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播中超开幕式(大屏幕互动虚拟观众助威)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渐

现场直播中超开幕式(大屏幕互动虚拟观众助威)(1)

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准备,2020赛季中超联赛终于正式拉开大幕。

7月25日晚18点15分,新赛季中超联赛首场比赛在大连体育中心体育场打响,上赛季联赛冠军广州恒大队对战上赛季足协杯冠军上海申花队,韦世豪在上下半场各入一球,帮助广州恒大最终2∶0战胜对手,赢下了新赛季开门红。

现场直播中超开幕式(大屏幕互动虚拟观众助威)(2)

开局第7分钟,张修维前场起球传中,赵明剑解围太近,皮球来到保利尼奥脚下,随后他直塞左侧的韦世豪,韦世豪面对回防过来的赵明剑内切右脚抽射,李帅飞身扑救鞭长莫及,广州恒大1∶0领先。

第19分钟,黄博文禁区外踢倒钱杰给吃到本季中超的第一张黄牌,但随后沙拉维的任意球踢在人墙上弹出,秦升外围接球再传,但可惜杨旭在射门时已经越位在先。

第38分钟曹赟定拼抢中被韦世豪带了一下,结果脚踝扭伤倒地,但他选择继续作战。上半场最后时刻恒大又在申花禁区内打出多人配合的威胁进攻,可惜最后杨立瑜右侧怒射打中边网。

下半场易边再战,两队都没有换人。第46分钟赵明剑右路传中,球蹭了一下恒大队员后飞到金信煜脚下。或许此球来得过于突然,金信煜只是下意识一推,失去一次闪电得分机会。第47分钟申花连续传递配合,但最后未能形成致命攻击。第48分钟杨旭拉到禁区外突然冷射被刘殿座扑住。

第54分钟,上海申花率先换人,用莫雷诺换下沙拉维,而这也是本季中超的第一次换人,看上去有情绪的沙拉维直接离场进入休息室。第63分钟,申花再用马丁斯换下杨旭。

现场直播中超开幕式(大屏幕互动虚拟观众助威)(3)

上海申花的两次换人并没有期待效果,反而被广州恒大抓住后防空虚的机会再入一球。第65分钟,蒋光太后场大脚长传,艾克森中圈跃起头球摆渡,杨立瑜带球快速杀入禁区后横传,无人防守的韦世豪推射得分,广州恒大2∶0锁定胜局。

现场直播中超开幕式(大屏幕互动虚拟观众助威)(4)

中超开赛前,有球迷担心在“空场比赛”的前提下,比赛或许会变得“乏味”,但实际上,球迷虽然无法到场,但无论是在现场气氛,还是比赛的精彩程度上,新赛季的中超相比以往都没有丝毫降低。

其实,在开赛前中超公司与中央电视台、PPTV合作,就分别在大连体育中心体育场、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架设现场大屏幕。比赛中,球迷可通连线的方式加入到现场大屏幕进行互动,为球队助威。而各队球员在赛场庆祝时,可以面向大屏幕的观众,分享即时的比赛心情。比赛进行中,导播根据现场情况对互动大屏幕进行画面展示。比如出现威胁进攻时,会根据现场情况给球迷反应画面。比如在恒大取得进球时,导播就根据现场球员反应及位置,给出球员和大屏幕里球迷互动的画面特写镜头。

现场直播中超开幕式(大屏幕互动虚拟观众助威)(5)

同样的,在看台上还有全新的赛场TIFO画面,除了印有新赛季Slogan“唤燃亿心”的巨幅,整体设计中还加入了球迷欢呼剪影、手套、举办城市地标元素等创意,为球迷呈现更好的观赛视觉。其中,苏州地标设计元素有:苏州博物馆、虎丘、盘门景区、东方之门;大连地标设计元素有:希望大厦、劳动公园足球、世界贸易中心、跨海大桥。两座城市的经典地标,通过直播画面呈现给全球球迷,让更多观众感受到苏州和大连的时尚风情与独特魅力。

在气氛营造方面,中超联赛也引入了虚拟观众和虚拟助威声。“使用现场实际比赛声音加入虚拟声场混音,可保证主观听感与画面时间的一致性与真实感。而由多轨不带情绪的球场观众环境声素材混音制作后常推作为虚拟衬底声床,保证了球场基础的主观环境听感与连续性,营造球场氛围。”

负责公共信号制作的体奥动力转播负责人介绍说,中超联赛直播时的虚拟声音提取了以往联赛的现场声音、观众呐喊声、加油声,会全程在比赛中使用这个底噪氛围。当一些比赛场景出现时,比如进球、小高潮,就会有观众的欢呼声,也会把一些类似现场情绪融入其中。

现场直播中超开幕式(大屏幕互动虚拟观众助威)(6)

此外,体奥动力还表示,使用多轨不同情绪的观众欢呼,包括进球欢呼、精彩进攻欢呼、未进球唏嘘、危险进攻惊叹等情绪与掌声作为偶发素材,由混音师跟随比赛情绪进行素材播出与混音制作,提升虚拟声效的层次感与丰满度,让比赛从主观听觉上更加具有起伏感和节奏感,使赛事转播信号摆脱听感单一的主观感受,增强赛事的观赏性。

实际上,虚拟观众在欧洲联赛运用的比较多,比如英超、西甲都用了相关技术,而声音用的是EA,德甲的声音用也是以往的同期声。在亚洲职业足球顶级联赛范围内,如日本J联赛、韩国K联赛此前都没有虚拟观众呈现,运用最多的为看台展示、TIFO和赞助商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新赛季中超联赛虚拟观众的呈现,达到欧洲顶级联赛标准。而在整个亚洲范围内,中超也将成为率先使用虚拟观众的联赛,也成为2020中超联赛转播与观赛的一大亮点。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