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


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1)

常听老一辈人说,苏轼有一个弟弟叫苏澈,从小体质就不好,但在生病之后一直都用茯苓调理,也成了长寿的体质。这个故事,虽然有夸张的成分,可也是在告诉我们,茯苓是一种好的食材,老话也总是在讲“一两茯苓一两金”。

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2)

茯苓说出来想必大家知道但不太了解吧,也不经常见,茯苓又称玉灵、松薯等。是寄生于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外形酷似甘薯,我们一般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到他呢?

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3)

茯苓,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食用与药用价值均有,能够治疗很多疾病。你知道茯苓有些什么作用吗?在服用茯苓的时候又有什么禁忌呢?

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4)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养心安神

《本草经疏》记载:茯苓可“开胸腑,调脏气,……补心益脾……”中医常用茯苓调理心神不安、心悸、抑郁、失眠、多梦等症。

2、健脾补气

《本草衍义》记载:茯苓“益心脾不可阙也。”《用药心法》记载:茯苓“益脾逐水,生津导气。”中医认为,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等症,有标本兼顾的功效。所以茯苓常用做健脾,补气虚的辅佐药。

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5)

3、调理痰湿

《世补斋医术》记载:“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润。”茯苓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等症状,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4、补中健胃

《本草正》记载:茯苓能“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藏……”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所以茯苓是调理胃肠疾病的一味良药。

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6)


5、利尿

《本草纲目》记载:“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所以中医常用茯苓来调理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并且茯苓药性平和,利水而又不伤身体。

6、抗肿瘤

茯苓含有丰富的茯苓多糖、维生素、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功能,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现代医学实验证实,茯苓多糖对小鼠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增强肿瘤患者的食欲、控制症状,减轻放疗、化疗的副作用。 茯苓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延长食物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使人有饱腹感,一方面可避免糖尿病人吃多,另一方面使病人的胰脏得到了休息,从而达到降糖的效果。

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7)


7、促进造血功能

《医学启源》记载:茯苓“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茯苓能够使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白细胞数量迅速回升,茯苓水提液能使离体健康人红细胞2,3-DPG水平上升约25%。

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8)

茯苓的营养成分

1、茯苓富含蛋白质(1.2克/100克)及茯苓多糖、茯苓聚糖、茯苓酸、脂肪酸、卵磷脂、腺嘌呤、蛋白酶、三萜类化合物等物质。

2、茯苓还含有钾(58毫克/100克)、铁(9.4毫克/100克)、钙钙(2毫克/100克)、镁镁(8毫克/100克)、锰(1.39毫克/100克)、锌(0.44毫克/100克)、铜(0.23毫克/100克)、硒(4.55微克/100克)等矿物质及维生素B2(0.12毫克/100克)、烟酸(0.4毫克/100克)等微量元素。

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9)

虽然茯苓这么好,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

1、茯苓利尿作用十分显著,服用茯苓过量会导致排尿次增多。尤其是一些身体虚弱的人,一旦服用茯苓过量,会伤害元气,同时夜晚起床排尿的次数会增加,导致睡眠质量变差,对身体的伤害很大。

肾虚的病人不适合服用茯苓,本身肾虚患者就有尿频尿急的症状,茯苓利尿,会让肾虚患者尿频尿急情况更严重,甚至滑精。老年人,特别是一些肾虚的老年人,更应当避免服用茯苓。

2、咽喉干燥的人不要服用茯苓。茯苓帮助人体利尿祛湿,加速体内水分流失,咽喉干燥患者服用茯苓会加重缺水的症状。

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10)

茯苓食用禁忌

茯苓不能与米醋、浓茶等同食,会影响药效,严重的会发生腹痛、支气管哮喘和皮肤红肿等中毒过敏症状。

结语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一定对茯苓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吧,茯苓本是一味中草药,当然也是补品,他的功效也有很多可以养心安神、健脾补气、调理痰湿等。如果大家出现以上问题不妨食用茯苓来解决哦。

什么人适合用茯苓泡水喝(常喝茯苓水百病不上身)(11)

【我们呼吁被束缚在枯燥生活的人们,打破禁锢,享受当下。】

【感谢阅读,喜欢这篇文章就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关注“一人一果0322”,每天给您带来健康小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