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畅的丈夫叫什么(蔡畅之女李特特)
2021年春,当人们还沉浸在与家人团圆的欢乐中时,一位老人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她的一生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特殊又别致,她就是蔡畅之女—李特特。
或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她做的事对我们而言一点也不陌生。
无论是开拓北大荒、还是扶贫西部,出生在革命世家的李特特一生和她的父辈一样,永远奔走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
她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那份红色的血脉。
李特特
特殊时期出生,童年动荡不安1923年2月,在以浪漫闻名的法国,一个小女孩出生了。
与其他拥有新生儿的家庭不同的是,她的出生并没有给家人带来欣喜,反而让自己的妈妈蔡畅陷入了焦虑和恐慌之中。
当时的蔡畅和丈夫正投身于革命事业,因为国内战局混乱,他们不得不隐藏身份肩负起地下党的使命,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无法保证女儿的未来。
所以,在女儿出生后,蔡畅立刻选择了绝育手术,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夫妻二人只有一个独女的原因。
蔡畅在法国(中右一)
依偎在外婆怀抱里的小婴儿浑然不知这些事情。
看着她可爱的面容,蔡畅的母亲葛健豪为这个小孙女起名李特特,第一是因为她出生于特殊时期,第二便是想让她成为独特的存在。
从出生到取名,就可以看出李特特的童年注定是要和父母聚少离多的。
果然,随着父母的革命事业越来越深入,他们被派去了苏联学习,李特特也就顺势被外婆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葛健豪
1928年,蔡畅和丈夫回到祖国,定居上海。
在上海的家里,他们依旧坐着地下党的工作,他们的家也成为了地下党员的一个重要联络点。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两人将葛健豪和李特特接到了上海,与此同时,为了伪装得更加成功,舅舅和小姨的孩子也被带了过来。
有了同龄人的陪伴,李特特的童年便丰富了起来。
虽然有时候父母也会让她做一些“奇怪的事情”。
比如永远也不能说出口的真名,比如面对陌生人说出的谎言,但因为外婆的陪伴,她的疑惑也就很快消散了。
蔡畅
但没有谁是可以一直陪伴自己的,父母新任务的出现,打破了李特特一直以来和外婆相依为命的生活。
为了营造新的身份,他们将外婆送回了湖南老家,摇身一变成为了住在三层小洋楼里的富家子弟。
年幼的李特特无法理解这一切的变故。
她看着每天来来往往的客人和母亲伪装出的笑脸,落寞地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想着外婆默默掉眼泪。
好在当时有不少革命党人很喜欢这个乖巧的小女孩,有时也会主动过来陪陪她。
周总理夫妇
比如当时的周恩来夫妇就经常将她抱在怀里,温柔地问她:“做我们的女儿好不好呀。”
那时的李特特每次出门最期盼的就是去周恩来家,和她的“周爸爸”他们玩耍。
与周恩来夫妇的温柔耐心相比,自己亲生母亲留给李特特的只有冷漠和严肃。
李特特当时对于母亲的唯一印象就是她拉着自己的手,在无数个借口徘徊奔走。
当然有时候,蔡畅对她也会露出一丝笑容。
那就是有叔叔阿姨在家开会的时候,母亲就会让她站在门外望风。
如果有动静,她就可以唱一首特定的歌曲,这让被迫闷在家里的她十分开心。
并且只要每次顺利完成任务,蔡畅就会摸摸她的头,夸一夸她,这份夸奖对于渴望母爱的李特特而言无疑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不过,在蔡畅这种培养模式下,李特特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小地下党员。每次搬家前,她都可以熟练地将所有的纸制品销毁,避免留下祸端,也会非常注意家附近可疑的人员和特殊的标记,给忙碌的父母省了许多麻烦。
相比于母亲的冷漠,爸爸李富春就显得和蔼许多。
他知道自己对女儿有所亏欠,有时也会抽出时间陪伴她,或者给她买礼物。
但童年的伤痕无法弥补,母亲的冷漠和缺席还是给李特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李富春
苏联求学,回国投身北大荒1933年,莫斯科成立了一所国际儿童院,主要负责培养一些烈士遗孤和领导同志的后代,李特特自然也在其中。
异国他乡里,李特特有时也会感到孤独,但从小的经历让她养成了独立的性格。
况且在这里,与她相似经历的革命后代并不乏少数,有一些孩子甚至连父母都失去了,相比之下,她还算是幸运。
昔日国际幼儿园上课情景
在学校里,李特特每天和这些朋友一起学习、玩耍,充实的生活也让她渐渐地褪去了那些稚嫩的想法。
本以为日子就要这样波澜不惊地过下去,可她忘了,战乱年代,哪有那么容易得到安逸的生活,好景不长,苏联便也迎来了动荡。
在军队储备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向学校挑选人材,以备不时之需,李特特所在的儿童院也不例外。
本就有着红色基因的李特特自然当仁不让,通告一发下来,她便兴致勃勃地报了名,想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特特
为了通过测试,她每天将自己当成男孩子一样训练,比他们还要吃苦。
终于,在她的努力下,训练结束后,成绩优异的李特特获得了由苏联政府颁发的“马克西姆机枪手”的荣誉证书。
这份荣誉也传到了父母的耳朵里,在听到女儿的勇敢和独立后,蔡畅和李富春的心里也燃起了一丝骄傲。
他们确信,女儿以后会和他们一样,继续踏上这条振兴中华的革命道路。
蔡畅
为了肩负起这份使命,李特特在学校里十分刻苦。
当然 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她也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因为感受过苦难,所以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人。
苏联保卫战时期,她作为一个小女孩经常跑出学校,帮苏联人民一起挖战壕。
零下四十多度的天气里,她一边哈着气一边挥着手里的铁锹。
手心里的血和泥土混合在一起,她也一声不吭,忍耐程度让一起协作的苏联人民都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她的成长,李特特也从会在黑夜里掉眼泪的小姑娘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情窦初开的她也在这时,遇见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1948年李特特考入了莫斯科吉米辽谢夫农学院。
在学校深造时,她遇见了一个俄罗斯男孩,年轻的荷尔蒙一经碰撞便无可自拔。
很快,他们就坠入了爱河,甜蜜的恋爱让他们认定了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
于是在一番思考后,两人喜结连理,并在一年后生下了一个英俊的混血男孩。
李特特年轻时候的照片
1952年,李特特从大学毕业,准备带着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国。
此时她的父母已是新中国正国级干部,但她依旧没有任何特权。
回国后,出于专业原因,母亲建议她先去广大的农村锻炼锻炼,这样也好了解国内的情况。
只是当时的中国出于对技术人员的需要,并没有立刻让她去往农村,而是将她安排进了农科院做研究。
于是,接到命令的李特特先是在北京华北农业院工作了两年。
在熟悉国内情况后她想起了母亲的建议,便萌生了想要去农村考察的想法。
恰好当时国务院决定在苏联的帮助下,建造一个大型谷物农场,也就是开辟北大荒计划。
听到这个消息的李特特不假思索地就报了名,一如当年那个在苏联保卫战中第一时间递交报名表的少女。
就这样,李特特带着只有三个月大的小儿子来到了遥远的北方。
当时蔡畅和李富春建议她将孩子留在北京,可以减少许多负担,他们老两口也可以帮她照顾孩子。
但经历过童年阴影的李特特深知这个时期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她不想让孩子重新经历一遍自己当年的无助和失落。
在开拓北大荒的日子里,李特特一待就是四年,艰苦的生活让她营养极度不良,面黄肌瘦。
蔡畅和外孙
但对于李特特而言,自己吃过的苦都是小事,令她最揪心的还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因为没有奶粉,她只能把馒头掰成小块,用水冲化,以此来给孩子填充饥饿。
有时候工作一忙,便忘了回家的时间,孩子只能被锁在房间里,无措地哭泣。
在这个过程中,李特特也终于明白了,当年的父母会有多么的无奈和不容易。
况且自己现在的生活的环境好歹是和平的,要是真的按照当年的情况,只要当时父母稍不注意或许她就会命丧黄泉,自己能够侥幸存活,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李特特的儿子
就这样,李特特在苦难中顽强地生存着,和众多研究人员一样,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的为祖国开拓荒田。
也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北大荒的土地上渐渐长出了粮食,看到这些饱满的稻穗,李特特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吃饱饭的家庭,无数个不再忍受饥饿的孩子。
每次想起这些的时候,她就会牵着儿子的手,在田埂上,在沟渠里,一遍一遍讲述着心目中未来的中国。
蔡畅和女儿李特特合照
五十年代末,李特特被再次调返回京,为农科院进行新的课题研究。
在这里,李特特用尽所学,利用语言优势,为农科院搜集了大量有利资料,并且一一整理后,为农科院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资料库,
她用自己的所学和经验为基地培养出1000多名优秀的同位素人才,为我国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1974年,李特特在农科院当起了翻译。在这期间,她翻译了大量的国外农业科学方面的书籍,为我国农业科研贡献了一份不小的力量。
鞠躬尽瘁的李特特在为祖国奉献了大半辈子后,终于迎来了退休。
1988年,她放下了与自己相伴几十年的科研资料,走出了办公室,虽然身体清闲了,可她的心没有。
李特特觉得自己应该继续发光发热,为人民服务,于是这一次她又投入到了一项更为特殊的事业当中去——扶贫。
投入扶贫事业,鞠躬尽瘁1988年,退休后的李特特无意中接触到了扶贫相关项目,体会过艰苦日子的她对于中国底层的穷困百姓的生活再了解不过。
于是65岁的她,不顾家人劝阻,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她走访了全国的贫困地区,落实这些地方贫困的特点,确保精准扶贫。
在她的努力下,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式成立,只是在当时全国经济都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基金会想要干实事,所需要的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虽然当时李特特将自己的积蓄已经全部投进去,却也只是杯水车薪。
于是,李特特开始为了扶贫事业奋斗。
在她看来,为了扶贫事业,哪怕是再苦再累,她也觉得值得,何况在她的字典里只要是为了国家就没有放弃二字。
终于,在她的坚持不懈下,基金会筹得了不少资金,她将这些钱用于乡村教育、基础设施、改善道路等。
每一次的捐款她都会去实地考察,确保善款真的被用于救助百姓,她的家中有一本笔记上面记载着云贵川贫困地区的状况。
在看到这本笔记后,人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李特特要这么坚定地投入这项事业。
从千疮百孔的被子到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在诉说着他们不同程度地艰辛。
扶贫多年,李特特也从这些经历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她发现金钱的资助永远只是暂时的,想要彻底脱贫,还是要让他们有自己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正好李特特就是农学出身,又在北大荒工作多年,因此她想用自己的所学改善贫困地区的农业技术。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她每个月都会去往这些地区,从建议他们种植经济作物到指导他们如何培育。
三十多年来,每一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李特特都不会错过。
2021年2月16日,李特特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7岁。
老人用自己一生的时间谱写了一首奋斗的歌。她本身就想一首明媚的春光,照亮了一方就是一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