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的一幅画100周年(缅怀先烈画卷史诗)

农工民主党历史长卷《风雨同舟·峥嵘岁月》 中国画 68cm×840cm 作者:莫广松、卜绍基、莫晓旭、温启贤、张文君、梁俊彦、曹晓华

缅怀先烈的一幅画100周年(缅怀先烈画卷史诗)(1)

《风雨同舟·峥嵘岁月》长卷局部

缅怀先烈的一幅画100周年(缅怀先烈画卷史诗)(2)

《风雨同舟·峥嵘岁月》长卷局部

2020年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建党90周年纪念,在秉承“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精神指导下,农工党广州市委会组成以友声书画院院长莫广松为艺术总顾问,书画院副院长卜绍基,画家莫晓旭、温启贤、张文君、梁俊彦、曹晓华等创作团队,从2019年5月起,着手创作农工党史国画长卷《风雨同舟》,以史诗式长卷缅怀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党先烈,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建党90周年献礼。

中国农工民主党自1930年成立以来,历经艰难曲折、不断发展的道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广东,可谓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成长摇篮,农工党的创始人邓演达和黄琪翔、丘哲等都是广东人。为了在该历史长卷的创作中真实地反映这段激昂澎湃、可歌可泣的农工党史,农工党广州市委会余明永主委亲自策划,邓小建副主委、夏凤华秘书长、杨宜清副处长等,带领创作团队到邓演达的故乡惠州,黄琪翔和丘哲的故乡梅县,以及位于重庆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机关旧址陈列馆等实地考察,再读中国农工党史、重游党员教育基地。

创作团队成员在每次参观完一个农工党员教育基地之后,都把采风资料进行详尽的整合,反复研究手头的素材,讨论草稿,画出草图,力求全面、深刻地用画笔表现这段恢弘历程。经过半年多的反复锤炼,创作团队决定把近四十米的《风雨同舟》长卷分为“峥嵘岁月”“光荣岁月”以及“光辉岁月”三大部分,进行分段分期创作。其中包括:“酝酿组党”“高举抗日反蒋旗帜”“坚持抗战民主团结”“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奉献”“再上新台阶”。

第一篇章《峥嵘岁月》已于2020年 7月初创作完成,全画长8.4米,高0.68米,展现了在中国农工民主党在邓演达等领导下建党初始,其中还表现了当初邓演达参与组建黄埔军校、农讲所,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及邓演达英勇就义等历史场景。《风雨同舟》以传统的笔墨语言描绘长卷中的历史人物,第一篇章中表现的人物多达 273人,主要人物有孙中山、宋庆龄、邓演达、黄琪翔、郭秀仪(黄琪翔夫人)、朱德、周恩来、叶剑英、张群、毛泽东、李大钊、郭沫若、廖仲恺等(按长卷人物的顺序)。

在此次的长卷创作中,因各方面原因,相对地出现了各种的困难:首先是整体创作风格的统一。由于此次创作是由7位画家共同参与,每位画家在长期的创作积累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要把各画家的画风完全统一,完美体现画作的整体性与统一性,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因疫情原因不能经常碰头协调,虽然可以在网络上联络沟通,却还是会出现画风不易统一的难题;其次,对于如何在保证艺术审美的基础上,尽可能还原和保留历史的真实性,也是此次创作必须要衡量的课题。《风雨同舟》是历史性人物题材创作,当中历史事件人物的设定,都必须经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甚至是亲自到事件当地考证后才确定的场景与人物造型。

对于以上的困难,创作团队以半年多的时间对长卷的构思进行展开,其中包括资料筛选梳理、草图完善,并进入到最后的创作环节。画家们随时沟通讨论,对不协调的地方及时加以调整,令长卷的笔墨丰富程度以及整体色调的轻重浓淡,以及所表现的人物、场景、画面衔接等得到很大的改善。

中国农工民主党广州市委会的领导们和各位基层委员会委员多次对长卷的创作和完善给予鼓励与支持。余明永主委等市委会领导十分重视这次创作,早在长卷创作的策划初期就给予了多次的关怀和指导,市委会机关也在策划统筹、经费赞助以及社会力量的调动方面,予以充分的支持。此次长卷创作可称得上一项意义深远的艺术创举!虽然时间紧,任务重,牵涉面广,工程量大,但农工党友声书画院的艺术家们表现出良好的创作状态和协作精神,迎接此项创作任务。

主创人员在初稿方案确定后,进行了分头创作,待基本完成各自段落后马上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集中创作”,使得整幅作品无论从构图、笔墨、色调、气韵,还是人物、事件场景的刻画等方面都得以提升与统一。7月10日,大型中国农工民主党历史人物长卷《风雨同舟》第一篇章《峥嵘岁月》终于完成。画作远观气势连绵,近看墨韵通达,全章以农工民主党建党溯源为线索,讲述了农工民主党建党历程中发生的重要历史故事,以一景一事件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农工民主党史的第一篇章。全章涵括了辛亥革命、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莫斯科宣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历史事件,长卷的创作内容可谓融汇了艺术家们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成就。

此画卷呈现了三大特点:首先是时空跨越性大。全卷融人物故事、山水、事件场景为一体,画面除了有历史人物以外,还描绘了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历史场景,有别于一般长卷,仅从一个方面去表现某个景物或历史故事,而是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较为完整完美地展现了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历史篇章。

第二,艺术创造和史实表现的兼顾。该长卷属于大型的主题性创作,并力图表现出“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思想,所以在画作上刻画的每一元素都需要经过专家、史料与事件真实场景的考证。在草稿阶段,主创人员就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实地考察、专家认证、史料查考等),保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谨性。而从画作的整体上,追求高品质的艺术性,意象地表现史实。

第三,在创作手法上采用传统人物刻画的手法来处理画面,有别于一般的大写意笔墨酣畅淋漓的随情挥写,较为注重细节的表现,在保证还原历史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体现水墨画的艺术魅力。整幅长卷中人物的刻画是关键。每个人物的服饰、背景的烘托都经精心设计,形态各异,均配合不同的事件、故事场景而艺术处理,人物之数量多达273人。

第四,画面风格的整体统一。尽管此幅作品由7名画家集体创作,他们的绘画风格各异,也有着很强的个人艺术面貌,但他们通力协作,以艺术共性为准则进行创作,使得画卷整体效果相当统一协调。总体来看,这幅作品既以现实主义为主,又不乏浪漫主义的写意情怀;该作品既注重从传统绘画中汲取创作养分,也借鉴了各种跨媒介的现代元素,在艺术精神境界的开拓和艺术风格语言的探索以及真实历史的表现等综合方面的兼顾统一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体现了广东大型历史人物长卷创作的高水平。这几位作者都是活跃在岭南画坛的画家,他们真切地表达了对农工民主党历史的特有观感和特殊情感。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参与此次长卷创作工程的艺术家们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创作,深入研究史实,反复锤炼,挖掘重大题材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以专业态度和探索精神继续开展接下来两段《光荣岁月》和《光辉岁月》的创作。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运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