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人的性格是什么(湘潭人为什么将)

湘潭人习惯将交朋友叫作“ge”朋友,“ge”在湘潭话中是“结交”的意思。湘潭人夸一个人情商高、人缘好、会这么说:这哥们很“ge”朋友,而骂那些不知好歹的白眼狼又会说:这家伙“ge”不亲……

居士哥百度了下,“ge”这个湘潭土话在网上有三种写法,但用的全是谐音字,用得都字不达意。老夫认为“ge朋友”得写成“割朋友”,没错!割肉、割腕、割喉的“割”,看字义是不是很血腥?其实并非那样!境由心转,一颗佛心、看天下人全都是佛。语境也是如此!待老夫解完“割朋友”三字,你定会感叹这湘潭话的语境竟然直逼清俊通脱、率直风度的魏晋……

老夫特喜欢玩些牵强附会的文字游戏,三言两语便能完成的事情,我却总爱拖得蠢长,因为你一段不写个千儿八百字,“头条”的电脑系统便不得给你推荐。话唠便是这样炼出来滴!

湘潭人的性格是什么(湘潭人为什么将)(1)

中国的许多文字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因此现代汉语许多字义变得跟古代完全相反,有的褒义变贬义,有的贬义成褒义!但“朋友”的“朋”字从甲骨文到现在词义都没有改变。

中国文字中有“月”字旁的字很多跟肉有关系,如:胖 肥 脂肪等,因此这个偏旁又叫“肉字旁”,两佗肉并排很符合“朋友”这种关系的属性:有许多人因酒肉而聚到一起,故称“酒肉朋友”,而你把它看成两个“月”字并排时,它又符合了“朋友”的另一种属性,一月又一月代表着朋友需要长时间的交往,方可日久见人心!

而甲骨文中古人对“朋友”的定义最为直白跟贴切,(如下图)甲骨文中的“朋”字就是两根绳子串着两串贝壳,而贝壳在远古是可以当钱花的!古人很睿智,两串贝壳上的那一杠真是神来之笔,用一条杠将两串贝壳串联在一起的意思是说:你有钱、我也有钱才能成为朋友串通一气,套用今年流行的那句话:三观不同便没法沟通,确实!贫富差距太大便沒法走在一起!现代有句著名的名言: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外国话不晓得是不是受中国古人的启迪?

湘潭人的性格是什么(湘潭人为什么将)(2)

“美女”两字如今沦落成一种性别称谓,但“朋友”两字从古到今都是熟人的代名词,中国人只习惯将真朋友叫作兄弟。这个与孔子有关,他倡导那种泛血缘的仁爱,其实就是只对有血缘的人负责,但他也是理想主义者,弄出个“五服”的框架,希望四海之内皆兄弟,于是,那时感情好到极处,便得喝上两杯血洒,结点什么金兰之类的,两人的血混在了一起便算是有了血缘的真朋友!于是,楚汉相争出现了这么一种诡异的场景:项羽要烹了刘邦他爹,刘邦却嘿嘿一笑:我爹就是你爹,烹了咱爹别忘了分我一杯羹啊!因为他俩是拜把兄弟!我去!我的项羽哥哥,你跟个流氓讲周礼,怪不得你输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兄弟……

而孔子是大大狡猾的,他深谙“朋友”的本质,所以他说:“君子朋而不党”,意思是说:作为君子别动不动就歃血结党,臣子们全结成金兰兄弟利益一致,那会让皇帝老儿不好处理!而朋友可以广交,因为他深知朋友这种关系的散棚,往往只会因为一点点蝇头小利!

湘潭人的性格是什么(湘潭人为什么将)(3)

好嘞!把“朋友”两字贬得碎烂一地,目的就是为了下面的吹牛放屁!

噫!天下熙熙皆为利!说的便是“朋友”这玩意!但在湘潭人的观念里,“朋友”两字从来都不是利益的载体,所以湘潭人将交朋友叫做“割朋友”,但却无半点“割肉”之意!请注意居士哥在手机屏上那铿锵有力的笔划顺序!我写的是“收割”的“割”,只有粮食才会被收割,“收割”又有“收获”之意,湘潭人将朋友当粮食收获,沒错!把朋友当作精神粮食,粮食这东西虽说平淡无奇,但每日不能缺,朋友也是如此,这才是“割朋友”的语境……

那年“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的杜月笙路过湘潭,听得这“割朋友”这的意境,竟然悟出了他这一辈子最有名的那段造句:钱挣得再多,也不过积成金山银山,而这人情使起来却是天与地……

嗯嗯!咱湘潭人割朋友收割的是人情,跟利益没关系!因为耶稣基督老是操着湘潭话告诫湘潭人:湘潭的鬼崽子们嘢!割朋友冇得别的巧!你如何待人,人便如何待你……

湘潭人的性格是什么(湘潭人为什么将)(4)

咱湘潭有许多土语能说不能写,老夫一直想将这些方言找出文字表述并注入新解!当然!居士哥嬲湘潭的四季卵蛋肯定是无中生有,胡说八道是我给自己的定位。您也无需跟我孔乙已。别人说过和能百度到的东西写它又扒卵?似是而非的胡扯才能吸引大伙的注意力!

我靠!我怎么用了“扒卵”一词?这词给人的感觉很粗痞,其实并非那样,下段给您解解“扒卵”这湘潭方言,保证这词没一点痞气,它体现的是湘潭人的幽默跟风趣!

关注居士哥的“头条号”跟“公众号”,听居士哥打乱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