,吃过晚饭,女儿和宝宝互动,女婿主动洗锅拖地,虽然灶台上没有檫干净,小物件也没有按时归位。王大姐从不说什么,都是悄悄地过去处理。拿王大姐自己的话说:自己姑娘都没有洗锅洗碗呢,怎么要求女婿,能主动洗锅拖地已经不错了。

外孙女稍微大一点,周五晚上吃过饭,张老师和王大姐主动回自己的家里,还给女儿女婿一家三口独立的空间,他们在自己家里也自由自在,彼此都很惬意。

04在女儿女婿家,多少也有不自在的地方,有时间共同话题比较少,毕竟是两代人有代沟,和自己女儿怎么说都无所谓,但是他们也不冷落女婿,王大姐主动询问学校的一些事情,张老师主动和女婿讨论球赛等一些体育赛事,引起话题。

女儿女婿之间难免有矛盾,女儿有时候比较粗心,有时候开了门总忘记把钥匙拔下来,已经几次了,女婿说她几次,还不服气。那个周末女婿学校有体育赛事,早早走了,女儿要出门怎么也找不到钥匙,当然也开不成车,因为车钥匙和房门钥匙绑在了一起。女儿找王大姐诉苦时,又被王大姐一顿批评。过了半个小时,女婿才告诉女儿钥匙是他藏起来了,让她涨涨记性。

女儿和女婿相处的方法(怎样和女婿相处)(2)

网图侵删

张老师和王大姐能和女婿和谐相处这么多年,也是有原因的。

01尊重女婿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女婿的根,那边的亲人时刻牵动着女婿的心。一到寒暑假早早督促女儿女婿一家三口回去看望老人,和姐姐们团聚。没有因为自己是城里人,看不起小地方的父母,更多的是尊重。02不在亲家面前邀功:带孙辈十分辛苦,但是也得到了许多天伦之乐。但王大姐从来不在亲家面前表功带孙辈的成就。不是亲家不带孙辈,而是自己的女儿不让带,那个爷爷奶奶们不想带孙享受天伦之乐呢?03和女婿主动挑起谈论话题:谈一些女婿感兴趣擅长的话题,让女婿有料谈。毕竟女儿和自己的爸妈话题比较多,女婿就不一样了。他们主动让女婿挑起话题,不至于让女婿在家有失落感。04女儿女婿有矛盾的时候,主动批评自己的女儿,维护女婿。女儿是自己的宝,女婿何尝不是亲家的宝呢?婆媳难以相处,是因为多数婆婆觉得媳妇抢了自己的儿子;丈母娘对女婿好,是想让女婿对自己的女儿好,小家庭幸福了,丈母娘心里也是甜蜜蜜的。出发点不同,结果也千差万别——善待自己子女的另一半,也是对自己的另一种爱。

女儿和女婿相处的方法(怎样和女婿相处)(3)

网图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