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

“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之一,如果大家对陈子昂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相信一提起《登幽州台歌》一诗时,所有人都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原创者。

陈子昂与“初唐四杰”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虽然他并未因诗名而列入“四杰”之中,但是他在初唐诗坛上的重要作用也不可小觑。

“王杨卢骆”是提诗文改革的提倡者和践行者,而陈子昂则是“初唐四杰,诗文改革思想的忠实追随者。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1)

他也因此而成为了初唐诗文革新的重要人物之意,由于他创作的诗歌与“宫体诗”有严格界限,而且多以“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为特色,所以后人称其为“诗骨”。

寓意就是陈子昂其人不但特别有骨气,而且他创作的诗歌也十分有风骨。

相比较于唐朝时期的其他诗人来说,陈子昂绝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因为据史书记载,“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大概的意思就是已经十七八岁的陈子昂,不仅从未读过书而且也不知道读书的作用。

笔者认为这与他是初唐著名诗人的身份,看起来有很多不符之处。少年时期的陈子昂虽然“幼而聪颖”,但是他却并没有将思想放在博览群书上,而是走上了一条“少而任侠”之路。但人最怕的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醒悟之后的陈子昂则变成了,后来者居上的典型代表。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2)

浪荡公子的“少而任侠”生活

1.名门之后,家资甚厚

陈子昂出生于公元661年,此时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关于他的出身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陈子昂梓州射洪人,其父陈元敬乃名门之后、蜀中大隐之一。“曾拜文林郎,好神仙之术,居家四十余年。慷慨仗义,见义勇为,仁慈果敢”。

据宋本《方舆胜览》卷六十二记载:“陈元敬,子昂之父,瑰伟倜傥。弱冠豪侠。属乡人阻饥,散粟万斛以济民。年二十二,擢第。天后居摄,遂山栖饵木”。

从这两段史料记载中可以得知,陈氏一族在当时社会中,应该是颇有声望的名门望族。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3)

陈子昂之所以养成了“轻财好施,慷慨任侠”的性格,其实与其父陈元敬有很大关系。从“属乡人阻饥,散粟万斛以济民”中可以了解到,陈家不但拥有万贯家资,而且还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家族。

从“年二十二,擢第。天后居摄,遂山栖饵木”中,可以获悉陈元敬曾是“武周“时期的进士,但因武则天撺掇大唐江山所以才弃官隐居。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陈文敬对陈子昂的性格、人品、学识等都影响甚深。

笔者认为正因为陈子昂的家庭背景比较优越,所以他才能放纵自我“年十七、八,尚不知书”,过着“轻财好施,慷慨任侠”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少年时期的陈子昂,应该是一个放荡不羁、浪荡闲散的公子哥。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4)

但是后来他因用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

正因为陈子昂家资甚厚年少轻狂,所以才会出现“剑击伤人”事件。在这件事之后他幡然悔悟,开始励志“深钻经史”,终成唐代著名文学家。

2.两次落第,试图坎坷

很多历史学家都称赞陈子昂,是初唐时期有大才的诗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在,两次落第之后不仅不气馁,而且在“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5)

公元679年即唐高宗调露元年,十八周岁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并入学国子监专心研读。公元680年他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落第。

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故里金华山,不仅继续饱览诗书而且这一关键时期,还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以及在初唐诗坛崭露头角,都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永淳元年即公元682年,此时的陈总已经是一位二十二岁的青年人了。这一年他再次怀揣着梦想赶赴京城应试,但是现实依然十分残酷,三年之后的再一次应试,他仍旧名落孙山不为世人所知。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6)

公元684年时年二十四岁的陈子昂,在学有所成之后参加了第三次科举考试。正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的才学得到了认可,他也因此而进士及第。

为了表达内心的从政热情,陈子昂以“上书论政”受到了武则天的重视。先授麟台字后升右拾遗。从此开启了陈子昂入仕为官的人生之路。

3.“陈拾遗”直言敢谏,因“逆党”被株连下狱

(1)“上书论政”后授“右拾遗”

后人常称陈子昂为“陈拾遗”,实际上就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右拾遗一职。在古代社会古人惯用官名、地名称呼于人。但是这个“右拾遗”仅为八品小官,而且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捡起皇帝的遗漏”。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7)

“右拾遗”其实就是类似于,咨询建议或监察兼助理的官职。也正因为这个所谓的“右拾遗”,再加陈子昂本人敢于直谏的性格,才让他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斥和打击。后期他又因“逆党”反对武后,而遭遇株连之罪被下狱。

从“上书论政”受到武后重视,再到因株连而下狱让陈子昂遭遇了不白之冤,这种天壤之别的经历对他的人生,以及诗作风格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作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陈子昂之所以能够写出具有“风骨”的诗歌,其实与他的个人遭遇息息相关。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8)

(2)性格刚直,敢于直谏,含冤而死

受谗被诬的陈子昂出狱之后积极“北征”,但是他依然没有改变耿直的性格。他不但多次上书朝廷,希望能够派兵镇压外族制造的分裂战争。但是却因为多次直谏而被排斥、降职。

心灰意冷的陈子昂,在壮志难酬以及内心积压的郁闷无法舒缓之下,不得不在三十八岁时辞职还乡。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是昔日的政敌们却并没有放过他。后因为被奸人陷害他再次入狱,这一次他并没有逃过这一劫,冤死狱中时他才年仅四十一岁。

一代文武双全的初唐文学家,饱含道国深情的边塞诗人陈子昂,就这样带着遗憾、怨恨和不舍,离开了这个战火纷飞的乱世。

实际上陈子昂之死,除了与他屡次直谏和性格刚直有关系之外,其实还与其文“历抵群公”,得罪了权贵有很大关系。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9)

《登幽州台歌》中的“独怆然而涕下”

1.《登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

笔者认为“诗骨”陈子昂是一位高产文学家,他虽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但是从其十八岁开始创作诗文,一直到四十一岁含冤而死,曾经创作出了不计其数的经典诗歌。但是现在却仅存诗100余首。

组诗《感遇》、《蓟丘览古》、《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都是一代“诗骨”陈子昂的经典之作。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远赴边塞,不仅亲身感受到了边塞之苦,而且也亲眼目睹了边塞壮丽的景观。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10)

万岁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时年三十六岁的陈子昂,在阔别边塞十年之后,再一次因从军北征而来到边塞地区。他不仅对边防事务颇有见地,而且在两次从军北征边塞时,也创作出了很多比如说以后是经典佳作。

2.《登幽州台歌》欣赏与分析

《登幽州台歌》就是陈子昂边塞诗中的名篇,也是让陈子昂能够跻身于,初唐著名诗人之列的关键之作。作为“乐府诗”中的知名诗篇,这首诗不仅蕴含了吊古伤今的感人情绪,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个人情感。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1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人和来者”其实指的是,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唐朝之前的贤君明主诗人未曾得见,在他身后也就是死去之后,也依然没有办法看到可以礼贤下士的明君。

实际上陈子昂所撰写的《登幽州台歌》前两句,大有对自己生不逢时和怀才不遇的感叹,作者的内心可能会反复想到,为什么我就不能遇到贤明君主呢?

而后两句诗则是说,在这茫茫的天地之间,诗人突然自感孤单寂寞,于是悲从心中来类从眼边流。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12)

笔者认为《登幽州台歌》作为陈子昂的成名作,不仅体现出了他独特的,“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的诗歌风格。

同时这首诗作为“乐府诗”中的转型之作。不仅具有十分精湛的文字功底,同时也表达出了反对旧“宫体诗”风,并积极推广以真实经历,和真挚感情为契机的新型唐诗创作之路。

《登幽州台歌》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深刻地揭示出了在时的唐朝,任人唯亲、奸臣当道的政治背景。以及敢于为国为民直谏,但却遭受了不公待遇的愤懑之情。可以说这首诗就是陈子昂人生的真实写照。

陈子昂认为在撰写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真情实感融入到诗作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描写景物,或者宫廷内的糜烂生活。因为 “诗以咏志” 才是创作诗歌的最终目的,他的这一观点得到当时很多文人的赞同。

陈子昂的绝命诗(诗骨陈子昂为何会独怆然而涕下)(13)

结 语

笔者认为唐代“诗骨”陈子昂的诗歌之魂,以及他在创作诗歌时的创新精神,不仅在初唐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即使在整个唐朝诗坛上,也都起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用。

虽然最后他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但是这其实也并未影响他的诗歌质量和思想。越是在这种壮志难酬、愤懑悲凉的情境之下,对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就约有利。当然诗人自己并不想遭遇人生波折,但摆在他面前的社会现实,却一次又一次的击碎了他的政治理想。

陈子昂只能通过自己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虽然他在诗歌创作上“主张复古“,并且他非常钟爱《诗经》中的诗歌撰写形式。

尤其是在他人生中段的时候,更是对“建安风骨”倍加推崇,但在他的诗歌中却可以读到,非常真挚的感情和人生体悟。

作为初唐与盛唐诗人最佳组合中的一员,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合称为“仙宗十友”。之所以将他与这些人相提并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陈子昂的诗歌不仅有“风骨”,而且文学造诣也首屈一指。

【参考文献】

赵鲲《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岑玲《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简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意象美》

张世磊《失意士子的共鸣之音——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悲剧效应》

郑临川《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