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陈述了什么样的爱情观(傲慢与偏见原著)
#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达西##爱情观##婚姻观#
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倾诉哦
让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聆听你内心的最真实声音
作者:花语迟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标注明出处
注|电视剧与原著有出入
班纳特先生的五个女儿,嫁出去了三个。
其中,大女儿简嫁给了彬格莱先生,而他最疼爱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则嫁给了看似傲慢实则真诚的达西先生,最小的女儿莉迪亚,则嫁给了不靠谱至极花天酒地的军官,威克姆先生。
这三段姻缘,怎么看上去怎么相去甚远,差异巨大,所有人看待这几门亲事的眼光只透漏四个字:
不相匹配。
可是,却也正是从这三段“不相匹配”的婚姻中,我看到了五个最为重要的爱情观:
关于爱情,关于婚姻,关于现实,关于合乎情理,关于世俗的眼光。
其实,若你能读懂这五个爱情观,在婚姻中,也就幸福了。
爱,是缔结婚姻的基础
无论如何,两个人在一起,至少还要有爱。
有时候,无爱有性的生活,是很难维持下去。
便如简与彬格莱先生的爱情一般。
坠入爱河的女子,总会是先“输”的那一方。
在尼日斐花园的时候,简便彬格莱先生深坠爱河,不能自拔。
但由于种种原因,彬格莱先生离开了尼日斐花园,去了伦敦,而独留简一个人暗自神伤。
简从来都是一个只会把事情埋在心里的女子。
即便是面对最亲的姐妹伊丽莎白,她也无法直接表达自己对彬格莱的爱意和在她心中的地位。
也正因如此,她差点与彬格莱之间的感情失之交臂。
哪怕是后来彬格莱再次从伦敦回到尼日斐花园,她也尚未再次冒失地去表述自己的感情。
但好在彬格莱并不像简,是个闷葫芦,面对失而复得的感情,他大胆追求,最终获得了简的同意,得到了真正的幸福。
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基础条件,更是缔结婚姻的基本要求。
对于简和彬格莱之间的婚姻,爱情只是附加条件,他们在一起这件事其实是水到渠成的。
事实证明,好的婚姻除了有经济基础之外,还要有爱。
爱情,其实更需要头脑和沟通
无论是在爱情中还是在婚姻中,至少要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更要给予对方相应的回馈。
便如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的爱情一般,作为全书最清醒的女人,她非常明白一个道理: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可以经得起风霜雨雪的——即便在爱的基础之上。
缺乏智慧和沟通的婚姻,往往不会太长久。
伊丽莎白知道自己将来选择的爱人是在怎样的,亦对自己在爱情和婚姻上的选择慎之又慎。
对于婚姻,她的看法与几个姐妹相当不同:
我始终相信,人性都是见异思迁,我们不能凭着某人表面上一点点长处或见解,就去相信他。
但却也正是这种略带悲观的情绪,让伊丽莎白在择偶观上极为谨慎明智:
只有真挚的爱才能让我结婚,这就是为什么我终将会成为一位老姑娘。
感情不止是有情饮水饱,更多的,还要彼此契合。
关于婚姻和爱情,她非常知道一个理论:
婚姻幸福完全是个机会问题,双方的脾气即使彼此非常熟悉,或者非常相似,也不会给双方增添丝毫的幸福;相反,若是能用心经营,未必不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也正是伊丽莎白一直所遵循的原则和基础。
正是因此,她的举动和对感情的看法得到了达西的欣赏,由此缔结良缘。
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其实更需要的,都是智慧和沟通。
再好的婚姻,没有智慧作为无形的辅助,那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磨损下,感情也会慢慢变淡;若是缺少真正的沟通和了解,那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关于那些不得不顾及的“现实”
有些事情,总该想想清楚再去做。
事实证明,娶一个漂亮的但没有什么脑子的太太,没太多的用处,日后的乐趣亦会减少许多,而烦恼亦会增添不少。
而班纳特先生便很好地证实了这个道理。
年轻时候的班纳特先生被妻子的美貌冲昏了头脑,并不担忧这些奇奇怪怪的条框,可人到中年,他这才学会了悔过,在内心总是反复忏悔自己为什么不能选择一个美貌和智慧兼并的女子,可现实却告诉他:
后悔往往是没有用的,做好补救措施,那才是最重要的。
班纳特先生的大女儿简和二女儿伊丽莎白之所以能觅得良缘,依靠的,也并不仅是她们的美貌,在寻求伴侣的时候,他们除却考虑对方的财产相貌之外,更多的,是寻求灵魂上的契合。
好看的皮囊千千万,但有趣的灵魂却是不可多得的。
这也正是为什么班纳特先生特别看重她这个二女儿的原因。
究其根本,其实还是要回归问题本身。
年轻时候的班纳特先生总认为娶一个美丽漂亮的太太便可万事大吉了,可他不知道,轻易草率决定的背后,有可能带来的是巨大的麻烦。
当他人到中年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太太竟是如此的轻浮,是一个做事如此糊涂的女人,他这才发现,一个聪明的,懂他的,与他灵魂相契合的太太是多么重要,可惜,为时已晚。
人到中年的夫妻,进行的最多举动竟是鸡同鸭讲,就连家庭琐事,他们聊的也不尽相同,落到这般境地,倒也不知道说可笑还是可悲了。
可惜,面对这样悲催的现实,班纳特先生只能是得过且过,而非是选择与离婚,另择佳偶。
这是一段“合适”的婚姻
夏洛特与柯林斯先生的婚姻,仅仅适用于“合适”这一词。
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因为,选择踏入未知的泥潭,一脚扎进去,不知深浅,总会沾个满身泥。
有些婚姻,总夹杂着些不得已。
便如夏洛特与柯林斯的婚姻,他们之间,从来都没有过爱情。
这样婚姻的缔结,源于一场目的性很强的“需求性。”
夏洛特是个好姑娘,可是,哪怕是清醒如伊丽莎白,也对夏洛特最终的这种选择感到无奈。
柯林斯一开始便没有把这个姑娘考虑在婚姻的范围之内,来到班纳特家,刚开始,他的眼中只能看到相貌美丽的简,甚至把伊丽莎白作为自己的备选,哪怕是在求婚的时候,他也总是处处彰显自己的傲慢程度,并不怎么真心,对待婚姻,他抱着一个“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的思想去做,对待感情和婚姻抱有这样的想法,始终是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的;而夏洛特对于柯林斯的选择,则是出于无奈,一来,是她的年纪到了,根本容不得她选择,二来,她也并没有拥有简和伊丽莎白那样的美貌,在那样的年代,“内在美”这种东西,根本是不流行的。
便如夏洛特与柯林斯的婚姻,他们一个迫于现实,一个迫于金钱,就这样连爱都没有地走进了婚姻,但夏洛特却又对自己的配偶有极为清醒的认知:
一对爱人婚前彼此非常了解或性格特别相似,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婚后会幸福。他们往往是弄到后来距离越来越远,彼此烦恼。你既然得和这个人过一辈子,对他的缺点知道得越少越好。
他们之间的婚姻是无法拥有浪漫的。
即便清醒如伊丽莎白,甚至都为夏洛特这样的好姑娘感到惋惜:
他的朋友们应当为他高兴,难得有这样一个头脑清楚的女人肯嫁给他,嫁了他又能使他幸福,我这个女朋友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不过她跟柯林斯先生结婚,我可不认为是上策。
而事实上,面对现实,他们能做的,只能是妥协。
柯林斯想要一位合适的妻子,而夏洛特则需要一个合适的丈夫,谁也不知道他们之间达成了怎样的默契,但从他们之后的选择来看,这门亲事至少于他们自己而言,是合适的。
夏洛特新婚后,伊丽莎白曾去探望过她,并问她婚后的感受,然而此时的夏洛特已经对待感情和婚姻有了新的看法——在她看来,到了她这个年纪,有这样的选择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她又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
于是伊丽莎白岔开话题,聊起了别的。
她现在的生活于夏洛特而言,便已经很好了,顾及好眼下,才是最重要的,又何必想那些前尘往事呢?
即便她与柯林斯之间的婚姻是没有爱情为基础来构建的,那于现在的夏洛特而言,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明白些过日子,总是好的
不明不白地糊涂过日子,总是要出大麻烦的。
无论是对待爱情抑或是婚姻,总该是要慎之又慎的。
轻易选择,总会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便如莉迪亚与威克姆之间的婚姻一般。
15岁时候的莉迪亚便很是轻浮,她总是喜欢跑出去和来此地驻守的军官们完,家人只当她年纪还小,只要好好调理教养,那便是可以的,可惜,事实证明,有些“有时候”总是晚了的。
莉迪亚在15岁的时候,便已经结婚了。
然而这对于班纳特一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除了班纳特太太那个糊涂的女人。
莉迪亚与威克姆的这段婚姻,来得并不怎么光彩,无论是于男方而言,还是于女方而言,她这个人与双方而言,更像是个累赘。
莉迪亚与威克姆的这段婚姻,是在私奔的基础之上构成的。
然而在那个年代,私奔被直指为一门侮辱门楣的事情,便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森严制度下的严禁要求,是一样的。
现在看来是勇敢追爱追求自我的举动,可仔细想想,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这些胆大妄为的举动背后到底有多少风险,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男方年长些,阅历也比莉迪亚丰富些,但他肯定是不愿意把他考虑到的这些告知年幼无知的莉迪亚的。
更多时候,威克姆顾及的,只是寻欢作乐,莉迪亚天性放纵,对待感情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又怎么会动的这背后的含义呢?
他们顾及的,只有自己的欢乐,而非是家人的声誉受损乃至于个人的名声,甚至于生存问题。
原著中,莉迪亚虽然与威克姆结了婚,可是过得却并不幸福,对待感情和生活,她和丈夫依旧如年轻时候荒诞,甚至到了要依靠自己的姐姐姐夫来生活的地步。
而这夫妇二人对待这样的生活现状,也并不怎么思进取,拥有的,只是得过且过的悲哀。
……
其实,无论是面对婚姻,还是面对感情,我们要的,都是要清醒地看待,而非是对待问题一蹴而就。
若你能读懂文中的这五个爱情观,那对待幸福这件事,也就明了了。
作者:@花语迟,自由撰稿人,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一个欢脱爱吃的女汉子。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会成就更好自己。
目前文笔浅薄,尚在磨砺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