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莽昆仑书法(横空出世裁昆仑)
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今天很想说说毛主席的两首咏雪词,一首是《沁园春·雪》,另一首是《念奴娇·昆仑》,为什么说这个呢,还是因为上个月去了腊子口,瞻仰了腊子口战役的旧战场,有所感悟。《沁园春·雪》已经广为流传,甚至到了凡中国人,没有不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据考证,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1935年9月20日,毛泽东、周恩来带领只有七八千人的中央红军打过腊子口,到达了哈达铺,老人家从当地邮政代办所的旧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遂做出了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决策。而到了1936年2月5日,毛主席冒着严寒,从川口过无定河,行程三十多公里,于下午到达清涧县城东60余里的袁家沟村。随后,东征红军总部一百多人也到达这里,毛泽东在袁家沟住在农民白育才家。他到袁家沟时,这里已经飘了几天鹅毛大雪,秦晋高原白茫茫一大片,奔腾不息的黄河也披上了银装,北国雪景激发了创作灵感,2月7日,在白育才家的窑洞里,毛泽东挥毫奋笔写下了《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它上阙描绘了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壮丽山河。下阙由着对山河壮丽的感叹,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史,抒发作者立志带着共产党和红军改天换地再造一个新中国的伟大抱负。
其实呢,在《沁园春·雪》之前,即1935年10月,当中央红军走到了长征最后一段,即将到达陕北,老人家登上岷山峰顶,他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系,还填过另一首词,就是《念奴娇·昆仑》,这首词的开篇其实比《沁园春·雪》更有气魄,叫“横空出世”: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你想想,《沁园春·雪》是写在中央红军结束艰难困苦的长征,开始重整旗鼓挥师东征抗日的路上,那种豪迈之气是由感而发,是有长征完成的成就感垫底的,但是《念奴娇·昆仑》其实是写在长征行将结束,而又未结束之时,是长征的最后时刻,也是红军长征行至最为疲困、最为危险和艰难的时刻。
关于这段还有一个故事,说1935年11月,中央红军抵达陕北,衣衫褴褛,一贫如洗,于是毛主席千思百量,手写了一封信,让军委采办处主任杨至诚,去找当时的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借钱,当时毛主席并没有把握徐海东肯不肯借钱,红军都穷呀,于是信中说,中央红军现在极度困难,想向红二十五军借钱,徐海东大将后来在自传中是这么回忆的,他说:“我对毛主席是真诚地拥护和热爱的。当杨至诚同志拿着毛主席批的条子,要2500块钱时,我把供给部长找来,问他还有多少钱,他说全部7000元。我说留下2000,其他5000元全部送交中央。当时我认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无条件的服务中央。”用我们东北人的话说,徐海东这事办得嘎吧溜啾脆,当毛爷爷等中央领导拿到5000大洋和徐海东的信时,那是眼泪哗哗的。
所以,在许多年后,老人家还对这5000大洋念念不忘,常说:“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周总理有一次在北戴河,正在理发室理发,听说徐海东来访,立刻让理发师住手,留着半边头就急忙出门迎接。
我加上徐海东的这一段旧事,是想说,1935年10月,当毛主席在写作《念奴娇·昆仑》时,他和红军正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但是,就是这么困难,老人家还是写出来这句“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所有的艰难困苦在他看来,都是春色而已。
《念奴娇·昆仑》和《沁园春·雪》结构相似,上阙写景,下阙抒情,但毛主席的抒情并不全是抒发情感,而更多的是讲道理,讲哲理,讲理想: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在上阙,他以浪漫主义描绘昆仑山之壮丽,从冬写到夏,到了下阙,又从中国跳出,开始以更宽广的胸怀着眼全世界,要把自己的伟大理想----昆仑----一剑下去砍成三段,一段送给欧洲,一段送给美洲,一段留在中国,至于这昆仑到底代表着什么,大家可以自由想像,我觉得那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理想社会和理想生活。
说白了,还是那句话,要解放全人类。
关于1935年,我看过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权威的历史统计,在当时的中国境内,超过中央红军这个人数规模和装备水平的武装力量,至少有两百支,当时的中央红军其实只有七千多人,装备已至极坏,我觉得某些地方的土匪武装都比他们人多枪多,就在那个时候,你想想老人家天天在想什么呢,还天天想着要把昆仑山裁成三段,自己留一段,其它送给欧洲、美洲。
其实,即使在毛主席去世四十多年后的现在,他这样的理想仍然没有实现,即使在2020年新冠疫情泛滥全球,甚至危及全人类的生存,而中国又在其中做出极为出色的表现时,中国共产党仍然很难实现把自己的理想国家、理想社会和理想生活“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我的体会,《沁园春·雪》之所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是因为它讲的还是更个人化的感情和思想,容易与我们这些普通人形成共鸣,很容易激励起我们个人的成就感;而比它意境更高远、愿望更博大的《念奴娇·昆仑》,因为它讲述的东西,在当时太高不可即了,即使在今天,“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样的事仍然看起来高不可即,你说,今天如果真能实现这样的理想,哪还会有全球两千多万人感染和十六七万人死亡的新冠疫情惨像呢?
所以呀,我觉得读懂了《沁园春·雪》,其实只是读懂了前半生的毛泽东,而能读懂《念奴娇·昆仑》,才能读懂后半生的毛泽东,你想想他为什么在新中国建立后,仍然要“继续革命”,仍然会在1975年写了那首《诉衷情》给周总理,说“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