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端午节有啥讲究(我们的节日七夕)
夏秋之夜,
繁星闪烁,
如白色天桥般的银河横贯南北,
东西两侧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
隔河遥遥相望,
是为牵牛星和织女星。
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牛郎、织女相会在银河鹊桥上,因而这天称之为“七夕节”。传说中的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天仙,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赢得凡间崇敬,成为神州大地年轻女子仰慕的偶像。每年七夕节这天,人们趁着织女与牛郎鹊桥相会的难得时机,乞求智巧、灵巧、技巧,谓之“乞巧”,故而七月初七又称“七巧节”、“乞巧节”。
古瀛崇明女子,有多种乞巧的方法
之一是“穿针乞巧”
现存明朝中叶以来的几部县志中均有记载,《康熙崇明县志•时序》:“七月七日,少女结伴对月穿针,名曰乞巧。”
这天晚上,左邻右舍的姑娘们,相约聚会在一起,分先后手持五色丝线,对着月亮穿针引线,且要连穿七个针孔。初七夜里的月光不甚明亮,针孔又细小得很,还有风动,穿针眼并不容易,个个全神贯注,屏息敛气,小心翼翼。顺利穿过七个针孔的,说明“得巧”了。或几个姑娘同时穿七个针孔,先穿完的为“得巧”,晚穿完的谓“输巧”。
再一方法为“珠丝乞巧”
古往今来,蛛丝乞巧风行大江南北,只是检看的标准不尽相同,有的以蛛丝网的稀密为得巧的多与少,有以蛛丝网的圆正谓之得巧。崇明与别的地方有所不同,做法是:捉一只蜘蛛,放进盒子里,加上盖子以防逃脱,第二天开启,观察蜘蛛吐的丝网,条理清晰的,算是得了巧;条理不清的,谓少得巧。有乾隆、光绪二朝《崇明县志·风俗》为证:“藏蜘蛛于盒,晨起视之,其丝清且理者,谓之得巧。”
“七月七日,稚子以凤仙花染指,谓之乞巧。”这是《万历崇明县志·风俗》里的记述,是崇明人“乞巧”的第三法。七月初凤仙花盛开,少女们采红色凤仙花捻碎,将花汁涂抹在指甲上,连染三次之后,鲜艳红色不褪,经月尚存,益显漂亮灵巧。家长还给童男童女染甲,祈愿他们长大后如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1989年编纂出版的《崇明县志•风俗》中,载有七夕节“乞巧”第四法:“农历七月初七晚上,摊一白纸于地,据说可得天上织女散落的脂粉,涂之便得智慧,此举谓之‘乞巧’。”
还有一法,是“吃考乞巧”。
旧时崇明七巧节还有个风俗,“设瓜果作会”祭拜织女。晚上月当空时,家庭或宗族里的年轻女子结伴,在庭院里摆设香案,案上的供物中,巧果必有。巧果,指七巧节的美食,崇明风行的是“考”。请看1989年版《崇明县志•风俗》:“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也称‘乞巧节’。乞巧节这天,人们以面粉加糖水揉和成团,然后擀成薄皮,切成长方形小片,入油煎而成‘考’。”
姑娘们虔诚焚香礼拜后,面向织女星座,品味香甜松脆的巧果——考,祈求天仙织女赐巧,这有如正月半吃馄饨寓意兜财、重阳节登高为了求祥。
因为吃考能乞巧,故而“吃考一习,至今尚存。
来源:上海崇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