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亲身经历(关于正骨80的从业者)

通过调研及交流中发现,80%的事中医正骨,都犯这样的错误,究竟犯了那样的错误呢?以为学员用他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一切。

在调研及交流中不难发现,现在中医正骨给大部分病人甚至是一些医生的印象都是这样的:咔!咔!咔!好了!就好像听不到那声响就不叫正骨似的。

事实上咔咔咔既不是正骨的全部,也不是正骨时所必须的。

正骨亲身经历(关于正骨80的从业者)(1)

前不久,老师接诊了一位双手发麻的患者。患者走进老师诊室的时候,老师既没有详细问诊,也没有让患者坐下查体,而是指着患者说“你们看,问题在哪里?”姿势?体态?动作模式?颈椎形态?颈神经走行?这些内容在脑海里飞快的闪过,却得不出肯定的结论。

老师看我们都不说话,于是让患者坐下,指着她的左侧鼻根部说“你们看,这应该是寰枢椎的问题。”

这时我们才注意到患者的鼻根部左右是有明显差别的,左侧的鼻根部好像被什么东西拽着,显得张力较右侧高,在左侧内眦下方的眼睑形成了一条斜向外下的沟。但是有这样的改变,它就一定是寰枢椎的问题吗?

正骨亲身经历(关于正骨80的从业者)(2)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跟着老师进行了验证。

治疗前没来得及拍照,这是治疗后的照片,虽然还有一些痕迹,但是已经没有刚开始那种僵紧的状态了。

因为患者没带片子,没法从颈椎片上进行验证。

老师查完体后,让我们对颈椎进行了触诊。

患者的寰枢椎确实发生了扭错,寰椎向左后方旋转然后卡着枢椎,局部筋膜张力高且压痛明显,让患者转动头部时可以发现寰枢椎的异常张力与左侧鼻根部是相关的,两者是相互牵扯的,下段颈椎张力也是偏高,但并没有明显的扭错。

追问病史,患者已反复双手发麻数年,左侧较明显,近三月来较前加重,发作频繁,久坐或劳累后加重,老师问她最近三月有没有进行一些特殊的活动,她说最近三月健身教练要求她练习举铁。我们可以脑补一下患者举铁时的画面,一位年近五旬的右利手女性,双上肢力量不足,尤其是左上肢,当用力往上举的时候左侧力量欠佳,只能通过躯体代偿,于是只能梗着脖子拧着身子完成动作。

正骨亲身经历(关于正骨80的从业者)(3)

弄清楚了损伤的机制,治疗时只需要依应力关系还原结构就可以了。

老师一手定点卡位于左侧鼻根部,一手卡住偏歪的椎体,令患者轻轻左右转动头部,通过患者的力沿着异常牵扯的力线顺势将颈椎还纳。

对鼻根部的局部筋膜进行平复时发现患者鼻骨与周围组织不太协调,追问下患者承认曾进行隆鼻术,仔细观察发现左侧隆得较右侧高一点点,假体的植入打破了局部的平衡,通过代偿建立的弱平衡极易被打破,这可以解释患者手麻症状已持续数年,而这次加重是因为外力损伤造成的。

调整完颈椎,老师通过肩部的活动在动态中将胸椎的异常牵拉力还原。

然后用“臀走路”的方法平衡了腰部和骨盆的张力。

治疗结束后,患者不光症状解除了,浑身都是轻松的。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正骨应该有咔咔复位的响声,甚至一些地方是通过响声来收费的,响一声算复位了一个部位。

去年一位学员找老师正胸椎,老师沿着错位的方向通过肩部带动躯体旋转顺势进行了复位,学员很开心,然后说“嘿,没响?”

正骨亲身经历(关于正骨80的从业者)(4)

在治疗这个病人时,全程调理也是没有咔咔咔响,但是患者颈椎也复位了,症状也解除了,为什么呢?

我觉得这既不是手法的派系之别,也不是功力的深浅不一,而是思路上的本质区别。

中医正骨,注重筋骨并重,由来已久。

但是临床中,还是有一部分大夫过度追求骨骼的复位,有的会很自豪于“我可以把全身的骨头拆了,然后给你装上。”一些大夫对筋骨并重的理解,仅限于将关节周围软组织松解,然后好复位。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

刚跟老师学习的时候,我一直搞不懂骨错缝为什么不能自己回去,就像关节脱位这样的骨错缝,骨头跑到关节囊外面卡住了回不去,这很好理解,但是大部分的骨错缝只是骨骼发生了偏歪,并没有卡住,骨骼在这样一个偏歪的状态却能稳定住,为什么呢?

后来我才明白,应该是被“筋”牵住了。

正骨亲身经历(关于正骨80的从业者)(5)

人体的筋和骨是按照一定序列平衡分布和排列的,当外力作用于人体造成损伤,无论是静力还是暴力,引起结构改变,导致筋出槽、骨错缝,这两者是一并存在的。通过对结构改变的分析,这个损伤的力是能够被还原的,这就是老师经常说的还原现场。所以筋骨并重所体现的不应该是骨骼与肌肉、韧带的简单连接,而是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普遍联系。

关于正骨,并不是听见咔咔的响声就正骨到位了,80%的从业者,都犯这样的错误,您是否也有过呢?

如果您认为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分享正骨手法,传承和发扬正骨文化,欢迎更多正骨行业的老师及爱好者一起加入,分享、交流、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