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1)

点蓝字关注,一起在文字中飞一程

如果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看西班牙影片《看不见的客人》大约就是这种感觉。

男主角阿德里安最初遭遇的小事儿就是和情人约会时睡过头,起晚了,急着抄近道,遇到一头突然奔出来的鹿,为了躲鹿撞到了一辆汽车,撞死了司机,不承想一起命案引发又一起命案,最后走上不归路。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2)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3)

第一场风暴就这样劈头盖脸猝不及防砸来。

报警?

西班牙法律不详,按国内法律,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一般判三到七年,逃逸者判七年以上。对一个前途正好的公司老总来说,市场变化莫测,不用说离开三年,离开三个月就有可能发生巨变。何况撞死人这个污点,一旦沾上,形象受损,事业很可能停滞,再加上警察一介入,隐秘的婚外情也会大白于天下,此路简直不能通。

在劳拉的建议下,只能毁尸灭迹,逃逸了事。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4)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5)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6)

吊诡的是在撞车的前一秒,阿德里安正因为说谎太累想和劳拉分手,结束婚外情。现在如果选择逃逸,意味着他刚从感情的谎言中走出来,就又掉入了另一个谎话洞里,因为一个谎言出口,接下来需要无数的谎言来弥补。他天真地以为可以抹掉重来:抛车弃尸、卖掉自己肇事的车子、斩断和劳拉的关系,重回正常生活轨道。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7)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8)

如果阿德里安心有愧疚,应该设法对丹尼尔父母有所补偿,或者就此收手。但是面对丹尼尔父母报警后四处搜索无有着落的焦急,和警察按车牌号顺藤摸瓜找上门的询问,他编了第二个谎:派人伪造了丹尼尔侵吞公款然后逃逸的证据,顺手把此事都栽赃到劳拉头上。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9)

劳拉一出场就是第三者,道德上先落了下风,在阿德里安最后面对律师的前三版讲述中,劳拉是一位心狠手辣,斩草务必除根的心机婊,是她撞车后不让报警,回来后又设法栽赃抹黑丹尼尔,事实正好相反。选择什么人婚外恋很重要,劳拉是反面典型,不仅被各种抹黑,最后甚至送了性命。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10)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11)

一个失踪的年轻人突然被抹黑成卷款私逃的罪犯,对遭遇丧子之痛的老夫妻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除了伤心更多的是愤怒。

如果说以前只是急切地寻找死去的儿子,好好安葬他,这回却要弄清真相,帮儿子奋起洗涮罪名还他一个公道。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12)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13)

阿德里安在用一连串的谎言掩盖真相时,也许根本没有想到他正在一步步给自己挖个大坑儿。

博弈的双方实力悬殊: 一边是风头日盛,事业成功的青年才俊,就算犯了事也有能耐拿出不在场证据,再加上身边有一个得力的“除草机”——一个没有道德下线,凡事拿钱摆平的忠心耿耿的律师;一边是赤手空拳、束手无策的老年夫妻,就算知道了谁是凶手也拿不出证据、警察因此不予理睬的弱势群体。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14)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15)

饱受良心折磨的当事人劳拉,发了短信引丹尼尔的父母到旅馆,试图揭开真相,同时约阿德里安,让他带10万欧元补偿这对夫妻。

阿德里安带着钱到了酒店,劳拉劝她自首,结果招致杀身之祸。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16)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17)

一起无意撞车事件直接导致另一场血淋淋的灭口谋杀。

迟来一步的老夫妻揭开儿子失踪之谜的线索被掐断,不过他们因此更坚信自己的判断。阿德里安等待开庭前被警察24小时监控,成了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18)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19)

得力的“除草机”律师果然出手不凡,通过地毯式搜索,为他弥补最后的漏洞,终于找到现场惟一的目击证人,用无往而不利的一大包钱把他的嘴封上。一切貌似非常完美,可惜迟了一步。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20)

这边厢,被逼无奈的丹尼尔的母亲只好重操旧业,和丈夫联手,她假扮律师抢先一步赢得先机,利用“目击证人”三小时后到庭的紧急情况下饵,又以“我比你聪明的心理”优势力碾压对手,最后辅以“我从来没有输过”的承诺,引诱阿德里安一层层揭开画皮,最终说出真相:她不仅知道儿子死前的各种细节,最终也在地图上标出了儿子的落水地。

这位母亲智勇双全,演出了平生最成功也最出色的一场大戏,真相层层剥开,情节步步反转,看得惊心动魄,感慨万千。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21)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22)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23)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24)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25)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26)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27)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28)

死去的劳拉被还了清白,成功人士阿德里安被撕去假面、凶相毕露。

如果把这一切归结成为“蝴蝶效应”,显然曲解了“蝴蝶效应”的本义,阿德里安人性里自私、贪婪、凶残,挡我路者必死的人渣本性才是根本原因。

因为几乎在事件的每一步进展过程中,上天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但他一次也没有珍惜。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29)

在他准备推车入湖时听到后备箱传来声音,打开一看丹尼尔居然没死。一般人看到这里应该是“千钧重担从头减”、“漫卷诗书喜欲狂”,赶紧扶出事主,呼叫救护车,哪怕有谋杀的嫌疑,但终究未成恶果,起码良心可以脱身,这绝对是上策,也是全片最关键的扣子。

可惜,这个冷血的杀手居然狠心下手关闭后备箱直接推车入湖,从情有可原的意外撞杀直接演变成了恶意满满的蓄意谋杀,一只脚已经踏入地狱。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30)

当丹尼尔的父亲假扮记者苦求上门,他如果能体谅同为父亲的不易,停止栽赃陷害,也许死者的父母不会被激怒,就算揪着他不放,胳膊也拧不过大腿,他可以自保,昧着良心苟且活着,这算中策。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31)

当劳拉假装被勒索,让他带十万欧元到旅馆,补偿这对夫妻然后自首,对他而言,这虽然是下下策,但仍是一条活命之路,没想到他因此怒而杀了劳拉,彻底堵住了回头路。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32)

这一次,连老天也失望到底,彻底放弃了他。

自作孽,不可活。

轮到被逼至绝境的丹尼尔的父母联手出大招儿设置陷阱,诱他落坑。

一起貌似偶发的事件测出的是深不可量的人性恶。

而这次风暴的结果既跟蝴蝶的翅膀无关,也跟窜出的小鹿无关,跟任何偶然事件无关,这个懦夫、凶手、骗子、人渣心底里深藏的人性恶,随便一点火苗都会点燃,遇到他真的是人生的大不幸!

生活中要火眼金睛躲开这样的人渣!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33)

附赠彩蛋:“乞求”的父亲和“复仇”的母亲

一:《看不见的客人》VS《特洛伊》:乞求的父亲

丹尼尔的父亲假扮记者来到阿德里安的庆功宴上,求他告知他儿子现在何处,他知道儿子肯定已经死了,只是想好好埋葬他。

电影《特洛伊》中也有类似的一幕: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是特洛伊第一勇士,也是特洛伊的统帅,他替拐回海伦闯祸引发战争的弟弟帕里斯出头,和希腊联军第一勇士阿喀琉斯决斗,最后战死。

他的父亲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乞求阿喀琉斯归还儿子的尸体,要以英雄的方式埋葬他。

《普里阿摩斯的乞求》打动了无数的创作者,雕塑、油画,很多题材中都有类似的场景,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跪在杀死儿子的凶手脚下,乞求他归还儿子的尸体,这是最让人心痛的一个场景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34)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35)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36)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37)

二:《看不见的客人》VS《告白》:复仇的母亲。

《看不见的客人》片中最过瘾也最烧脑的一段就是律师对阿德里安的追问,她跟他要大量的细节,要推导还原整个过程。

她使诈术,P图为他洗白,迫使他说出真相。

当他交待其实后背箱里的丹尼尔还活着时,律师失态地尖叫,辱骂他是人渣,机敏的观众应该在这时看出端倪。天底下没有谁比母亲面对儿子的死更痛心更难过更失态的。

等她回到对面的房间摘掉假发,卸下面具,从容淡定地看着对方时,心里真的替她喝彩,因为她终于为死去的儿子讨回了公道。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38)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39)

日本电影《告白》也是一个心碎的母亲不动声色的复仇过程。

教师森口悠子(由我很喜欢的松隆子出演),她因女儿溺死,在警察判定是偶然事件时,她得知真相是班级两个同学蓄意所为,她为此辞职,以自己的方式复仇,最终如愿。

因为报复的对象是她的学生,年龄和智力上不对等,结果不寒而栗,更加残酷。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母亲的能量!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40)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41)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42)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43)

打赏这里请——

想告诉你的人不需要你去问(曾经有一次次的机会摆在你面前)(4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