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人教版(语文同步学部编版3年级)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人教版(语文同步学部编版3年级)(1)

学习目标

1 文题解说

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是因为蒲公英改变了草地的颜色。当普普通通的蒲公英能够带给孩子们无穷乐趣的时候,我们才会明白,这金色的草地,其实是孩子们明亮的眼睛所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啊!文题引起读者思考,激发了阅读兴趣。

2 学习目标

1.会认“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盛、耍”等13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体会作者运用比喻的好处。 重点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 难点

预习妙招

1 课文内容探秘

(1)文中“我”的两次发现有哪些不同?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的可爱和蒲公英的有趣?

(2)你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吗?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走近作者

生平简介:普里什文(1873—1954),苏联作家。擅长写描绘大自然和抒发哲理的散文。童年时代在接近大自然的乡村度过。他的作品往往与具体的日常生活,与人的感情紧密相 关,语言富有民间特色。

代表作品:《在飞鸟不惊的地区》《黑色的阿拉伯人》《贝林捷雅的水泉》《卡舍依的锁链》《人参》等。

3 背景资料

蒲公英 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种随处可见的小草,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果实成熟时形似一白色绒球。蒲公英的每个小果实上都长着一丛白色的绒毛,风一吹,轻柔的绒毛就会带着小果实飘到很远的地方去安家。

写作指导

1 写作技巧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以突出甲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形象性和生动性。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把花瓣的开放、合拢比喻成手掌的张、合,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讲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2 方法运用

比喻可以分为哪几种呢?

比喻在形式上需要有三个要素:本体、喻体和连接两者的比喻词。根据这三个方面,可以将比喻分为以下三种:

(1)明喻,用“像”“如”等比喻词通俗明白地打比方。

(2)暗喻,用“成了”“是”等比喻词直接将本体当作喻体。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来代指本体。

字词学习

生字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人教版(语文同步学部编版3年级)(2)

多音字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人教版(语文同步学部编版3年级)(3)

形近字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人教版(语文同步学部编版3年级)(4)

近/返义词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人教版(语文同步学部编版3年级)(5)

段落主题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人教版(语文同步学部编版3年级)(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