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老年消费市场(老年消费能力超出你想象)
摸清不同年龄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偏好及消费规律,对促进“老龄经济”发展很重要。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 | 荆文娜
“@所有人还需要5元一提(12瓶)冰露矿泉水的,可以在拼团里下单,拼团时间截止到明天10点。”在北京市西城区某社区群里,群主——一家24小时营业的生活超市店长在群里不时地发送购物福利通知。话音刚落,不少群友纷纷下单。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发现,操作十分简单,只要点击进入群主发送的购物小程序,即可将商品加入购物车结算。这个社区多由老旧小区组成,下单的群友中不少是周边居民区的老年人。
不久前刚刚发布的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机遇。尤其是在机遇方面,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蕴含的消费潜力也是巨大的。因此,面向老年人群的‘银发经济’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年人通过互联网满足产品和服务消费需求的愿望,远比想象中要高。
老年人消费市场约10万亿元,每年增长20~3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18.7%,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其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在低龄老年人群体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财富积累及消费能力也相对较强。
1957年出生的李女士今年已经64岁了,她爱好广泛,其中最“烧钱”的当属摄影。在互联网时代,退休的李女士与时俱进,不仅学会了在电脑上编辑制作视频,还会在网上购买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网课学习摄影技巧。继几年前花费8000元入手第一台专业相机后,最近,她又给自己的专业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在比较了实体店和网店的相机价格后,李女士在手机上的京东APP下单购买了一台2万元出头的佳能相机。她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由于线上较线下价格相对便宜,如果以后有需要,还会考虑在网上下单购买相关产品。
与李女士的兴趣爱好不同,今年66岁的杨女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顾家型退休人员,平时总想着如何改变菜品丰富家人的饮食,或者整理家务让家居环境变得更干净清爽。她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由于自己退休前的职业是教师,因此患有较严重的颈椎病,不能提重物。所以一般日用品以及比较重的米面水果蔬菜等,都在网上下单,由快递送货上门。淘宝、美团、拼多多等是杨女士经常光顾的互联网购物平台。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低龄老年人对互联网的运用都较为熟练,不少日常生活中的消费需求都会在互联网上寻求帮助。喜欢“行万里路”的赵先生今年69岁了,他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五一”前,他在携程上发现去福建的机票很便宜,每人只需约400元,索性就给自己和老伴儿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落地后,赵先生又在网上及时预定了附近的宾馆入住,线上消费的操作环节和年轻人一样熟练。不过没玩几天,他们就匆匆返回了,因为家里的老母亲突发疾病,急需人照顾。赵先生觉得,网上资源丰富,准备上网找找是否有合适的护工。
“从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互联网消费需求来看,主要集中在日常家居用品及饮食等方面,具体按照活力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以及年龄等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分。”通过对老年人线上消费习惯进行分析,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京夕阳”创始人贺叶枫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对于弥补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对养老产业链和养老产品服务进行“互联网 ”改造的智慧养老产业也将迎来爆发增长期。他预测,老年人消费将形成约10万亿元的市场空间,且每年将会有20~30%的增长。
老年人消费能力有待深挖,形成粘性后转化率至少40%
“你可能想象不到,老年人的消费能力还是很强的。”贺叶枫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其公司平台上的数据来看,55~70岁的老年人为互联网消费的主力军。从消费内容来看,活力老人的消费刚需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为主,包括早餐蛋奶、米面粮油、水果蔬菜、零食冻品、日化用品以及清洁用品等。平均单笔消费约为200~300元,每周消费约2~3次。失能老人消费的主要方向为助力生活的辅助用品,如成人纸尿裤、日常检查的血糖血压仪,以及助听器、帮助手颤老人扣纽扣的套扣夹、方便老人使用的粗杆笔、加木柄的餐刀、辅助步行工具、舒缓疲劳的揉捏椅等等。这一人群大概每周消费300~500元左右。“以北京市城八区目前覆盖的约200个小区的数据为例,平台上的精准老年会员约有20万人,每天下单量约为500~1000单,每日流水约为20万元,消费群体平均年龄为65岁,其中女性老年消费者占63%。”
“互联网服务企业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摸清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偏好及消费规律很重要。”党俊武强调,线上服务平台的相关设计需要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吸收并听取其意见建议,从而提高年轻设计人员对老年消费者用户体验的想象力,加大面向老年人的数字技术开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老年消费者建立消费绿色通道。
“以一段时间以来平台的运行经验来看,由于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比较多,因此需要尽量简化老人的购物环节,让老年人尽量在一个平台上满足购物及购买服务等多元化消费需求。除了所需产品,还要提供类似家政上门、助餐等服务,并对平台消费形成信任度。”贺叶枫强调,老年人具有社群属性,平台在老人间的口碑传播非常重要。一旦形成消费习惯,具有很强的粘性。“从我们单个社群的效果来看,只要在平台消费过,而且质量有保障,就会对平台产生一定依赖,进而形成消费习惯,并在平台上产生至少40%的转化率。”
补齐短板,推动老龄经济在线上形成规模经济
不过,我们在看到老年人消费市场前景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行业发展面临的不足。“现阶段,老年人线上消费仍然存在诸如信用缺失、老年友好型数字技术开发欠缺、界面复杂、程序繁多等不足。”党俊武说。“在老年人互联网消费方面,目前发展并不完全成熟。我国老龄用品行业发展仍处于分散型、自发型、盲目型的状态,众多子行业尚处于探索和开拓时期,缺乏整体布局和系统性规划,行业标准缺失、监管缺位、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普遍存在。”贺叶枫坦言,与此同时,老年商品消费需求强烈,但销售渠道有限,配套服务欠缺。常规电商缺少老人产品销售专区,这让很多老年人在选购商品时困难不少。
在贺叶枫看来,这些现象深层次地反映了老年消费市场定位模糊、产品开发不足的问题。“老年群体属于异质性很强的群体,不同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特点。而生产企业对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却了解得不够深入,产品开发缺乏针对性,市场细分不精,从而造成产品开发严重不足。”
针对相关问题,2019年民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打造“互联网 养老”服务新模式。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改善服务体验,更好地带动养老服务消费。今年,工信部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实施工作的通知》,推进相关工作开展。
党俊武认为,这些政策抓住了当前老年人消费和“银发经济”的痛点,对释放当前老年人消费潜力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经济和老龄经济的融合发展,不仅会催生许多新的经济业态,而且有利于探索适应长寿时代要求的老龄经济新模式。目前看,互联网经济正在面临战略性升维阶段,如果结合老龄经济,不仅有利于互联网经济纵深发展,而且有利于老龄经济在线下扎根的同时在线上形成规模经济。”党俊武总结道,总体看,面对未来老龄社会的大趋势,努力做好互联网经济和老龄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未来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个战略制高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