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字为上联的下联(观音山下联的公式化推导与解读)

正值春暖花开时,观音山公园已恢复迎宾,走进观音山的灵山秀水,到处绿意盎然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花朵绽开笑脸,宛若花季少女般美丽动人,还有那挂在正门楼上的征联条幅,鲜艳夺目吉祥喜庆,吸引无数游客拍照留影。

虽然观音山征联已推出近五年了,但还是没有征到合适的下联,这令联友欲破更迷,大家踊跃投稿一展才情,可以预见,到12月31日征联截稿期止,绝对下联一定会惊艳出炉,这是大家所期盼的。

为什么说下联是唯一绝对?因去年11月7日,观音山公园董事长黄淦波先生在宣布70万征联决定时,话中包含了此信息,他说:“如果能评出一句下联,是最合适的绝对佳作的话,获奖者将一家独享70万,并现金发放”,故下联为唯一绝对,在此得到了印证。

为什么说年底截稿一定会有结果呢?因为出联者邹继海会长曾说:“这下联虽有难度,但也许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就被人对出来了”,所以,经过万千联友的努力,相信绝对下联一定会脱颖而出。

观音山下联究竟该如何应对?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通俗地讲,对对联就和做考题、猜谜语差不多:审题是关键,意境很重要,对句讲技巧,平仄要协调,一般遵循【下联从上联中来,对句从出句中找】的规律,不失为一条捷径。下面就来作具体分析:

一、主题特征分析

观音山征联,其核心主题是“观音山”,从字面上看,“观音山”是由【观音】 【山】组成的专有名词词组;从景观上看,是由【观音圣像】 【山】组成的国家森林公园,具有【观音】的佛性元素和【山】的自然元素。其中【观音】包含观音圣像、观音广场、观音寺等佛性主体建筑——属人文景观;【山】包含山上的层峦叠障、森林绿景、奇花异草、流泉飞瀑等山水自然生态——属自然景观,所以,【观音】(圣像)是佛教人文景观的标志,【山】是山水自然景观的载体。

按照意联的格式分工,横批表达观音山核心主题,上、下联各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层意境。

首先将横批定为【灵秀胜境】,因每次去观音山,都会听到门楼广播传来“欢迎来到灵秀胜境—观音山”的温馨问候,这种【未曾上山心先暖,才到楼门春意浓】的感觉令人如沐春风。【灵秀胜境】作为观音山的真实写照,是观音山的主题概括与文化符号,也是对观音山的由衷赞美。山灵水秀,佛立胜境,祥光普照,用【灵秀胜境】作横批正合主题。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表达【在山上观山水赏美景】,突出了以【山】为代表的山水自然景观意境,因此,下联就要表达以【观音】(圣像)为代表的佛教人文景观意境。

要表现【观音】的佛教人文景观,突出下联的佛性禅意,就要抓住【观音】的佛性特征,观音菩萨的显著特征就是【普度众生】。作为最慈悲的佛母,观音向来有求必应,她一边普度众生,一边度化心灵,使人明心见性、从善修为,这是菩萨的担负事业,也是佛教的本质真谛,更是游客信众到观音山烧香拜佛的原因。

因此,观音山征联的创作评价标准,就是要在“观音山”这个核心主题之下,通过上联对山水自然景观的赞美,下联对佛教人文景观的感悟,来表达观音山的核心主题和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突出观音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二、下联的推导与应对:

根据【下联从上联中来】的思路,结合上述分析和征联要求,就能逐字推导出下联来。

1、前二字的选定:

(1)因观音是【普度众生之母】,故【度母】是观音的尊称。【度母】一词为神仙名,属专有名词,具有前名后动的属性。用【度母】这个神仙名,来【照映】观音的【普度众生】特征,使【度母】与【观音】产生关联,达到上承下接、既对且联的效果,是观音山征联最绝妙隐秘的玄机所在,也是下联的点睛之笔和高妙之处。以度母对观音,不仅不会合掌,还与观音等量齐观,并能生发出许多新的内涵与意境。

(2)度母与观音很有渊源,度母是观音眼泪化现的女神,度母的本尊为绿色,绿度母和白度母是观音的两滴眼泪,她们身上所具有的【翡翠绿】和【钻石白】身色,正好对应观音山的【森林绿景】和【白色圣像】,这就切了观音山的景。

(3)度母的【宝性】寓意良好:1)度母绿→祖母绿→满绿翡翠→绿色明珠;2)度母白→钻石白→铂金→金钻;3)观音泪→滴水观音→晶莹圣洁之物→种水宝玉;以此寓意观音山为【绿色明珠】、【神仙宝地】和【森林氧吧】。

(4)度母是最美丽的一簇女神,她们的唯美特征,寓意观音山是山明水秀的人间仙境;度母的佛性色彩和法能神通,突出下联的佛性禅意,寓意观音山是佛教文化名山。因此,把下联的前两字确定为【度母】,是绝妙之选。

2、第三字的确定:

因观音山被誉为【灵秀胜境】,所以【境】字与神仙名结合,能表达【胜境】【仙境】【佛境】【境域】【境遇】【境界】等多层含义。【境】字属空间范围词,与上联【山】字的高大之感形成对比,表达宽广的范围,形成境域空间之感;而且【境】字为仄声,正符合征联要求,所以第3字选定【境】字。

3、第四字的确定:

第四字为方位词,必须是平声,从与上联的对应和前三字来看,取【中】字合适,因具有身临其境之意。只有身临其境,置身于佛境之中,才能感受观音山的美景与禅意;另外【度母境】是指观音所在的佛境——观音广场,在此也融入了景点。

4、第五字与第六字,分别为第一字与第三字的规定重字,也叫推导字,故一目可定,第五字为【度】,第六字为【境】字。

5、第七字的确定:

第七字要与第六字对接成句产生意境,而且要求与第六字组成并列名词词组。根据下联的语境,【境】表外在,【心】表内在,代表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组成【境心】这个并列名词词组,而且是佛语,表达【境由心造】【境随心转】【境心和谐】的佛化妙境,所以第七字选定【心】字。

这样,下联的七个字就全部推导出来了,合在一起就是【度母境中度境心】,表达【在度母的绿色和观音的眼泪中度化境心】的意境,它是本人去年11月9日创作的投稿作品: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度母境中度境心

横批:灵秀胜境

三、下联的自我品鉴:

因出句上联的重字运用及推导性,使下联的自我可检验性更强,利用上联和征联要求提供的信息,可对下联和整副对联进行自我品鉴:

1、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符合征联要求。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联:度母境中度境心 (仄仄仄平仄仄平)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符合征联要求。

(1)上联:观音(动宾专有名词) 山(名) 观音山(名) 上(方位) 观(动) 山(名) 水(名) 山水(并列名词词组);

(2)下联:度母(动宾专有名词) 境(名) 度母境(名) 中(方位) 度(动) 境(名) 心(名) 境心(并列名词词组。)

(3)【山水】对【境心】,【山水】一词指观音山周围【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境心】一词也一样,指度母境【境心和谐】的禅佛妙境。

3、节奏相应,符合征联要求。

(1)无主句式: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度母境中∥度境心

(2)主谓宾句式: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度母∥境中∥度境心

4、佛性突出,符合主题要求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度母境∥中度∥境心

其中上联:【观音】佛名,【观音山】佛山,【上观】佛语,【山水】佛语。

下联的:【度母】佛名,【度母境】佛境,【中度】佛语,【境心】佛语。

【上观】是指观音菩萨对自身的省视,意为用最高的标准,达到上乘的境界。

【中度】是【中正】与【普度】之义,意为菩萨对众生的度化是公平公正普度众生的,如阳光般普照大地,如佛光般普照众生,中正公平普惠。

【山水】也是佛语,指禅佛的三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蕴含了【相由心生】的佛教理念,意为不同心境不同精神状态对同一事物的观感是不同的,这里的【相】是指【物相】,指世间万物的表现形式。

【境心】佛语,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最佳状态,通过修炼和禅佛达到【境随心转,境心和谐】的佛化妙境。蕴含了【境由心造】的佛教理念,意为环境的美好与恶劣是由心境的快乐与否决定的。

5、机巧相合,符合征联要求

(1)重字机巧:

上联:第1、5字位重【观】字,第3、6字位重【山】字

下联:第1、5字位重【度】字,第3、6字位重【境】字

(2)断句机巧

无主句式:

上联:【在观音山上观赏山水】

下联:【在度母境中度化境心】

主谓宾句式:

上联:【观音在山上观赏山水】

下联:【度母在境中度化境心】

6、内容相关,符合征联要求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是表达【在观音山观山水赏美景】,突出观音山的自然风景之美;下联【度母境中度境心】,是表达【在观音山结佛缘度化境心】,突出观音山(度母境)的佛教人文景观之灵,两者都统一在观音山这个核心主题之下,内容相关意境递进。因度母即观音,下联通过【度母】的特征,来赋予【观音山】新的内涵,并接续上联,在讲【观音】和【观音山】的故事。

7、富有诗意,符合征联要求

如果把绿意盎然的【观音山森林公园】,比喻成观音菩萨眼泪掉落在南粤大地形成的一块【满绿翡翠】,那观音山顶上高大庄严的【白色圣像】,就是镶嵌在这块【绿宝石】上的一颗【璀璨金钻】。

8、巧妙切景,符合征联要求

因观音是 【普度众生】之母——尊称【度母】,故度母即观音,观音像即为度母像,观音像就立在观音山顶,故【度母境】就是观音像所在的佛境——观音广场,以此融入了观音山景点:观音广场。

9、情景相合、意境优美,完美表达佛性主题。

当人们来到观音广场,置身于【度母境】中,只见观音圣像庄严挺立,她观赏着观音山满眼皆绿的自然美景,用慧眼俯视着万千游客和芸芸众生,体察着人间疾苦和众生喜怒哀乐。当游客信众面对观音像烧香许愿虔诚祈祷,求助菩萨保佑平安达成各种心愿,这一切都被观音菩萨看在眼里,她有求必应尽力满足,拯救众生度脱苦难。当观音菩萨看到六道轮回中众生的苦悲,不竟心生悲悯眼里潸然泪下,众生见状无不深受感动……

于是,在【度母境】绿意盎然的美景中,在观音菩萨悲泪夺眶而出的眼光里,在众信虔诚的祈祷中,在香火的弥漫处,在经幡的飘扬下,在高僧大德的偈颂和木鱼的敲响中,在竼音萦绕的氛围里,在众神像分列两侧的注视下……菩萨与众生同感共境,人与佛心灵相通,天与地佛光普照,凡与仙和谐共融,完成了一次游客信众与菩萨共同度化和心灵洗礼……观音菩萨普度了众生,游人信众也度化了境心,达到【境心和谐】的佛化妙境。

所以,下联【度母境中度境心】的整体解读为:【在度母的绿色和观音的眼泪中度化境心】。

10、主题突出,符合征联要求

上联表达【来观音山观山水赏美景】

下联表达【来观音山结佛缘度境心】

横批表达【观音山是山灵水秀的人间仙境】

这三句话,不仅是观音山的真实写照和经典概括,还表达了游客来观音山的旅游目的,也表达了观音山森林公园的核心主题和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

观音山的山水美景(自然景观)和观音圣像(佛教人文景观),是观音山的第一旅游资源,也是永续发展的绿色资源宝库,是观音山公园的核心价值资产,更是吸引游客的靓丽名片与法宝,其它游乐设施都是建立在这两项基础资源之上的。

人们来观音山旅游,一是为了【观山水赏美景】,领略观音山的森林绿景和自然山水之美,二是为了【结佛缘度化境心】,感悟观音山佛教文化之魂。对观音山自然生态的保护,对观音圣像等佛教人文景观的塑造与传统文化的弘扬,不仅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突出了观音山【文化立园】的宗旨,更符合在保护中开发的【双赢】结果,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观音山的森林绿景和佛性禅意,为观音山公园带来永恒可持续的旅游收入和价值回报,所以说,整幅对联所表达的内容,体现了观音山的核心主题和永恒价值追求,原因就在这里。

11、双嵌名联,符合门联要求

上联嵌人名【观音】和地名【观音山】,下联嵌人名【度母】和地名【度母境】,属人名、地名【双嵌名】,符合观音山的门联要求。

四,对联点评

1、本下联【度母境中度境心】,与上联珠联璧合,完美表达了观音山佛教人文景观意境,突出了观音山的核心主题和永恒价值追求,体现了观音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色魅力。

2、巧妙利用【观音是普度众生之母,尊称度母】切题,用西藏的神仙名【度母】来【照应】观音的【普度众生】特征,使下联度母与上联观音既对且联、等量齐观。

3、本下联运用【度母即观音】巧妙融入观音山景点——观音广场(度母境)。

4、本下联的【度母绿】包含观音山森林公园满眼皆绿的特征,表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了观音山【绿色发展】【文化立园】的特色。

5、本下联主题突出,内涵丰富,韵味十足,意境良好,富有诗意。

6、本下体现了观音山的佛性禅意,【山水】与【境心】一起,表达了【相由心生】、【境由心造】的佛教禅理。

本下联的韵味无穷,经得起全面审视和细致解读,因篇幅所限,就先品鉴到这里,不足之处,请广大联友和专家批评指正!

撰稿人:石玉

2020年3月28日晚

峰字为上联的下联(观音山下联的公式化推导与解读)(1)

峰字为上联的下联(观音山下联的公式化推导与解读)(2)

峰字为上联的下联(观音山下联的公式化推导与解读)(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