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人体底层有一套)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大脑是行为系统的主导者,我们想伸手就伸手,想抬腿就抬腿,想奔跑就奔跑……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本篇我们将继续探究行为的奥秘,以及人的有目的性、有导向性的“主动”行为又是怎样被激发的。
无论是在静止状态、行走过程,还是因特异刺激而导致的行为切换,大部分时候人的机体是处在可控状态的,人的多级调节系统保障了行为过程的稳定性,不过,这种保障不完全由机体所决定,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支撑物。
人在坐立、行走、睡觉等状态下各肢体关节能够呈现可控状态,与人接触地面、床椅等支撑物的触觉反馈是分不开的,然而,由于我们经常处在这种状态下,并将这种状态视为理所当然,因而会较容易忽视触觉反馈对身体行为和姿态控制的重要作用。当我们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时,我们的双腿会自动适应道路的深浅,这个适应性与环境施加的触觉反馈对牵张反射的拮抗作用环路的影响密切相关。从机体完全缺乏刺激信号所引起的手足无措状态,到环境支撑物施与的感觉反馈信号导致的身体平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机体节律运动状态的收敛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环境支撑物的参与。以第三方视角来看的话,在机体趋向稳态的过程中,节律运动组件、支撑物、高级调节中枢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运动调节系统,支撑物是这个调节系统的一个经常性变量,这个变量一旦确定,就相当于给调节系统一个明确的边界,调节系统的振荡区间就收敛于这个边界,支撑物的改变,调节系统的边界参数也相应的改变,且逐渐收敛并与支撑物达成状态协同,因此,机体的运动调节系统是一个自适应于支撑物的稳态调节系统。在个体具备基本的行为能力的情况下,这个适应性是始终存在的,只要有重力存在,只要有支撑点存在,基于牵张反射的调节系统就会收敛于一个自适应的均衡状态,这个状态通常是由环境所给予的,所处环境改变,收敛的状态也会有所改变。换句话说,机体的随意动作是受环境信息所调制的,当缺乏环境信息反馈时,机体的随意动作无法有效收敛,直至随意动作捕捉到了明确的触觉反馈,机体才具备回归稳态的基础。
人适应于环境支撑物并达成状态协同的过程,与基底神经节、前庭器官、小脑的调节作用是分不开的,其中基底神经节负责底层节律运动的调节,前庭器官对肢体是否处于加速、减速运动状态、非直立状态高度敏感,而对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状态不敏感,前庭器官是衡量机体是否处于稳态的一个重要校验组织,小脑则是对总体的动作进行调节收敛。
当整个机体因为支撑物的存在而处于平稳状态时,机体的局部关节实际上仍然具备自适应性,我们先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这一点。行走时,如果右脚额外增加负重而左脚不加负重,则右脚所需力度更大,机体依然能够平稳前行并很快适应这种状态,如果去掉负重时右脚的肌肉张力仍能够短暂保持,并明显的感觉到左重右轻,需要一小段时间才恢复正常;如果左脚因为踢到了铁板导致鞋底胶面开裂,继续行走时胶面就会垂下来,此时左脚通常会抬得更高,机体同样能够平稳前行,当换穿新鞋时,短暂时间内左脚依然会习惯性的抬高。基于双脚的这种自适应调节可能给人的感觉并不直观,因为双脚除了适应地面外,还担负起支撑身体平衡的作用,基于手的自适应调节则更能说明问题。
康斯塔姆-试验
有一种看起来比较怪异的现象,被称为康斯塔姆现象(Kohnstamm phenomenon),其过程是这样的:实验者站在墙边约20厘米左右,双手自然下垂伸直,轻抬靠墙的那一只手(继续保持伸直),用手背顶住墙面(力越大越好)并保持40~60秒,然后收回并放松大脑,此时顶墙的那一只手开始自然的向上抬起,彷佛着魔一样。这一实验对大多数人都是有效的,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肢体适应环境的过程,只不过因为适应过程较长,而使得这一适应性得以短暂延迟,从而给人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相对于双脚来说,对于手的动作,我们的直觉会认为它一定是受意识完全控制的,康斯塔姆现象则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的手同脚一样,也会根据触觉反馈力度而自适应于环境,这个过程不完全依赖于意识的控制。当我们坐着时,手上把玩各种各样的物品,双手会适应物体的大小、物体的重力,从而达到物体的状态与手的状态的协同异动……
对于人体来说,其关节自由度是比较高的,并且每个关节都有相互拮抗的肌群存在,机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所有与环境物质产生接触的部位的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局部关节由底层节律运动进行适应性调节,整个肢体则由小脑、前庭器官来进行总体稳态收敛,因此,我们站在地上能够平稳,我们吊在单杠上也能够平稳,我们骑上单车也能够平稳。在所有关节都在不断的去适应环境物体的过程中,整个肢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达到平稳,局部关节在什么样的幅度内、什么样的组合范围内的适应性运动能够不影响整个肢体的平稳,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影响整个肢体的平稳,这些都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摸索实践出来的,尤其是在婴幼儿成长期。总结来说,机体的稳态建立在与环境物质的耦合基础之上的,没有与环境物质的耦合,机体的随意动作将全面触发。只有一个环境物质与机体耦合,那么机体的局部关节不仅会适应该物质,整个机体的平衡也依赖于该物质的支撑,如果有多个环境物质与机体耦合,在支撑物实现对机体的总体平衡的基础之上,其它物质也会建立与机体局部关节的耦合平衡。
对于一个刚出世的婴儿来说,很难说它是存在特定的行为动机一说的,周边环境中的所有一切都是新奇的存在,从婴儿开始,对所有的新奇目标进行探索,实际上相当于婴儿遍历所有行为方式的一种起始,正是有了这种随机性探索,才为稳态调节系统逐渐分化出总体行为的协调性、稳定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那些不协调的动作会被抛弃,而那些稳定协调的动作会逐渐沉淀下来,个体的行为能力在反复的训练下初步形成。这个逻辑看起来是合理的,从深度学习的角度来看,前庭觉为行为训练提供了一个奖励分化机制,而特异目标牵引为行为机制则提供了丰富的动力素材,于是初始完全无序的行为终究升级为有序协调的行为。这里的问题在于,特异目标是否就是牵引人的行为趋向的阀门呢?虽然不能给这个问题下定论,但是有极其大量的证据显示这一机制的可行性。
波士顿动力公司的Handle机器人能够自动趋近标有二维码的箱体,部分较为先进的扫地机器人能够自动趋近地面垃圾物并进行清扫,扫码枪、手机能够识别不同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这些系统充分说明了,多刺激信号组成的组合符号编码能够引发智能系统的特定反应。与之相对应的,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系统同样具有识别各种组合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一次性识别多个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有关键特征的特异目标更能成为感知的焦点所在,与特异目标关联的信息传入流量更大,也就更能成为触发行为系统特定反应的主导者。前文中列举了许多特异目标牵引行为的诸多案例,它们也间接证明了这一机制。特异目标存在时,会指引人的行为,特异目标突然消失时,人的行为失去了标的,牵引行为也会受到影响。
综合而言,人的行为系统的基本原则就可以概括为:感知系统的焦点信号牵引了行为趋向,同时感觉系统的反馈则实时收敛行为,使得机体的运动过程始终保持平稳。在一个开阔的视野中,必存在吸引个人目光焦点的特异特征,从而牵引个人的行动方向,而在一个局部的眼前物件上,也通常存在更加细化的特异特征,从而牵引个人对细节特征的作用接触,特征的相对距离、相对方位的不同,也造成了所牵引的行为的不同。这种从感知目标牵引到与目标作用时形成感觉反馈的过程,称为机动过程。之所以命名为机动过程,一方面是因为启发行为的过程并不完全是意识主导的结果,它同视觉对感知焦点的分化机制一样,同样存在一个非意识主导的机械性传导过程。另一方面,机动体现出一种随机性,这种随机性正是创造有目的性、主观性行为的前置条件,在下文中会进一步讲解到,没有这种随机性机动,关系认知将无法建立,意识也就不会接管随意行为。
机动是动机的反置,两者不仅在组词顺序上反置,在行为和认知的逻辑上也刚好反置。动机体现一种主观意识,它暗示行为是认知的呈现,是认知主导的结果,而机动体现一种客观的非意识状态,同时也展现出一种随机性。机动同时,也催生了认知,机动与动机两者相辅相生、嵌套耦合,因此很多时候较难分清意识性和非意识性之间的界限,只有从触发条件和历史认知中梳理其中的逻辑关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