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融入方式(让传统工艺走出大山)
——访青年艺术家邰金文
苗族人喜爱用银,苗族银饰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苗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民族认同。黔东南是贵州苗族银饰最为丰富和集中的地区,下辖的雷山县、台江县内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银匠村”。生于黔东南州台江县的邰金文,从小便听着祖辈们叮叮当当敲打银器的声音长大。
虽然在邰金文的成长过程中,因经营不善、停业关门以及外出读书等原因,未曾系统学习过银饰工艺。但在自小的耳濡目染之下,90后的他最终也自然地走上了这条道路。2012年,邰金文考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开始系统学习首饰设计与制作。这让他对银饰的认识、对工艺的掌握,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邰金文
苗族银饰工艺、苗族蜡染等贵州传统工艺,虽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发展仍面临着传承人知识结构单一、创作和创新能力弱,传统工艺制品与现代生活脱节等问题。据报道,为了解决这些“瓶颈”,为贵州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储备具有创新和设计能力的人才,苏州工艺美院专门面向贵州进行对口招生,并在当地建设工作站,鼓励贵州籍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助力当地的传统工艺振兴。邰金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2015年毕业后,邰金文回到家乡,如今在贵州苗妹非遗博物馆担任首饰设计师与工艺导师,并曾在2016、2017年连续两年参加了中国贵州民博会贵州精品展。其作品《矛丁手镯》,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传统手工艺美术的创新设计培训”滚动资助项目。
“这一作品尚且谈不上是创作。”邰金文说:“只能说是产品改良和工艺升级。”这款手镯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中苦乐皆存,更要保持纯净的心态,来面对这个充满“矛丁”的社会。创新之处更在于,邰金文尝试了“高科技与民间工艺的结合”。在苏州工艺美院学习时,他得以接触到3D打印技术。在学习并掌握这一技术后,邰金文尝试将苗族的錾刻工艺、花丝工艺与3D打印技术结合在一起。这种创新使饰品的设计更加新颖,同时通过3D打印技术,“能够让作品变为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矛丁 手镯 银 8.8 cm×3.5 cm×2 2017.6
《矛丁手镯》的制作过程历时三个多月,从挑选材料到确定工艺,再到实际制作,每一步都耗费了巨大的精力。“最大的问题在于对3D打印技术掌握不够彻底,实际操作时失误不断。”邰金文说。他尤为感谢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郑静的悉心教导,“还跑到贵州来指导我的创作”,让他深受感动。在国家艺术基金的培训中,邰金文遇到了这样一批优秀的工艺美术大师,收获颇丰。
曾经,面对社会发展、人才外流的窘境,一些“银匠村”早已没了银匠,名不副实。如今,当有人走出大山、也有人回到大山,现代科学技术和设计理念为大山深处的传统工艺带去了更多创意和创新,来自外界的帮扶、指导和资源,也更加坚定了传承本地传统工艺的信心,于是,许多看得见的变化在不断发生。
虽然读书时总怀疑将来是否能够学以致用,邰金文说:“如今有这样的平台、这样的机会,不为别的,为自己的家乡也要好好干。”他希望以后无论在哪个城市,都能够找到自己设计的有贵州民族元素的银饰。传统需要市场,有了市场,传承人自然会越来越多。“这还需要更多的年轻人一起努力。”邰金文说:“但愿我是千万人之一吧。”
(光明网记者贺梓秋采访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