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秀珍菇种植技术培训(大学生种菌菇种出9项专利)

“我们采用二次烘干技术,早晨采摘的鲜竹荪放入烘干机,只需五个小时,干竹荪成品就好了。”江西鹰潭市贵溪塘湾镇芦甸村乌墩三农合作社负责人邓富平说,新技术缩短了烘干时间,节约了成本,菌菇品质还提高了一档,每公斤能多卖30多元。

让邓富平竖走大拇指点赞的好技术,是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菌行军行”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研究创新的菌菇二次烘干技术。“菌行军行”项目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创意组全国银奖、江西省金奖。项目团队目前已获批六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发明专利,用于食用菌种植产品深加工。

21岁的项目创始人金洪涛出生于菌菇世家,学了一手菌菇种植好技术。2019年年底退伍后,他考入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结识了鹰潭食用菌种植大户邓富平,得知鹰潭地理环境十分适宜菌菇种植,夏秋季节气候升温快,出菇期早,市场潜力大。于是他决定组建“菌行军行”项目团队,致力于竹荪、羊肚菌等菌菇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江西秀珍菇种植技术培训(大学生种菌菇种出9项专利)(1)

金洪涛(右一)正在菌菇种植基地观察菌菇长势。

“我们调研发现,农民反映最大的问题就是烘干技术不好把握。”金洪涛介绍说,刚采摘的菌菇水分含量高,短时间内容易变质,不易保存,需要尽快烘干。农民采用的传统烘干技术,不仅时间长,而且菌菇由于受热很不均匀,容易变形,影响品质,卖不出好价钱。

团队创新推广二次烘干技术,在技术和燃料上做相应调整,使鲜菌菇受热均匀不变形,品质好了,价格也高了。金洪涛介绍,二次烘干还缩短了2个小时的供热时间,节省了成本。

在乌墩三农合作社,农民们种植了340多亩竹荪,从6月中旬开始进行了采摘旺季。“每天鲜竹荪采摘量达2万余公斤,烘干后产出过1800余公斤干竹荪。”邓富平笑着介绍说,每公斤价格能卖到210余元,较往年提高了10%以上,每天增收近4万元。

据介绍,不仅仅是烘干技术,“菌行军行”项目团队还针对食物菌种植优化种植技术、烘干技术、营养料配比等,从而使菌菇出菇率提升13%,亩产量提升18%,亩收益提高36%。经过多次种植实验测试,测出了最适合的营养料配比以及最佳垄高垄宽,从而使菌菇菌种存活率增长28%,菌菇增长37%,保证了农户的高产高收。(严米金)

来源: 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