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本体和银河版区别(在浩瀚星海中谱写文明史诗)
前言
航天梦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便已深深根植在我们心中。无论是数千年前人类的先祖,还是现在的我们,每当抬头仰望夜空时,银河与群星总能带给人们无限的哲思与启示。
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外星智慧生命体是否存在?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星际旅行,人类文明又将何去何从?虽说以目前的航天技术来说,我们距离能够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过,许多科幻题材的文学、影视以及电子游戏作品,都已经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想象。
(即使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α星C,距离我们也有4.22光年之远,而这段距离对于整个银河系来说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在游戏世界中,玩家可以在《无人深空》中驾驶飞船自由探索宇宙与行星表面,可以在《坎巴拉太空计划》中建造并发射自己的航天器,还可以在《质量效应》中为了人类甚至整个宇宙文明的存亡英勇奋战,但如果想以宏观战略视角来模拟体验银河系文明的全局发展与演化,2016年的一款来自Paradox Interactive的太空题材模拟策略类游戏《群星》一定不能错过。
(《群星》)
说起Paradox Interactive,其主要代表作,即玩家口中的“P社四萌”系列作品:《十字军之王》,《欧陆风云》,《维多利亚》,《钢铁雄心》,无一不是以在模拟地球上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世界格局。而这次,P社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做出了突破。玩家将自己定制并统领一个刚刚踏入太空时代的星际文明,以公元2200年作为游戏开始的年代,以整个银河系作为战场,在重重危机与机遇中保证生存,并使这个文明发展下去。
虽说《群星》严格意义上已经算是两年前的游戏了,但在这两年中数个版本的更新以及加入的一系列大型DLC,在不断完善游戏机制的同时,也为玩家带来了海量的全新游戏内容。在今年2月下旬推出新DLC《群星:天启》的同时更新的2.0版本,虽说评价褒贬不一,但绝对算是“脱胎换骨”级别的改动。
(《群星:天启》)
本文中,笔者将对目前这个经过数个版本与DLC改良后的“完全体”《群星》进行评测,并分析这款游戏的优点与不足。
妙趣横生的星际探索与剧情事件
玩家在来到群星世界之后,将和众多刚刚拥有超光速星际旅行能力的文明一起,带着好奇去探索这群星之间的隐藏着的秘密。玩家招募的科学家领袖将乘上科研船,探索并点亮一个个未知星系,为随后的舰队与工程船开辟出一条道路。
(银河地图上每一颗星星都代表了一个独立的、可探索的恒星系)
(近距离观察脉冲星、黑洞和各级恒星,玩家在操作科研船遨游群星的同时也能学到不少天文学知识)
探索时可发现的各种宇宙“异象”,在星际旅行或殖民过程中遇到的随机事件,在逐步深入的事件链中玩家的选择以及令人意外的后续发展,令玩家的在最初的探索过程与中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都能充满意外与惊喜。
(发现异象)
(在游戏中允许玩家对于一些尚早期外星文明进行观察研究,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随机事件引人深思)
玩家的探索也一定是会通过各种方式给玩家的文明发展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影响的。异象与事件往往会直接地以能源、矿物、科研点数等作为奖励,或是为恒星系中的一颗行星添加可供开发的丰富矿藏或科研价值,又或是一艘超越当前科技的先进战舰,一段时间内帝国收益修正与加成,一位年轻的精英科学家……
当然,这些都是好的结果,要是玩家在处理这些事件剧情时搞砸了的话(由随机概率与玩家选择决定),损失一名科学家,整个殖民星球上的人口惨遭灭绝,甚至在游戏后期的事件可能是毁灭整个银河系的大危机的开端。
(几个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星球命运或玩家未来的事件选项)
这些精心设计的剧情要素成功地使得玩家漫长的星际征途不再枯燥单调。然而遗憾的是,当玩家反复体验过这些事件,对于可选选项与所有可能的结局都了如指掌后,最初的那种惊喜和乐趣将很难维持下去。不过这无疑是上百小时游戏时间之后的事了,相信距离P社推出下一个DLC中全新的剧情事件不会太远了。
细心的科幻文学与影视爱好者也能发现,《群星》中的这些剧情事件,许多都有致敬科幻经典的情节以及满满的“科幻梗”在其中。
复杂而又精致的模拟系统
想要借助一款游戏来完全模拟现实情况下整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系统,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实元素通过各种抽象与简化的手法,以游戏元素与机制的形式呈现出来,是目前普遍的做法。而如何去设计这些游戏元素与机制,将直接决定这款模拟类游戏的可玩性。
作为全球顶级的模拟类游戏开发商,Paradox Interactive无疑是这方面的大师。
在包括《群星》和P社四萌在内的模拟大战略游戏中,P社往往会尽可能多地将各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现实要素纳入考量,并设计成游戏要素,以此带给玩家更逼真、更丰富的模拟体验。
《群星》中,未来世界中的资源,人口,治安,政体,意识形态,派系,政策,外交,种族,法令……这些全都能够在游戏中有所体现。
如果把这么多模拟要素中的每一个单独拿出来看,玩家会感觉这些设计其实也只是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这些游戏要素之间无处不在的交互才是《群星》模拟系统的精髓所在。
如果以为能在《群星》靠一支所向披靡的舰队便可轻松征服全银河系,那就太天真了。首先,打造这样一支舰队就需要一大笔矿物资源,而矿物生产也并不是一个劲造矿场就行了,物产丰富且宜居的殖民星球,充足并且高效的人力资源,以及合适的种族特性,国家理念,领袖等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由于舰船上限的存在,使得单舰素质变得尤其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玩家必须拥有足够的科研实力,才能在舰船设计中使用领先于时代的先进武器系统,护盾装甲、配件与能源。另外,庞大舰队所带来的高昂维护费用也将成为玩家发展军事之外项目的巨大阻碍。
(舰队维护占去了大部分矿物产量)
就算玩家最终成功击溃并吞并了一个外星文明,可别得意得太早,麻烦才刚刚开始。如果玩家不作特别安排的话,这批来自战败文明的外星居民将一直居住在原先的星球,占用玩家的食物补给,占用玩家的直辖星球限制并带来科研和传统的惩罚,同时由于刚刚被征服导致的低幸福度,这些外星居民在开始的十几年内几乎不能为玩家带来任何产出。由于外星人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符,这些“刁民”会组成新派系和玩家唱反调。当然玩家可以在种族权利中设置驱离这些外星人,或是做得更绝一点,对他们的进行种族灭绝。不过这样做的话,玩家将会在今后与其他文明的外交中受到严重的惩罚,几乎等同于和全银河系为敌。
(派系列表可以直观反映拥有不同理念、诉求的人民的分布,并且玩家在其中可以选择镇压或是接纳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符的派系)
(种族列表中可以管理原生种族与外来种族甚至机器人的权利)
玩家必须兼顾并协调好所有模拟要素,为自己的战略计划提供稳定高效的支持,否则的话,其中一环出错就可能为玩家苦心经营的星际帝国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如果玩家在开战前玩家自身的食物产量与储备已经处于捉襟见肘的地步,那么一口气吞并两三个人满为患的外星人星球将使整个玩家的帝国陷入极大的危机。由于突然间多了许多需要食物支持的外星人口,如果没能及时处理好这时的饥荒问题而导致断粮,部分玩家帝国自己的人口便会由于低幸福度而变得低效,要是受饥荒影响的人口刚好是玩家分配其去产粮食的农民伯伯的话,饥荒程度的加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将导致整个军事、工业与科研系统的停滞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动乱。以上是笔者亲身经历,血和泪的教训。
《群星》的模拟系统从P社的其他模拟战略游戏中借鉴了不少,在复杂程度上也是如此。然而对于新玩家,尤其是同类游戏经验并不丰富的新玩家来说,要理解并掌握这样一个庞大、繁杂、充满交互的模拟系统,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自定义有关星际征程的一切
在《群星》的庞大模拟系统的支持下,提供给玩家大量的自定义项目。
在游戏开始前便允许玩家为星际帝国定制种族外观、种族特性,政体,意识形态等。
而在游戏中,当玩家出于战略目的需要对这些预设选项进行修改时,这些要素也可以分别通过由先进基因技术解锁的物种改良项目,支付影响力进行的政府改革,以及采纳国内某派系来实现再次修改。当然,在有特定技术的支持下,这里的再次修改或许会提供开局前所没有的选项。
(定制玩家的星际文明)
舰船设计也是颇具自由度和可玩性的一个系统。同样一艘舰船,玩家可以为其配置不同的武器、护甲、战斗AI模块,来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舰船型号,以此在整个舰队作战中执行特定的功能。
(自定义舰船设计)
你的每一项自定义都能带来不同。以开局玩家选择的意识形态为例,除了基本的数值加成之外,游戏内政策选项、外交、甚至一些事件的选项和结局,都会受到影响。舰船设计更是星际战争的重中之重,科技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更合理、更优化的舰船配置与舰队组成将能够在战斗中取得更多优势。
玩家甚至可以通过各种有趣mod,在游戏内容甚至游戏规则层面进行自定义。
(创意工坊中的一个模组,用《质量效应》中的质量中继器替代原版的星门)
慢到难以置信的游戏节奏
模拟战略类游戏不像moba和RTS游戏或是吃鸡那样一般能够在30分钟左右完成一局游戏。要想在一次次“再玩一回合”中打完一局《文明6》往往得花上十小时甚至更多时间,但比起《群星》中的一局游戏,这点时间根本算不上什么。
玩家也有自己的生活。相信不少玩家都不一定能抽出时间玩一两把Dota2,更不用提《群星》这种每局动辄数十小时的游戏了。
然而奇怪的是,依旧有不少玩家愿意花上大把时间沉浸在群星世界之中。当然,更多情况下玩家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在群星中花了这么多的时间。
(因为玩《群星》忘记时间、废寝忘食,耽误学业而叫苦不迭的玩家比比皆是。)
(毒性更甚于《文明》和《守望先锋》等。你可能也是P社游戏的受害者)
当然,Steam上玩家的这些评论,也可以被理解为对《群星》游戏性的一种证明。
充满争议的新版本
相信每一位玩家都很愿意看到自己喜欢的游戏能够不断更新,修复漏洞,带来新内容的同时完善原有玩法。然而这次《群星》在2.0版本更新中对于核心机制与规则的改动,似乎并不能让所有玩家都满意。
(群星发售至今的多数差评都集中在2.0版本推出之后)
曾经的群星,玩家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可以在三种超光速旅行方式中选择曲速(一定距离内的恒星系可以自由行动)、超空间(快速但只能沿着宇宙中已存在固定超空间通路移动)或是虫洞(可以使用虫洞在遥远星系之间传送)中的一种。
(1.9版本的三种超光速驱动方式)
而在2.0版本中,超空间移动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而且帝国疆域的扩张不再是通过在星系建立殖民地或是少量边界哨站随后慢慢向外辐射,而是需要先经由科研船探索未知星系,然后由工程船建立恒星基地,宣示这个恒星系的主权。这样一来极大地拖慢了玩家在前期的扩张节奏,二来使得原先变化莫测的太空战变为了类似古代陆战的形式。即使是在《钢铁雄心》中也允许玩家将伞兵部队部署到敌后,而在《群星》2.0更新之后,一旦在一些关键位置严加防守,由于超空间通路的限制,对手将绝对没办法绕过这个星系直接攻击己方疆域的腹地,这也就官方在开发日志中特别提到的“静态防御”。
很多在先前版本喜欢使用曲速和虫洞的玩家似乎并不是很能接受这次变更,纷纷表示这个版本的《群星》怕是变成了《星陆风云》。
而笔者看来,作为一款以太空与星际旅行这个题材为背景的模拟游戏而言,《星陆风云》这样的旅行方式显然是令人失望的,毕竟P社这次好不容易将战场设置在地球之外的广阔宇宙,结果到头来还得用打陆战的思路来打太空战。但从一款战略游戏的视角来看,限制超空间通路以及静态防御概念的加入确实极大地强化并丰富了《群星》中战争的策略性,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互相换家,一波决战定胜负。
当然,目前对于未来人类的星际旅行方式,无论是科学家,科幻作者,还是P社设计师,都很难有一个足够清晰的概念。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是P社暂时没有办法设计出同时兼顾模拟和战略两者的游戏机制。还有另一种可能,P社在开发出一系列大获成功的模拟战略作品之后,在新游戏设计上陷入了某种思维定式,导致在一些新题材的模拟中依旧跳不出四萌的核心思路。
除此之外,2.0版本中征服之前先造宣称,星系数量对科研和传统过分严重的惩罚,还有动辄“一带一路”拆到玩家家门口然后原路返回的“海盗爸爸”,这些改动或新内容都成了玩家对新版本争议的焦点。
2.0版本更新后的仅半个月内便先后发布了2.0.1和2.0.2beta,看得出来可以看出P社对于玩家的反馈很是重视,也在不断致力于将《群星》继续打造成一个更优秀的作品。
结语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群星》深受玩家喜爱的关键在于,其丰富的模拟系统能和太空探索与星际战争这个主题产生相当棒的化学反应。如果你是模拟类游戏爱好者的同时,恰好又是一名科幻迷的话,相信《群星》绝对值得一试。
在这里普及一个常见的群星梗。
相信玩家在群星相关的讨论之中经常能见到类似“睿智的P社玩家 1000”这种形式的表达,其实,这种形式来源于《群星》中的外交系统。
(其他文明对于玩家文明的态度会以“修正名目(原因) 修正数值”这种方式呈现)
最常见的“修正名目”便是由于两个文明意识形态相近或相违背所产生的外交态度值的加减,例如“睿智的唯物主义者 25”,“愚蠢的唯心主义者-40”等。
这种用简单数字的累加来计算人与人之间好感度的形式莫名喜感,于是群星玩家们便开始模仿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某人或某事的态度。
至于经常在论坛贴吧上看到的“睿智的P社玩家 1000”,翻译过来就是:“我也是睿智的P社玩家,仅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我对你(或某物某事)的评价大幅提高”
最后,笔者将以这样一个群星式的评价形式来总结本篇评测。
基础: 20
太空题材宏观战略: 50
复杂而又环环相扣的模拟系统: 100
自定义有关星际文明的一切: 20
支持各种有趣Mod: 50
玩家脑洞: 100
没有官方中文(但是可以打mod):-50
极其缓慢的游戏节奏:-20
较少的胜利方式:-10
贪婪的DLC狂魔:-20( 2每月)
把我的时间还给我!:-100(-2每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