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仙湖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再添新景)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深圳仙湖植物园12月10日再开放集资源保护、自然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一专类园”蕨类中心和“一科普径”幽溪,公众只需提前在仙湖植物园官方微信进行报名并购买仙湖植物园门票即可入专类园参观。
蕨类中心:“蕨”对精彩的国家蕨类种质资源库
据介绍,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以下简称“仙湖植物园”)蕨类中心为“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国家蕨类种质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于2016 年开始规划建设,是集科学研究、自然教育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蕨类植物专类园,建有以庭院及室内蕨类植物应用示范的“醒蕨屋”,以科普宣传、互动体验为主的“知蕨馆”,以及设置在园中各处的科普互动解说牌。
仙湖植物园蕨类植物收集保育工作始于1988年,目前已收集来自我国西南、华南、东南亚、南亚及东非的蕨类植物1000余种,占全世界蕨类植物近10%,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和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var. sinense),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5种,中国特有种95种。此外,保育深圳野生蕨类植物 126 种,其中国家濒危重点保护植物 14 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今年10月授予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国家蕨类种质资源库荣誉称号。
幽溪:山林沟谷仙境中的植物科普蹊径
幽溪属于仙湖植物园孢子植物区的专类区之一,起于桫椤湖,止于湖区大草坪,长度约300米,大部分区域被茂密的次生林所覆盖,宁静幽深。幽溪模拟湿润区植物种植环境,与孢子植物区另2个专类区静逸沟、逍遥谷水系共同保育着本地和外来蕨类植物、苔藓等孢子植物。
1997年,植物园保种团队将从各地引种回来的部分蕨类沿着溪流两侧种植,一是增加植物多样性,二是将保种植物进行景观展示。2018年初仙湖植物园成立了孢子植物区原生态景观模拟改造项目,2018年9月的超强台风“山竹”对该区域造成了巨大破坏,为了修复原有次生景观,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独特的雨林沟谷景观,仙湖植物园园容团队充分利用原有沟谷地形,增加了多种蕨类植物等耐荫植物,在溪流尽头的略微平坦、开阔之地,以苔藓和蕨类植物为主,以天南星科、苦苣苔科、秋海棠科、棕榈科等热带、亚热带代表性植物搭配布置,并充分利用枯木、石头等原废弃材料做骨架,巧妙打造丰富的热带沟谷景观,形成幽苔园、幽溪小湿地两处悠然娴静的小景点,成为了幽溪的点睛之笔,该区域常年不断的溪水,以及茂密的次生林展现了较典型的华南季节性沟谷雨林景观的自然生境。
为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保持幽溪独特的生态环境,园容团队纯手工打造了景观手作步道,外围设置了手工木围栏,木围栏上绑植附生植物,以降低人工化痕迹,与周围环境充分融合;独辟蹊径建成的栅格步道不仅基本消除了路滑的安全隐患,也为生活在幽溪的的昆虫等小动物留出生态通道,给植物留出了生长空间,也保留了原有的生态景观;沿路的喷雾系统充分还原大自然雨林景观,增添神秘、幽深氛围。
沿着步道慢慢深入沟谷,可隐约听见潺潺流水声和时断时续的鸟叫和蝉鸣,上百种植物生活其间,溪流、枯枝、落叶为其它各类生物提供多样的栖息空间,是生物多样性的精彩呈现,有效满足了公众户外活动以及获取自然教育信息的多元化需求,是公众不可多得的自然教育场所。
预约开放:提前报名,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截至目前,仙湖植物园拥有逾20个专类园,保育物种近12000种。
仙湖植物园逾20个专类园大部分均已不同程度的面向公众开放,同植物园内其他专类园一样,新开放的蕨类中心、幽溪不另外收取参观费用,公众只需提前在仙湖植物园官方微信进行报名并购买仙湖植物园门票即可入专类园参观。
为保证植物养护需要,同时使公众获得良好的参观体验,12月17日起,蕨类中心每周二、周四、周六和周日的10:00—16:00面向公众开放,同时段蕨类中心内部限流人数为300人;12月23日起,幽溪将于每周三15:00-16:00接受公众参观体验,公众需提前在官方微信进行预约,届时,预约成功的公众可以与植物学专家们在幽溪分享精彩的植物学知识。蕨类中心、幽溪更多开放信息及细节请公众密切关注“美丽深圳”及“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官方微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