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源编码方法的发展情况(我国提出并主导的汉信码国际标准发布)

本报讯 (记者 徐 风)8月2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我国提出并主导制定的第一个二维码码制国际标准ISO/IEC 20830:2021《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汉信码条码符号规范》这项标准是ISO和IEC近20年在二维码码制领域发布的第一个新的国际标准,是我国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填补了该领域我国国际标准制修订的又一空白,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我国信源编码方法的发展情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我国信源编码方法的发展情况(我国提出并主导的汉信码国际标准发布)

我国信源编码方法的发展情况

本报讯 (记者 徐 风)8月2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我国提出并主导制定的第一个二维码码制国际标准ISO/IEC 20830:2021《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汉信码条码符号规范》。这项标准是ISO和IEC近20年在二维码码制领域发布的第一个新的国际标准,是我国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填补了该领域我国国际标准制修订的又一空白。

据介绍,汉信码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码制。汉信码在汉字信息表示能力和效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数字和字符、二进制数据等信息的编码效率、符号信息密度与容量、识读速度和抗污损能力等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二维码底层核心技术的后来居上。汉信码技术在2007年成为我国国家标准,2011年成为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行业标准,2015年在ISO立项,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专家王毅承担项目编辑,全权负责汉信码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汉信码国际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了汉信码符号的符号特性与符号结构、数据编码与符号表示、符号印刷、符号质量、译码过程、参考译码算法和数据传输信息等,适用于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汉信码国际标准的发布表明,汉信码不仅是中国的汉信码,更是世界的汉信码。

《中国质量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