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可夫斯基黑泽明豆瓣(蜘蛛巢城黑泽明演绎莎翁经典)

与原著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相比,电影《蜘蛛巢城》知道的人相对要少一点。这部拍摄于1956年,上映于1957年1月15日,由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执导,三船敏郎 、山田五十铃主演的日本古装剧情片改编自《麦克白》,把西方中世纪欧洲故事嫁接于日本战国时代,把莎翁笔下的西方世界与日本的东方文化完美融合。

虽然《蜘蛛巢城》是一部改编电影,但却有着不一样的时代背景、民俗文化,更有黑泽明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英国影评人罗吉·曼威尔评价其为“该片是一次变形,是对《麦克白》的主题的一次提炼,而不是一次改编。它是一次独一无二的尝试,是一部真正的影片创作家的作品。”所以无论看没看过《麦克白》,都值得再次看一下《蜘蛛巢城》,欣赏黑泽明独一无二的拍摄技巧及不一样的思想提炼。

《蜘蛛巢城》主线剧情以评判人类无止境的欲望为基调,讲述了一个得到城主赏识的武士鹫津无意中获得女巫的预言,从此走向了弑君、杀友,最终众叛亲离的故事。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还有点俗套的感觉,但是在黑泽明的演绎下,简单的剧情却直击人心底,感受被欲望蚕食人性的可怕。

黑泽明的电影常常蕴含人性、武士道精神的批判,《乱》、《七武士》、《用心棒》、《椿三十郎》均是如此。本文将从鹫津因欲望而迷失自我;女巫、浅茅象征意义解析;人性与武士道精神的批判和日本“能乐”文化与电影完美结合的体现三个部分来赏析这部电影。

塔可夫斯基黑泽明豆瓣(蜘蛛巢城黑泽明演绎莎翁经典)(1)

01 从忠诚将领间的惺惺相惜,到背叛弑君和屠友全家,鹫津在欲望深渊的不断下坠,贯穿了全剧的主线

三船敏郎作为黑泽明“御用”武士,在《蜘蛛巢城》中,他完美演绎了鹫津的转变,在他身上体现了屈服于欲望的悲剧。整部电影除了主角的思想转变,在环境、氛围的渲染上都让人沉浸在一种悲凉的感觉之中,如同掉入深渊时的感觉,以此来烘托电影的主线精神。

1、鹫津的转变源于内心对权利的渴望

鹫津作为一名大将在打赢胜仗后满心喜悦回城期待即将到来的嘉奖,却因在打胜战返回的路上,迷失在森林中,偶遇女巫,被告知其会当上城主,而好友的儿子也会当上城主。虚幻的预言却勾起了他心底最深处的欲望,尤其在他获得的嘉奖与女巫的预言相一致,更是让他对当上城主的欲望登上了顶峰,在妻子的推波助澜下最终走向了弑君夺权之路。

成功获得城主之位之后,更加相信了女巫的预言,无子嗣的他本还有一丝善念,想把好友的儿子过继到名下,之后传位于他,也符合女巫的预言,却因为妻子突然怀孕,人性的自私再次展露无疑。不但终止了过继还派人屠杀好友全家,以绝后患。

鹫津开始是个英勇奋战的大将,确实想着忠君爱城,报效城主,却因为女巫的预言,开始将其带上了追求权力欲望之路。与其说是女巫的预言在起作用,但不如说鹫津内心深处早因胜利暗含了不甘屈于人下的心理。

女巫的预言可以将之当为笑话,一笑而过,也可以认真,即成为鹫津。有时候人生不同的结局就在于一瞬之间的选择,这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而鹫津明显就没能经受住这种考验,他的悲剧从他选择相信女巫开始就早已注定。

塔可夫斯基黑泽明豆瓣(蜘蛛巢城黑泽明演绎莎翁经典)(2)

2、细节的营造是鹫津内心世界的映射

黑泽明除了用电影主线情节的发展来展现人性屈从于无尽欲望深渊,也在细节环境营造上与鹫津的转变与结局丝丝相扣。

鹫津骑马回城,与好友一起迷失在森林里。错综复杂的森林路线、人与马在树林中来回奔跑、浓烈地让人分不清方向的迷雾,这些都暗示了鹫津将在欲望中迷失。

电影开头、遇见女巫、电影结尾都吟唱了暗喻权权欲对人性的吞噬的歌谣:“人的欲望,就如惨烈的战场,不论古今,都永不变改。”“人间多丑恶,既托生于世,贱如蝼蚁,尚且偷生。何必自寻烦恼,多愚蠢。人生若花,来去匆匆。终须也要化作腐肉骷髅......”“看那充满欲念的野心的遗址,游魂野鬼”可谓是开篇点题,首中尾相响应,紧扣主题,音乐也充满了悲哀的感觉,充满了对人性迷失的悲叹感。

当鹫津与好友与女巫相遇的时候,女巫身边一堆堆白骨,也象征了屈从欲望只能走向灭亡。

电影可谓每个细节都有着黑泽明精心的设计,无时无刻都在警惕着世人,欲望吞噬的人类是多么的可悲,印证了莎士比亚悲剧的主基调。

塔可夫斯基黑泽明豆瓣(蜘蛛巢城黑泽明演绎莎翁经典)(3)

02 女巫与妻子是鹫津转变的关键所在,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人物,但都有着脱离角色本身的象征意义

1、女巫:欲望的具像代表

女巫可谓是全电影画龙点晴的关键所在,正是因为她的出现才导致鹫津的转变,她更像一个引诱人走向欲望深渊的恶魔。她预言鹫津这次胜利能当上北馆镇守,果然预言成真,给了一颗“欲望之糖”,让鹫津尝到甜头,就像追逐更多的权利。

至于这个女巫是否真实存在,又或只是鹫津的幻想,为自己争夺权利所捏造出来的借口,这就由观众自行判断。

对于鹫津来说,成也女巫,败也女巫。在被围困的时候,他说出了女巫的预言,他会当上城主,除非森林会移动他才会失败,森林不可能移动,所以他也不可能败,鼓舞了士。然而当对手手持树枝隐蔽前行,远远看上去就像移动的森林,他的手下看到这一幕,想起女巫的预言,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不战而败,甚至用箭射杀了鹫津来保全自己。

塔可夫斯基黑泽明豆瓣(蜘蛛巢城黑泽明演绎莎翁经典)(4)

2、妻子浅茅:潜伏在鹫津身边欲望的“仆人”

作为鹫津的妻子,她本身早已深陷在欲望的深渊无法自拔,但缘于现实的阻碍,无法获得内心想要的一切。在听到鹫津说的女巫预言之后,她开始不断怂恿、诱惑鹫津弑君、杀友争夺权势之路,从而满足她自己的欲望。

如果说一开始鹫津还有一点人性所在,不愿背叛城主,伤害好友,那么女巫、妻子浅茅才是他转变的关键,甚至杀城主的时候都是浅茅给他递的武器,帮他善后,助他在追逐欲望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灭亡。

同时浅茅还具有人性特点,并且完全的“恶魔”,所以在剧的最后,孩子胎死腹中,刺激了她的神经,感觉这一切就像报应,所以她疯了,不停用水清洗着自己的手,觉得怎么也洗不干净,上面沾满了鲜血和浓浓的血腥味,虽然黑泽明在这块没有过多着墨,但却用穿插讲叙的形式让观众看到,贪欲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贪”都会付出代价,甚至引发观众联想,胎死腹中是否也是一种报应。

无论是女巫还是浅茅,在剧里都被黑泽明赋予了欲望的代表意义,不断引诱、引导鹫津走向欲望深渊,并且最终走向灭亡。电影的最后其实并没有表明到底谁坐上了城主,黑泽明给了一个开放性结局,所以女巫预言鹫津好友儿子当上城主是否正确,也观众自行推断,“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不同的人眼中对此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引发不一样的人生思索。

塔可夫斯基黑泽明豆瓣(蜘蛛巢城黑泽明演绎莎翁经典)(5)

03 人性与武士道精神的批判,“能乐”文化的融入,是黑泽明电影细节的极致追求,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播

黑泽明的电影都不会把精彩停留在表面的运镜、构图或者剧情,而是融入很多批判思想,并且宣扬了日本的民族文化。

1、电影对人性与武士道精神的批判

电影中对人性的批判是主线,其实细数历史长河,无论是麦克白还是鹫津,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权利、金钱一直是人类永恒的欲望所在,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莎士比亚的伟大,四大悲剧的出名,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无比细致,直达人心的刻画,引起共鸣。

而黑泽明则把这种刻画搬到银幕之上,让大家从文字领悟到的哲思,用人物、画面更加直观,震撼地表现了出来。让大家看到无论是在欧洲还是日本,人性的黑暗与劣根性是千古不变,可以说只要有人类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毕竟欲望背后就是毁灭,这也是《蜘蛛巢城》的意义所在。

另一方面,在日本,武士象征着忠诚、尽责、 信义、尚武、名誉等等一切优良的品质,然而鹫津作为一名武士,却做出了背叛城主、朋友的行为,完全与之武士身份背道而驰。而像鹫津这样上位的武士可能还有很多,这样的城主值得大家追随与尊敬?可以说是对日本上层阶级武士道精神的讽刺,而相对于像《椿三十郎》、《用心棒》里两位三十郎作为浪人,却懂得为平民百姓伸张正义,反抗压迫,形成了鲜明对比。

泽明的电影如果连成一个系列来看,总能从中领悟到不同电影之间的联系,和黑泽明一直对于虚伪武士道精神的批判,以及对底层人民给予的同情与鼓励。

塔可夫斯基黑泽明豆瓣(蜘蛛巢城黑泽明演绎莎翁经典)(6)

2、 “能乐”文化的融入,是黑泽明对日本传统民俗的继承与发扬

《蜘蛛巢城》除了剧情与人性的批判、剖析,它里面融合日本传统“能乐”文化也是电影中非常大的亮点所在。

所谓能乐(日语:能楽;日语假名:のうがく),在日语里意为“有情节的艺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能乐包括“能”与“狂言”两项,能乐是拥有被称作“谣曲”的文学剧本的演剧,它已经成为了日本最主要的传统戏剧。这类剧主要以日本传统文学作品为脚本,在表演形式上辅以面具、服装、道具和舞蹈组成。

在能剧里演员表演时一定要戴上面具,面具是能剧演员圣物一般的存在,别人是不能随便观看的。演员演出结束后也会把面具小心翼翼珍藏在木盒之中,要表演时,也会对拿出来的面具说一声“我要演你了”以示尊敬,一旦戴上面具,演员就会全身心去饰演这一角色,是能剧灵魂所在。在《蜘蛛巢城》里,鹫津的妻子浅茅脸上厚厚的妆容就等同于能剧里的面具,代表了充满贪欲的人。而浅茅在剧中并没有太多的面部表情表现,一直是僵硬的与鹫津表达内心情感的丰富表情相比,更像一个面具,这也与能剧的要求紧紧相扣。

塔可夫斯基黑泽明豆瓣(蜘蛛巢城黑泽明演绎莎翁经典)(7)

鹫津在浅茅的怂恿下杀城主的那一幕戏,可谓是剧中的经典场景,更是把能剧元素展现到了极致。全过程没有一句台词,鹫津和浅茅单独在一个墙壁都是血迹的“不可开启房间”里,全部靠演员的面部、肢体语言配合上太鼓的配乐,进行了紧张的气氛渲染。浅茅小心翼翼的碎步,每一步都像是计算好的,再搭配上背景鼓点,似乎也映射了浅茅与鹫津两人心中的剧烈跳动的心。

浅茅就是能剧的集中体现,惨白的脸、宽大的衣服、碎步、面无表情地说着暗杀的计划,鹫津杀了城主后,她冷静的布置现场、洗手都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山田五十铃的出色演技也把浅茅的内心及能剧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塔可夫斯基黑泽明豆瓣(蜘蛛巢城黑泽明演绎莎翁经典)(8)

3、极致的细节追求,造就黑泽明成为一代电影大师

黑泽明同时又是一个追求细节的导演,电影背后的细节更凸显了一个专业导演的素质所在。

  • 本来蜘蛛巢城是设定在富士山脚下,但黑泽明觉得不理想,将之移到了山腰,为此还动用了当时驻扎在富士山脚上某国一个营的兵力帮助运输电影道具到半山脚。
  • 电影一些场景是在摄影棚中完成,为了让摄影棚里的场景与富士山半腰外景相匹配,黑泽明还从富士山运来了相同的土壤,做到了电影场景前后、内外一致,在细节上高度统一。
  • 最后鹫津被部下万箭射杀的场景,为了真实,黑泽明还请来了专业弓箭手,射的是真的弓箭,为了保证主演三船敏郎的安全,专门设计了行动路线,以免误伤。

可以说这些细节造就了黑泽明一代电影大师的地位,也通过《蜘蛛巢城》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欧洲莎士比亚文学大家和东方著名导演思想上的碰撞,才能呈现现这样一部电影精品。

塔可夫斯基黑泽明豆瓣(蜘蛛巢城黑泽明演绎莎翁经典)(9)

总结:

《蜘蛛巢城》是一部东西方艺术结合的经典之作,在莎翁对人性的刻画主题得以完美展现下,黑泽明融入了日本的艺术元素,用自己独特的拍摄、光影运用技巧,把人性的劣根性充斥在影片的每一分时间里,让人看完折服其对于细节、光影、故事内涵的把控,更引起自我反思,人性的恶带来的只有毁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