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贾岛故事400字(贾岛寻隐者不遇入选小学教材)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为了更好地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许多著名的诗歌纷纷被选入中小学教材之中,成为课堂上朗朗诵读的作品。
绝句之难,为诗之囿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歌如今被选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因为低年段的关系,小学阶段所选的诗歌作品主要都是篇幅短小的五七言绝句。
其实,正因其短,五七言绝句非常不好写。这对于我们当代人亦然。现在,一般人学些国诗都是从五律入手的,次入七律,再次才入绝句。
然则绝句为何难写?绝句,特别是五七言律绝,因为其篇幅短,且字数平仄都固定得死死的,诗人要在这重重限制下,即在规定几十个字内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容来,是个很大的挑战,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就华丽地攻克了五绝的壁垒,全诗仅二十个字,却能读出一篇大块文章出来。
贾岛其人
《寻隐者不遇》全诗如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下诗人。
贾岛(779-843),字阆仙,人称“诗奴”,早年曾当过和尚,算是半路出道的文人。
关于他的字和称号的由来,其实很有意思。我们可以看下他的字:阆仙。阆仙是传说中海外的一座仙岛之一,这正更好对应他的名“岛”,寓意他来历非凡,必有出头之日。可惜贾岛的一生却是抑郁不得志的,然而,坎坷的遭遇,却成全了他不凡的诗名。
至于称号“诗奴”,其实也说出了贾岛“工作狂”的特点。贾岛跟另几位诗人如李贺、孟郊都属于苦吟诗人,这一派诗人的特点就是对自己的作品要求特别严格,并且到了字斟句酌的地步,因此有“三句两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说法。如果这一类诗人放到当下浮躁的文化产业界中担任编辑或者撰稿人,估计他们得失业无数回了。一笑。
贾岛其诗
贾岛于诗歌用功甚苦,因此他的很多诗歌都很耐读,意境也很深远,我们一起来看下《寻隐者不遇》的前两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即诗人本身,他是诗里的询问者。那么,为什么要在松下去问,而不是在桃树、柳树或者柏树之下呢?是旁边刚刚好有棵松树吗?非然也。松树这一常见的诗歌意象,往往很隐士高人联系在一起,就好像一提到求子,就会想到观音娘娘一般,松树便是隐士高人的映射物。
那么,诗人在松树下问了他要找的世外高人,童子回答说:师父采药去了。如此,诗人就是赶不对时间了。前面两句一共出现了两个人物:诗人和童子。真正的主角一直没出现。好,我们继续往下看: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们看下最后两句,这里是童子的补充说明。师父到了哪里去采药了呢?童子说就只在这座山中,但不能说出具体的地点,因为高处云深,不知哪里对哪里。这个回答,给人以綿渺悠远之感。
全诗上下,并没有说出隐者其人,却处处与之有关,处处围绕隐者展开,这便是用到了间接描写的手法,更好地反衬出隐者的超凡与脱俗,表达出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通读全诗,给予人的是一种摒去浮躁的清思,诗人没有明言故事的后续如何,给人以充足的想象空间,从而更好地把每个人带入诗中的那个世界之中,而整首诗从开头到结尾,也就不过20来字,这就是贾岛诗歌的魅力所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