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到底有多强(巴尔干真够乱波黑)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这个总面积仅五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半岛在历史上可谓威名远扬,它不仅是欧洲最敏感的地带,还曾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史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势力此后扩张到巴尔干地区。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后,这里又成为基督教内部斗争的舞台,信奉天主教的西部与信奉东正教的中东部彼此敌对,势不两立。到15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时,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又不断爆发冲突。
作为东西方民族、文化、宗教的“熔炉”,数百年来,生活在巴尔干地区的诸多民族历史起源不同,地缘环境也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更是千差万别。这些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在一起,再加上欧洲列强屡屡插手地区事务,巴尔干俨然成了乱的代名词。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苏东剧变,盛极一时的苏联和南斯拉夫相继解体。而同样为多民族撮合成的联邦,两国解体后的“动静”却有很大不同。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分道扬镳,平静分手后各过各的生活。
相较苏联,南斯拉夫的“分家”可就没那么顺了。6个加盟共和国中,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在1991年相继宣布独立,虽然遭到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反对,但也算安全脱身了。等到第二年波黑宣布为主权国家时,塞尔维亚彻底不干了,波黑战争很快爆发。
历时三年半的内战之惨烈令人震惊,波黑战争共造成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20万人死亡,更有超过200万人流离失所。
波黑战争结束后,原南斯拉夫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于是哥俩组成了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这就是在上世纪90年代赫赫有名的“南联盟”。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展开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此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渐行渐远。2003年,南联盟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
三年后的2006年,黑山脱离塞黑正式独立,至此,塞黑与南联盟、南斯拉夫一起成为历史名词。那么,如今的波黑、黑山和曾经的塞黑都有着什么关系?为何当时分家分的鸡飞狗跳?
波黑波黑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简称,其首都萨拉热窝应该比它自身还有名。其实,在历史上大多数时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仅为两个地理区域名称。
时至今日,代表波黑的两个政治实体仍使用种族名称,即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组成的波黑联邦和塞尔维亚人组成的塞族共和国。
形成这种局面,当然与波黑的地缘政治和历史密切相关。波黑位居欧洲火药库中心地带,公元14世纪,这里曾短暂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波斯尼亚王国。从被奥斯曼帝国征服起,波黑又相继沦为奥匈帝国、塞尔维亚王国甚至傀儡国“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属地。
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当地的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被迫“伊斯兰化”。现今波黑境内的穆斯林族大多是这一时期形成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遗产”过程中,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1908年一起成为奥匈帝国的领地。
历史表明,谁吞并波黑都难免落得悲惨下场。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直接导致了一战爆发。战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又被迫成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一部分。
二战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自然成为南斯拉夫一部分。铁托时期,南斯拉夫正式承认“讲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斯拉夫穆斯林”为穆斯林族。直到今天,穆族仍是波黑最大的族群,其代表就是波黑独立后的波什尼亚克人。
在波黑,波什尼亚克人占48%,塞尔维亚人占37%,克罗地亚人约占14%。宗教方面,伊斯兰教约为46%、东正教约为36%、天主教约为14%。由此可见,无论从民族还是宗教上,任何一方在波黑境内都不占绝对多数。
上世纪90年代的波黑战争,其实质就是波黑境内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联手对付不愿独立的塞尔维亚族。如今的波黑依然是多民族混杂,为体现民族平等,波黑可谓绞尽脑汁,创造出一套独特的政体。
波黑“政要”由三人组成的主席团担任,三个主体民族各出一人,任期为四年,四年中每人轮流担任八个月主席团主席。主席团主席相当于国家元首,如此一来,波黑在“一年内可能先后出现三位不同的国家元首”,可能是波什尼亚克人,可能是塞尔维亚人,也可能是克罗地亚人。
黑山和“塞黑”先看一下黑山的民族宗教分布,全国65万人口中,黑山族约占45%、塞尔维亚族约占29%,波斯尼亚克族占8.6%,阿尔巴尼亚族占4.9%;宗教方面,约73%人口信奉东正教,属于塞尔维亚正教会,约19%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其中包括阿尔巴尼亚人、波斯尼亚克人等。
可见,黑山这个山地小国与波黑情况略有相似,民族宗教构成复杂。而超过七成人口信奉东正教,这成为黑山与塞尔维亚“走得近”的原因之一,也就有了后来长达十年的南联盟、“塞黑”历史。
其实在历史上,黑山与塞尔维亚也较为相似,相继被不同外来势力征服,16世纪初曾建立起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1878年柏林会议上,黑山正式被欧洲列强承认为独立国家。
1910年,黑山大公尼古拉一世建立了黑山王国。一战中,黑山协助盟友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开战,因不敌奥军进攻而被奥匈帝国占领。战争末期的1918年,塞尔维亚军队占领黑山。战后,在塞尔维亚主导下,黑山被迫加入新成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
此后,黑山反对派为脱离塞尔维亚控制展开斗争,但都被“大塞尔维亚主义”无情镇压,黑山只得在1929年继续呆在更名后的“南斯拉夫王国”里。二战爆发后,意大利军队占领黑山全境,1943年又被德军取代占领。二战后,黑山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南斯拉夫解体时,黑山也为此举行了公投,结果是高达96%的人同意留在南斯拉夫联邦。而据现在的资料看,当时投票率仅为66%,黑山境内的穆斯林、天主教徒甚至倾向独立的黑山人因“不公正”抵制了公投,这也为此后黑山有关独立的纷争埋下隐患。
看来,黑山与塞尔维亚的不离不弃多少带有裹挟成分。波黑战争后的1996年,黑山突然宣布与塞尔维亚断绝关系,从此自主制定经济政策,废除塞尔维亚第纳尔在黑山的法定货币地位,相继改用德国马克和欧元。
事实证明,黑山果断与塞尔维亚“切割”的举措是明智的。在此后的科索沃战争中,黑山受到的损伤远不及塞尔维亚大,国内局势也比塞尔维亚稳定的多。北约痛打南联盟后,执政十多年的塞尔维亚强人米洛塞维奇被迫下台,西方见目的达到,开始由支持黑山独立转向支持维持现有的联邦状态。
然而,黑山与塞尔维亚的关系并没有因西方干涉而改善。在黑山争取下,两国于2003年在贝尔格莱德签署协议,决定将联邦变为由两个各自拥有经济、货币及关税决定权的独立国家组成,国名更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2006年5月,黑山举行独立公投,最终以55.5%的微弱优势决定终止与塞尔维亚的联邦关系,刚刚超过欧盟规定的55%有效结果票数。如此惊险,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历史的巧合,但总归是黑山人民真实公正的选择。
次月,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随后加入联合国。就这样,曾不可一世的“大塞尔维亚”落得孤家寡人,最终被“切割”成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