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县一中高一新生(我在延津一中就读)
大学毕业之后,我又回到了家乡小城,在曾就读的高中工作,转眼之间,已十余年。这十多年间,学校的发展日新月异,同学们的高中生活,也与我求学时大不相同了。工作、生活在这里,我常常想起自己的高中时代,以及那时的高中生活。
第一次踏入这所校园的时候,是20多年前。那时,这里只有如今的三分之一大小,两栋装有蓝色窗玻璃的三层平顶教学楼是学校最新最时尚的建筑,其余教室都是些灰色的二层小楼,后来,更高层的教学楼不断拔地而起,当年的高楼如今已隐藏在这些后来者的影子里了。
彼时的招生规模,虽已有所扩大,也只有如今的三分之一。我们那一届16个班,一千余人,已是三个年级中人数最多的了。那时,上学还不那么热门,不少同学初中毕业就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了,不论是社会还是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不是现在的样子,如同当时的校园与现在的校园一般。
那时的校园生活,倒是和现在类同,也是上课、就餐、休息、运动这几项。但那时的一切,又和现在不同。那时候我们买饭用的是饭票,饭票只是印刷在纸上的一个个一厘米宽、两厘米长的小方格子,买饭的时候,卖饭师傅根据你要的饭菜量手撕下来几格,不仅容易破损或丢失,撕票的时候还容易撕坏临近的区域,没有现在刷卡方便。
那时购买饭票,也不像现在拿钱冲卡这般轻便快捷,而是以物换取。尽管过去了20多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入校报到时换粮票的情景,父亲开着拖拉机,将几袋麦子送到学校伙房,称重折算之后,从一号伙房换来几大张饭票给我,因程序繁琐,换购饭票的人又多,几乎折腾了一上午才办完。
那时的学生食堂,还是一家一户私人承包的小作坊,规模小,饭菜的种类,自然也很少。早饭和晚餐,不过是一些稀饭、馒头搭配一两样素菜,中午提供面条、馄饨之类的面食,和现在早中晚花样繁多的饭菜供应不能同日而语。如今主流的白米饭,当时还是奢侈品,一块五一份的炒大米,即使高三学习的关键时期,还轻易不舍得买上一份。记得高三那一年,有一次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买了一份单锅炒米,用饭缸带回教室放在书桌上,还没来得及吃,不小心就给碰撒了,看着香喷喷的米饭撒了一地,饥肠辘辘的我好一阵子懊悔。
就餐的环境与餐具,也让人印象深刻。刚入学的时候,学校其实只有伙房,根本没有餐厅。卖饭一律是在伙房门口,吃饭则是随便蹲在地上。最让我记忆深刻的餐具,是一号窗口盛稀饭用的一口绿色的塑料大盆,大得像一个泡澡缸。开饭的时候,几个人抬着大盆,放在一个大半米高的台子上,一群学生围着大绿盆,递饭票,打饭,像电视里饥荒年代官府开设的难民施粥摊位。买过饭之后,几个人找一片干净的空地,将饭缸、菜盆放在地上,蹲下来围拢成一圈,就开吃了,和如今电视剧里农民工在工地吃饭的情景一般。
即便是这样粗糙的饭菜和简陋的就餐方式,当时的我们还不太舍得享用。那时候家庭普遍贫穷,同学们也普遍懂事,很少有人舍得自己一个人买一份馍菜汤独享,多数都是几个人买一份菜,凑合着吃,因为菜的价格相对于主食是比较高的,又是个搭配,可以节约。每到周末或者假期返校的时候,不少同学还会从家里带回一瓶瓜豆、咸菜或者豆腐乳之类的,来学校佐餐,这样就更节约了。
不仅是就餐,当时的住宿条件,还不够差强人意。那时的学生宿舍,只是一间小房子,几张双层铁床,十几个人挤在一起,取暖只有靠被子,驱热只有靠洗脸。就这样的一个床位,一半还要自己动手。记得刚来报道的时候,宿舍楼刚建成,房间里只有床架,床板还在楼前的土地上堆放着,要自己抬过去放好,才能住宿。这还是好的,有的复习生,几十个人住在一间大教室里,那条件,就更差了。
住在这样的宿舍,睡眠的质量可想而知。春秋天还好,夏天和冬天尤其难熬,冬天里不脱衣服,盖上被子还能勉强凑合过去。夏天的晚上放学回去,宿舍常常热得像蒸笼,即便已经疲惫不堪,躺在床上依旧辗转反侧,许久不能入眠,难受得很。痛苦之中也偶有欢乐,记不清楚是高二还是高三时,一个夏天的晚上,十二点多我们还没能进入梦乡,天上忽然爆发狮子座流星雨,我们兴奋地从床上跳起来,推开窗,美美的看了一次天文奇观。不是住宿条件差,我们多数人怕是要错过这次奇观了。这些年,学生宿舍里都安装了空调,求学之路不再受严冬酷暑之苦,同学们可以更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业中去了。
工作闲暇时,到操场散步,走在已建成数年的塑胶跑道上,看着绿油油的人工草坪足球操,我脑子里常常浮现出当时操场的画面。当时的运动的场地,如同伙房和宿舍一般简陋,几乎只是一片自然、荒凉的土地。一条煤屑铺成的环形跑道、几个简陋的建设器材,便是全部的人工改造痕迹。师生在校的时候,这里勉强还有点运动场的样子,一段时间没有师生活动,尤其是暑假之后,这里就杂草丛生,变成了草场,我们戏称这里是天然草坪足球场,颇有些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尽管条件简陋,体育课上或者晚饭之后,我们依旧欢乐地在这里跑跳投掷,把自己青春时光里旺盛的精力释放在这里。
近些年,每到周末或者假期,学校门口总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家长开车接送孩子的景象早已数见不鲜。我们上学那会,压根是没有的。在我的记忆里,三年的高中时光里,父亲和母亲一共也就来过学校三次。那时,放假回家或者开学返校,是让我们很头疼的一件事。那时不仅私家车没有,电瓶车也没有,家长们又忙于农活,能接送学生的很少,我们只能乘坐县里有限的几辆公交车往返。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在往返城乡的小巴车上,扮演一次沙丁鱼罐头里的材料,被严严实实塞在那里,常常只有半只脚着地,倒是提前体验了大城市上班族挤地铁的生活。
挤车固然痛苦,更痛苦的是等车。因为当时公交车数量有限,学生往返时又比较集中,原本就是大约的发车时间,到了我们往返学校时就更没个钟点了。特别是返校的时候,常常要等很长时间。记得那时周日下午返校,常常是早早地从家里出来,走上几里路来到公路边等,过了规定的时间老半天,公交车才姗姗来迟。远远地看到公交车的影子,就开始拼命挥手示意,展示自己的热情与迫切。车走到你身边,却总是“忽”的一下绝情而去,压根不停留。因为追求“她”的人太多了,而“她”已不堪重负,早就严重超员了。你只能望车兴叹,再等上一阵子。如果遇到第一辆公交车就能上车,那感觉简直像是中了五百万大奖一般幸运。
虽然那时的求学条件不如现在这般,但我们求知与上进的欲望,一点不输现在的孩子们。我们在生活的不易中努力向前,去追求改变,追求更好。在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这片土地才一点点变得不同。不仅仅是我们的校园,校园所在的小城,小城所在的国家,一切都在翻天覆地的巨变中,一切都在走向更好,走向辉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