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作锻炼肺功能(从今天开始了解肺)

假若没有肺炎疫情,您是否关注过自己的肺?平时,您知道自己的肺功能,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吗?肺功能,能不能通过自我锻炼而获得提升?书到用时方恨少,肺炎疫情来临,咱们现在补课还来得及。坐稳,对照自身情况,划重点吧。

一个动作锻炼肺功能(从今天开始了解肺)(1)

咱们先来说说肺的基本情况。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分为左肺和右肺,表面覆盖胸膜,并且被胸膜分成大小不等的肺叶。肺的结构,大体上分为1尖1底2面3缘,上面是肺尖;下面是肺底;内侧是纵膈面,外侧是肋面;纵膈面与肋面交界为前缘,后方为后缘,肺底与肋面和纵膈面交界为下缘。肺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来自空气中的粉尘不断沉积,肺的颜色会从浅红变为暗红或深灰。肺在胸膜腔的负压影响下维持膨胀,如果胸膜受损,肺的体积可以缩小至正常体积的30%。

一个动作锻炼肺功能(从今天开始了解肺)(2)

肺功能检测的主要方法,大家都熟悉,最常用到的是肺活量评测。检查的时候,先做1到2次深呼吸,然后深吸气,保持直立,别弯腰,再尽力呼出气体,连测3次,取最大值 。成年男子正常值是3500到4000毫升;女性为3000到4000毫升。为了准确了解肺功能,有时还需要特殊检查,比如,每次间隔15秒,连续测量5次,这称为5次肺活量试验;或者先测量安静时的肺活量,然后进行定量运动,做30秒20次起蹲,再测1到5分钟的肺活量;此外,也可以在深吸气和深呼气后闭气,测定坚持时间,男子正常值为35到40秒;女性20到30秒。需要注意,闭气试验可能令少数人因为脑缺氧而出现头晕或胸闷,通常平躺或调整呼吸,就可以恢复。

一个动作锻炼肺功能(从今天开始了解肺)(3)

肺功能的评价,主要指标是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2预计值超过80%为正常;FEV2与FVC的比值超过92%的预计值为正常。此外,肺容积参数、通气功能参数都在正常范围。如果这些数值不正常,大夫们就要经过分析,将通气障碍再细分类型,比如,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等。还有1种是介于正常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之间的小气道功能障碍。这些判断,需要通过通气、容积参数、流量与容积曲线的形态等来划分。这是专业工作,要由呼吸内科的大夫来做。经过评测,通气障碍会划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极重度等5个级别。

一个动作锻炼肺功能(从今天开始了解肺)(4)

肺功能检查是无创检查方法,对身体没有损伤,检查过程也没有痛苦,还具有敏感度高及重复检测方便等优点,可以早期发现肺及气道病变,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您可能会问,诊断肺炎,为啥强调拍胸部CT,CT能替代肺功能检查吗?答案是不能替代。因为,胸部CT是检查胸廓、胸腔、肺组织、心肺血管、纵膈、心脏的异常;肺功能检测是了解通气换气功能。简单说,如果与汽车保养相比,CT是检查零件有没有破损;肺功能是检测车辆性能,看看各零件配合发挥功能的情况。

一个动作锻炼肺功能(从今天开始了解肺)(5)

肺功能检查看起来简单,但是,并不是适合于每个人。通常,近3个月发生过心肌梗死或休克;近4周心功能不稳定、心绞痛、近期有脑血管意外;近4周有严重咯血;癫痫发作需要用药控制;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超过200mmHg或舒张压超100mmHg;心动过缓或严重心律失常;患有主动脉瘤;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意识或智力障碍等不能主动配合检查。这些情况是不宜进行肺功能检查的。此外,心率过快、气胸、孕妇、鼓膜穿孔、近期呼吸道感染、处于感染性疾病的急性期、免疫力低下、身体虚弱、用力吹气会加重病情等也需要慎重。

一个动作锻炼肺功能(从今天开始了解肺)(6)

肺功能受损后,是可以通过简单的锻炼方法来帮助恢复的。第1种是吹线练习,把1根线或细绳悬吊在身前约50厘米的地方,深呼气将线绳吹动到离身体越远越好;第2种是吹瓶练习,瓶中盛水,通过吸管等向瓶内吹气,使水面形成连续的气泡;第3种是吹水练习,在盆中或杯中装水,口唇像吹口哨那样向水面吹气,尽量延长时间;第4种是压胸,手叉在胸部,拇指向后,其余4指压住两侧肋骨底线,躯干前倾呼气。第5种是宣肺运动,就是通过开怀大笑,使胸肌伸展,胸廓扩张,从而调节气机升降,增加肺活量。笑口常开,笑一笑,十年少,就是这个道理。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清云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