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给我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乐趣(为了观鸟废寝忘食)

新华社上海4月2日电(记者董雪)如果你的朋友每逢周末就背上望远镜、相机和干粮早出晚归,经常一天要走上两万步,能随时随地发现各种鸟的身影,甚至“听声识鸟”……那么他很可能是进了“观鸟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观鸟给我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乐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观鸟给我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乐趣(为了观鸟废寝忘食)

观鸟给我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乐趣

新华社上海4月2日电(记者董雪)如果你的朋友每逢周末就背上望远镜、相机和干粮早出晚归,经常一天要走上两万步,能随时随地发现各种鸟的身影,甚至“听声识鸟”……那么他很可能是进了“观鸟圈”。

记者采访了解到,观鸟这项原本小众的运动,正在一些地方兴起,小区、城市公园和郊野湿地都是观鸟人的胜地。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记者采访到这些“观鸟人”,请他们谈谈这项运动兴起背后人与自然、城市与野生动物的相处之道。

2021年4月,人们在城市里观鸟。郑运祥 摄

缘于喜欢

“他从小就喜欢鸟。”谈起儿子汪天恩的爱好,唐女士流露出一丝纠结:“看他为观鸟吃很多苦我很心疼,常常天不亮就要出发,有时要在野外过夜,吃不好睡不好。但是看到他很开心,我也替他感到开心。”

汪天恩是上海一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在2021年的上海市民观鸟比赛中斩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观鸟怎么比赛?在划定区域内,哪支队伍在比赛时间里观测到的鸟种类最多就获胜,比拼的是发现鸟的眼力、寻找鸟的脚力和辨别鸟的脑力。当时,汪天恩和3名小朋友组成的团队一上午在上海世纪公园里观察到了40多种鸟。

坚持源于发自内心的喜爱。“我从小就喜欢亲近大自然,尤其喜欢鸟,享受观鸟时既投入又放松的感觉。”汪天恩说。截至目前,他有4年的观鸟经验,足迹遍布上海多个热门观鸟点,还曾和观鸟的伙伴们专程去云南、青海、江苏、浙江游历观鸟。

记者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网站上看到,一条条来自全国各地的观测记录记下观鸟达人的热情,他们当中有人年度观测到的鸟种类数多达400余种。

“观鸟原本是一项很小众的活动,现在这个群体逐渐壮大,有小孩子,也有退休老人。”上海市林业总站野保专业技术人员郑运祥说,“上海作为较早开展观鸟活动的城市,市民观鸟比赛连续举办了16届,近年来参赛的小朋友越来越多。”

2021年7月,汪天恩在青海观鸟。(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它们是城市里会飞的精灵

人们有对鸟类观察的兴趣,但要说鸟与人的关系,远不止是观与被观。

在城市里,它们有的是常住民,有的是迁徙时途经的“游客”。它们的生存状态与人的活动和城市的环境密切相关。

“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郑运祥说,鸟类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物种。如今观鸟的兴起,与城市环境改善有直接相关。

数据显示,我国有野外记录的鸟类种数持续增加,如今刷新到了1500余种,在上海,这一数字达到了500多种。越来越多的公园绿地让城市本身就如同一个生态宝地,为鸟儿在钢筋混凝土之中开辟生态空间。

鸟,是人与大自然接触的媒介。观鸟,则拿到了一张通往大自然的门票,享受来自大自然的愉悦,体会人与鸟的相互依存。

观鸟人通常会取一个特别的名字,汪天恩叫自己“黑颈鹤”,那是一种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傲然独立的鸟。记者采访的另一位观鸟人叫“小戴菊”,她真名周欣怡,今年10岁,有和“小戴菊”一样生动可爱的气质。

“学校里的珠颈斑鸠做窝孵出了雏鸟!珠颈斑鸠虽然很常见,但都是野生的。常见的好处是易于观察,而且亲切熟悉,就像我们的好朋友。”周欣怡创办了一个分享观鸟心得的微信公众号,一篇篇观鸟小记语言童真,满是生活的志趣。

“我一直挺喜欢大自然的,但是总觉得动物园里的动物们少了点灵气,直到我看到鸟,它们是城市里自由自在飞翔的野生精灵。”周欣怡说。

这是周欣怡绘制的师生观鸟图。

观鸟、爱鸟更护鸟

“观鸟是因为爱鸟,更不应该惊扰鸟。”郑运祥说,通过自然观察,真正的观鸟人会有更强的环保意识,大家担心打扰到鸟,可以在各种野外环境里一动不动,为了保护鸟,可以把大量精力投入到鸟类救护中去。

不过,观鸟热兴起,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令他忧心。“一类是摆拍,比如有人会把面包虫扎到大头针上吸引鸟类来拍照,这样的方式是会伤害到鸟的。还有一类是喂食,喂食会影响鸟儿的习性,导致他们错过迁徙,或丧失捕食其他生物的能力。”郑运祥说。

另外,还有一些行为对鸟类的影响比较大,比如破坏鸟窝、猎捕野生鸟类作为食物或用于观赏等。

唐女士等爱鸟人士建议,给鸟类留下自然的栖息地,不要过多地打扰,才能长久地看到它们,“适合鸟儿的才是最好的,它们需要的栖息环境是自然的、生态的、多样的,而不是景观化的、人工化的、千篇一律的。”

“我以后想从事鸟类救护的工作,很多爱鸟人士会去拆除捕鸟网,救治在迁徙过程中生病或受伤的鸟类,我也希望为保护鸟类出一份力。”周欣怡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