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得了猪瘟可以打猪瘟疫苗吗(你给猪打对了吗)

很多的养殖朋友在购回仔猪后,注射大剂量的猪瘟细胞苗,认为剂量越大预防效果就会越好,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对猪瘟疫苗的认识以及使用上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猪瘟疫苗的特性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猪瘟疫苗目前主要有四种:脾淋苗、乳兔苗、细胞苗和联苗;这四种疫苗的猪瘟毒株虽然均是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株,但彼此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分析

猪瘟疫苗目前主要有四种:脾淋苗(I)、乳兔苗(I)、细胞苗(II)和联苗。这四种疫苗的猪瘟毒株虽然均是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株(简称C株),但彼此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1)脾淋苗、乳兔苗和细胞苗为猪瘟单苗,联苗一般指“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或“猪瘟-丹毒二联苗”;单苗可以用于猪基础免疫,但联苗禁止用于首次免疫或子猪断奶前免疫。

(2)普通苗一般指细胞苗(每头份不低于750RID的含毒量,远高于组织苗每头份不低于150RID的含毒量),既能防止临床发病,又能保护不发生亚临床感染,达到了“双保护”的水平,所以一般猪瘟免疫使用猪瘟细胞苗免疫就可以了

(3)脾淋苗和乳兔苗,是兔源组织苗,是利用成兔和乳兔的活组织生产制备的,产量小,成本高,易污染。本类疫苗最好不用于乳前免疫,没吃初乳的子猪群免疫猪瘟活疫苗(兔源)可能诱发较严重的接种反应。

(4)在紧急免疫猪瘟苗时,组织苗优于细胞苗,可能因为组织苗中的一些组织蛋白,特别是淋脾苗中的淋巴因子是一种免疫促进剂。

建议

1.仔猪做基础免疫时最好选用猪瘟细胞苗,不要选用猪瘟组织苗(脾淋苗和乳兔苗)

2.紧急免疫:一旦发生猪瘟,须紧急免疫猪瘟疫苗时,建议使用猪瘟脾淋苗,必要情况下可以配合转移因子使用。

3.脾淋苗和乳兔苗,是兔源组织苗,是利用成兔和乳兔的活组织生产制备的,产量小,成本高,易污染。本类疫苗最好不用于乳前免疫,没吃初乳的仔猪群免疫猪瘟活疫苗(兔源),可能诱发较严重的接种反应。

4.在紧急免疫猪瘟苗时,组织苗优于细胞苗,可能因为组织苗中的一些组织蛋白,特别是淋脾苗中的淋巴因子是一种免疫促进剂。 对于猪瘟免疫,某些养殖户说:“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一头猪注射几十头份甚至上百头份,以毒攻毒,也未见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进而形成了“注射量多多益善”或“多了比少了好”的错误观点。

猪得了猪瘟可以打猪瘟疫苗吗(你给猪打对了吗)(1)

三.分析

无论是正常免疫猪瘟疫苗,还是紧急免疫猪瘟疫苗,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均是错误的做法,即使免疫后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后续的负效应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猪瘟苗均是活疫苗,大剂量注射疫苗,无形中就给机体内注入了大量的病毒,就会给健康猪埋下“潜伏的病原”或加重病猪的疫情。 其次,大剂量使用猪瘟苗,不仅造成了疫苗的浪费,增加了成本,而且从长远来看,会影响猪瘟病毒的生态变化以及机体正常免疫能力的产生,甚至产生“免疫耐受”现象。

再其次,猪瘟活疫苗的生产过程,有时会发生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的情况,这会使疫苗的免疫效能下降,甚至免疫失败(这是猪细胞苗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剂量使用猪瘟疫苗,必然会增加疫苗对猪体的副作用。

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会造成猪体长时间带毒、排毒,猪场很难净化猪瘟,甚至猪场一旦发病,猪瘟都会起到主要作用。所以,对于猪瘟苗的使用,应当科学合理,按照实际情况定量免疫猪瘟疫苗。

四.方法

根据目前的普遍使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推荐几种免疫程序供大家参考一下:

(1)猪瘟洁净区

种公、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3头分/次

后备种公、母猪:选定后配种前免疫一次,3头份/次

仔猪:20-25日龄首免,60-65日龄二免,各2头份/头

(2)猪瘟污染区

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

后备种公、母猪:选定后配种前免疫一次,3头份/头

经产母猪:产后20天和产前30天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

仔猪:新生仔猪超前免疫(零时免疫),即出生后接种1头份/头,隔1-2小时后才可让其吃初乳,35-40日龄二免,2头份/头。

(3)猪瘟爆发区

在受猪瘟威胁地区和猪瘟爆发区,可采取紧急接种猪瘟疫苗的措施,可有效控制猪瘟的蔓延,在发生猪瘟的猪场对除哺乳仔猪外的所有猪只紧急接种,10-15头份/头,虽然在注苗后3-5天可能会出现部分猪只死亡,但7-10日后猪瘟可平息,如有条件在疫情控制后进行普查,淘汰隐性带毒猪,控制传染源。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由于猪只个体差异,在注射疫苗后会出现呼吸急促、全身潮红或苍白等可疑过敏症状,一般要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进行解救!

现在猪价行情达到了历史最高,每一头猪都是行走的人民币,咱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错误观点,而给猪只和猪场造成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建议大家在注射疫苗时,严格操作不要随性而为,给自己的经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大家在做疫苗程序方面有什么好的小方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