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一定杀马谡(都说马谡是诸葛亮杀的)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马谡是蜀汉安远将军、中参军。兄弟五人,并有才名。随兄马良仕刘备入蜀。刘备临终对丞相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您要谨慎!”诸葛亮并未听取,以马谡为心腹。建兴三年,诸葛亮征南中,马谡定攻心之计,诸葛亮深以为然。
说起马谡之死,在人们传统印象中,马谡是在失守街亭后,被诸葛亮挥泪斩于营帐前。这段典故来自于《三国演义》:当时魏军来势汹汹,街亭作为蜀军粮道,事关西蜀命运,重要至极。诸葛亮命马谡、王平,率领精兵两万五千余人于街亭抗击魏军。
然而,抵挡街亭后,马谡并未将诸葛亮的嘱托放在心上,放弃路口扎营,而是以“居高临下,退守可攻”为由,将营寨扎于高地。王平告诫称此举会导致魏军切断水源,到时我军必然危矣,马谡却仍一意孤行,屯兵山头。后来,又禁不住王平苦劝,便分给他五千兵士,让他路口扎寨。
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军赶到后,利用地势,一方对王平部猛攻,一方则对马谡部采取围而不攻、断其水源。就在王平与魏军苦战时,被困于高地的马谡,苦于没有水源,很快便士气大乱,将士逃降无数,在最终火攻下,马谡惨败,失守街亭。
而王平兵少,无法长时间抵挡魏军猛攻,遂败退兵。街亭失守后,蜀军前无据点,后无城池,处境非常危险,为此,诸葛亮只能放弃已攻占的陇右三郡,率军退回汉中。
其后,诸葛亮向刘禅请罪,自贬三等,而马谡则因抗拒军令,负荆请罪,被诸葛亮斩于帐前。全军无不悲痛,诸葛亮亦是痛哭,然,军令如山,为了严正军纪,他不得不这样做。本次表面为马谡之错,实则乃是诸葛亮用人过错,未听刘备告诫,重用马谡,导致此战惨败。
但《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存在着夸大虚构成分,我们不如看下正史《三国志·蜀书·向朗传》,看看真正的“挥泪斩马谡”是怎样的。
据记载:“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当时马谡战败后,并未选择归营,而是逃往别处,而当时的长史向朗则故作不知,被诸葛亮贬去官职,直到诸葛亮死去,向朗才重新回归仕途。
《三国志》内有诸侯列传,其中,《马谡传》里,曾提及:马谡向诸葛亮写过书信,信中说“希望诸葛亮能够仿效杀鲧而用禹的典故,照顾好他的遗孤。”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书信极有可能是马谡生命不久之前写的,想要托孤给诸葛亮。
另外也说明,马谡在逃跑后,并没有见过诸葛亮,否则,也就不会以书信请求。而后书中又提到:“马谡死后,十万将士为之悲痛,诸葛亮亲自主祭,并向以前一样照顾他的儿子。”但是,这里并未说明马谡死因。
《诸葛亮传》中却给出了答案,称:“戳谡以谢众”,即马谡为诸葛亮所斩。另一部列传中也有类似记载,街亭战败后,诸葛亮斩杀了马谡及张休、李盛三将。两部列传都提到马谡死于诸葛亮手下,但是,事实是否真的是这样呢?
历史上,诸葛亮确实曾下令处死马谡,但并没有付诸行动,而是将其囚入死牢,导致马谡死在囚禁的地方。
所以,综合资料所述,我们已经有了大致的猜想:
马谡在街亭一战中,因违背诸葛亮指示,擅自作主,导致惨败。马谡深知罪大恶极,回去必死,则选择畏罪潜逃,而当时的丞相长史因与马谡有交,不忍看其死去,便选择知情不报,导致被贬。
其后,马谡被逮到后,因为败军要负责,便按照军令要斩首,但在关押过程中,马谡便死在牢中。这应该就是正史中“马谡之死”的故事,马谡死后,诸葛亮主持祭祀,三军将士无不恸哭。诸葛亮也履行了对马谡的承诺,对其遗孤仍然像以前一般照顾。
关于马谡其人,刘备临死前曾告诫过诸葛亮,称:马谡说话不可靠,不可长用。然而,诸葛亮并未放在心上,造成最后战败,断送了军队绝好的北伐机会。诸葛亮虽然颇具才能,但是,人总难完美,可以说,论识人诸葛亮还是不如刘备的。
其实,诸葛亮重用马谡,原因多样。首先,北伐之战,蜀国兵少将寡,诸葛亮手下并无大将可用,只能使用马谡。其次,马谡在南征战争中,曾出计献策、俘获民心,使得蜀军顺利平定南方,诸葛亮对他大加赞赏。最后,诸葛亮与马谡之兄马良为故交,自然会情感上更为照顾马谡。
当时,诸葛亮是第一次真正的带兵作战,可不仅仅是军师的角色,这样身在其中,难免会当局者迷,我更愿意相信,使用马谡是他的一个错误。而且,刘主死后,蜀军里又分为了很多派系,有荆州派和益州派,彼此不和。
出征的时候,涉及到谁当前锋时,自然不可能偏向任何一方,最后,索性选了马谡,至少他是无门无派,可以解决军中矛盾。《三国演义》将马谡“畏罪潜逃”一段略去,倒也可以理解,毕竟,从艺术角度来看,马谡兵败主动认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则更显其悲壮。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三国志》、《马谡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