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适合几岁宝宝(成语词典承载的绵绵亲情)

宝贝:成语词典

宝贝拥有人:范德波

地点:沭阳县颖都家园

这是一本破旧的《成语词典》,出版时间因页码损失,无处查询,据三爷爷讲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塑料的外壳早已不知所踪,词典的装订线也断掉了许多,“四分五裂”过几次,虽经我耐心动过“手术”,终回不到当初的模样。而且用过这本词典的人太多,现有的封皮不知被谁撕去了一角,音序表也有部分缺损。尽管如此,我仍视它如珍宝,因为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成语词典》。

成语词典适合几岁宝宝(成语词典承载的绵绵亲情)(1)

三爷爷是家族里最有学问的人,做过民办教师的他深谙知识的重要性,对几位姑姑的学习极其上心。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最关注的是温饱问题,尤其是那些多子女家庭,三爷爷家也是其中之一,但三爷爷更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他宁可少穿一件衣,少吃三餐饭,也要从牙缝里抠出钱来给孩子买书,中外名著、四书五经等书籍买了好多好多,因而我几位姑姑的学习成绩极好。受此影响,父亲对我的学习也无比重视,但苦于家境贫寒,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买书,便和三爷爷商量,能否时常去他家读书,三爷爷怎会不答应?自此,我没事就往三爷爷家跑。不久,问题就出现了,书中的很多字我不认识,尤其是那些成语,尽管字勉强认识,却不解其意。三爷爷知晓后,拿出家里的《新华字典》《成语词典》让我对照着读,怕我不会用,他还手把手教我如何查询。我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还学会了班里其他同学都不会的“四角号码查字法”,为此,我还在班里得意了好长一段时间。有了《成语词典》,我不仅读了许多书,还掌握了好多成语的意思,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也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语文水平,尤其是习作水平更是高出班里同学一大截,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阅读。

但《成语词典》终究不是自己的,有时晚上学习遇到不会的成语时,我照样一筹莫展。于是,我有了向三爷爷借词典的想法。可是几位姑姑也要读书,词典是离不了的,我就向父亲提出买一本《成语词典》的想法。不巧的是,家里仅有的钱刚刚被父亲买了种庄稼的种子和化肥,要我再坚持坚持,等年底把圈里的猪卖了就有钱了。我当时只好收起购买词典的渴望,往三爷爷家跑的次数更加勤了。每次去,我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本子把不理解的成语一字不落地抄下来。可是,成语实在是太多了,《成语词典》有一千一百多页,但对于热爱学习的孩子来说似乎又不是事,我就这样抄啊,抄啊,直到被三爷爷发现的那一天。

记得那是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前一天,我趴在三爷爷家院子里的磨盘上抄着成语,三爷爷走了过来,拿过我已抄下的厚厚的成语抄写本,笑盈盈地对我说:“字写得不错,但仍要继续努力。”又随口问了我几个成语的意思,我对答如流。三爷爷满意地抚摸着我的头,说这本词典送我了。我激动地跳了起来,拿起抄写本和词典就往家跑。

从那以后,我牢记三爷爷的殷切期望,更加努力地读书。在这本饱含爱和期待的《成语词典》陪伴下,我中学毕业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三年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当我走上三尺讲台以后,我把这本《成语词典》作为班里的公有物品提供给我的学生使用,还向学生讲述了关于这本《成语词典》的故事,给予他们人生的启发。后来,我的大女儿也时常借着这本《成语词典》解决学习中的“拦路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顺利地考取较为理想的大学。如今,小女儿也开启了小学生活,我会将这本《成语词典》的故事讲给她听,让这本饱含浓浓亲情的《成语词典》陪伴她成长。

以后的日子里,我仍会精心地呵护好我的这位“老朋友”,把这本《成语词典》当作家里最珍贵的东西好好珍藏。等我将来退休了,还要把它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我的后辈,让绵绵亲情永久地传承下去。(范德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