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摇滚乐队成名曲(国内最野摇滚乐队)
2004年,国内摇滚乐正经历了由沉寂到二次崛起的低谷。比起94年红磡的风光无限,于各大城市的小酒吧穿梭巡演,几乎成为了当时摇滚乐的标配。
而比起老一代乐手,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年轻摇滚人,则摆脱了重金属之于国内摇滚乐的简单定义。
比起“河酒吧”集聚的优秀民谣力量,朋克、车库和新浪潮等元素被引进国内的摇滚乐中,由此诞生出一批极具独立表达的前卫乐队,新裤子、PK14和Joyside这三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付菡,可谓是Joyside和PK14的忠实乐迷。为了追随自己的热爱,在北京的livehouse专场,付菡几乎每场必到,而组建乐队的想法逐渐在脑中快速萌生。
比起乐队于舞台上的肆意和自由,把乐迷理解为看客或许更为贴切。但付菡恰恰那种不甘心成为看客的一类女孩。
而乐迷到乐手之间始终隔着一堵厚厚的墙,终于在付菡的一通电话之后被完全打破。
她首先联系了会弹吉他同学的曹璞,跟他说了自己想组一支摇滚乐队的强烈愿望!曹璞的反应首先是愣了愣,鉴于付菡的强烈邀请,便爽快答应了她:开整!
由此,后海大鲨鱼在2004年诞生。之后贝斯手王静涵和鼓手小武的加入,乐队终于组建成形。
当然,“后海大鲨鱼”这名字的诞生纯属机缘巧合。当时付菡一行人在后海散步时,看到了一个告示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谁动我们的东西,谁就是我们的孙子,我们是后海大鲨鱼!
这帮年轻人更为“后海大鲨鱼”这样生猛的词儿感到震惊!随后经过一致表决,它成为了乐队的名称。
乐队组名后海大鲨鱼,从内涵来说,后海代表了北京本土摇滚的力量;而大鲨鱼可理解为北京摇滚乐的“后浪潮”。
乐队风格与名称极其契合,则让他们开始了一段极不寻常的音乐历程。
二在成立乐队前,付菡已是著名的摇滚大蜜,与各livehouse间可谓左右逢源,由此后海大鲨鱼获得了许多小型演出的机会。加上女主的洒脱不羁个性,更让后海大鲨鱼于北京各大地下乐队中独树一帜。
就风格来说,后海大鲨鱼以年轻潮流和叛逆为核心表达,而曲风的多元化、偏电子的编曲,引领了当时国内摇滚乐的潮流。用付菡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们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做让人听了想跳舞的摇滚乐。”
在成立后的周一年,由后海大鲨鱼与哪吒乐队、snapline(粉笔线)和carsick cars等四支北京本土乐队发起的“NO Beijing”活动,更把国内摇滚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比起早前的怒吼嘶喊,“NO Beijing”更注重音乐本身的内涵。
而年轻、不羁和独立,成为了此次活动表达的核心。加上本身乐队的才华横溢,“NO Beijing”于整个国内摇滚圈内掀起了一股新的潮流。
或许让音乐走得更远,才是当时摇滚乐应该承载的使命。
这次运动后,后海大鲨鱼逐渐张开了羽翼,四人组配合更加默契、合作亦更为纯熟。2006年的一张demo《Hard Heart》算是后海大鲨鱼两年积攒的成果精华。
Demo以英文歌曲为主打,着重展现都市年轻人的心理状况;曲风于新浪潮、车库、迷幻和dream pop间融合切换,炫目的国际范儿成为了他们的标配。
《Hard Heart》推出后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说这张demo中有太多国际大腕儿的曲风影子。而做出属于自己的音乐,才是后海大鲨鱼真正的未来。
三2007年5月1日,声势浩大的迷笛音乐节于北京海淀公园举办。在这三天的狂欢时间中,这支刚成立3年的乐队,被邀请至迷笛舞台,于露天户外开始了前卫的放肆表演。
迷笛现场,主唱付菡身着蓝色吊带上衣、以粉色裤袜和帆布鞋做搭配。一身时尚性感的装扮,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随着音乐渐入高潮,台下乐迷开始放肆pogo、跳水、开火车等庆祝仪式。第一次,有那么多人开始为这支乐队欢呼助威。
此时后海大鲨鱼创作上已然有了新的突破,首张专辑《Queen Sea Big Shark》发行、乐队也开始了全国城市巡演。
比起刚成立的迷茫,后海大鲨鱼仿佛有了新的底气,两年前还在为生计发愁的四人,已然在音乐道路上看到了新的希望。
就首张同名专辑来说,融合了噪音、新浪潮、车库、试验等曲风,节奏顺畅、色彩斑斓,极具后现代格调。
而一首《Man On The Moon》尽显浪漫温柔,满是女孩对爱情的幻想和憧憬。代表曲目《Hello Passengers》专注细节和内涵,对过往恋人的百般思绪,更见付菡的细腻和敏感。
自成立以来与时尚的紧密连接,后海大鲨鱼更受到商业品牌的关注。
2008年后海大鲨鱼受匡威的邀请,与偶像乐队P.K.14一起,开启了以“爱噪音”为主题、全国5个城市的音乐旅行,之后并形成了一部独特的摇滚乐纪录片,知名度则进一步提升。
离开北京后,“去远方”这一想法激发了后海大鲨鱼后续的音乐灵感。
包括与杨海崧等人的对话、关于音乐及宇宙本源的日常思考。心灵得到升华之余,乐队四人进入了一个稳定上升期。
四
之后,付菡和后海大鲨鱼成为各大音乐节的常客。2010年借势发行了第二张专辑《浪潮》,这张专辑恰恰成为了他们的转折。
《浪潮》曲风更加迷幻随意,专注后现代城市美学,风格则略偏先锋实验。复古和摩登的结合、科技感和电子的混搭,赋予了后海大鲨鱼新鲜的活力。
或许立意太过于超前,就旋律来看,却远不不如首张专辑抓人。加上中英文歌曲混搭,视觉系和电子比重过高,曲高和寡同时,摇滚内核却淡化了许多。
谈到《浪潮》时,付菡说道:
巨大困难是将四个人头脑和电脑中的大量的各种想法压缩成一张薄薄的专辑。
《浪潮》的当时国内乐坛的超前性来说,不言而喻。在《浪潮》褪去后,乐队陷入了一段长久平静期。
2004年到2010年,乐队已经成立6年,在瓶颈期下,付菡只身前往美国,吉他手曹璞则于印度修行,乐队就此被搁浅。
几个月之后,后鲨终于在美国舞台重新启航。当时作为德克萨斯音乐节邀请的中国乐队一支,迷幻的风格则让他们在北美大受好评;美国的全新人生体验,更让付菡对音乐有了全新的认知。
几经奔波、看惯了聚散别离后,付菡写出了《bling bling bling》,这首纯中文歌的出现,恰是乐队七年之痒时。
作为乐队的灵魂,付菡的变化,则让乐队有了新的生机。就付菡本人谈到《bling bling bling》时说道:
“这首歌主要讲年轻的朋友们去不同地方的离别。因为当时在德克萨斯也有很多中国的乐队,一群跟我一样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做事情,之后要分别去远方奋斗。”
结合个人生活体验的音乐,饱含真情实感,这让后鲨摆脱了早前束之高阁的冷酷,接地气、狂野成为了这一阶段后鲨的关键词。
毕竟经验才是最好的老师,后海大鲨鱼的重生,何尝不是这群年轻人对于生活的接纳和转变。
就像《bling bling bling》歌词中所说:
你要去哪里,我去哪里,我也不在意;以后我们各自还有 一生的奇迹;今天在一起吧,风吹着去了 下个世纪。
五随着草莓音乐节于全国迅速铺开;后鲨的真实、自由和潮流,更与草莓宣传的格调不谋而合。加上本身与摩登天空建立的深厚缘分,后海大鲨鱼则顺理成章成为了新一代摇滚偶像。
在中国,摇滚始终是属于小众的,对于后海大鲨鱼来说,影响大众的审美视听依然有一段距离。在《bling bling bling》之后,《猛犸》作为第二首EP,更让后鲨成为了国内最受瞩目的乐队。
在福特野马的赞助下,后海大鲨鱼的《猛犸》MV精良大气,更见摩登炫目。付菡在片中洒脱自如、百无禁忌,女王范儿呼之欲出。
而《猛犸》整体旋律奔放自由、脍炙人口,歌词则梦幻押韵、诗意浪漫。在情感诉求上,《猛犸》恰如其分展现了都市人的欢脱状态,尤其醉酒之后的迷离显得异常动人。
《猛犸》取名猛犸实则为“梦马”的谐音。付菡半梦半醒、以梦为马,这既象征了年轻人奔放不羁的内心,又喻示着对自由价值的遵从和引领。
《猛犸》让许多人着迷的原因,除了歌词精美、旋律奔放之外,歌曲所包含的无拘无束态度,是其他摇滚乐无法赋予的。
正如歌词所说:梦是什么,是白色的泡沫,是啤酒花里我们吐出的野马。我们像只野马一样在这城市里流淌,浪费了太阳也从不感到悲伤。
单曲循环,成为了听这首歌的必备操作。而旋律一响起,你内心仿佛获得了充分的自由。
之后,后海大鲨鱼开启了声势浩大的全国巡演,直到2016年第三张专辑《心要野》发布,他们在追梦的路上越走越远。
六对中文摇滚的回归,更让后海大鲨鱼跻身国内大型音乐节的压轴阵容。在无拘无束的场地内,伴随音乐声响起,后海大鲨鱼的表演足以感染全场。
台下《猛犸》大合唱已成必备环节,大型pogo则随处可见;粉丝更由圈内扩散到圈外,把这支乐队推向了大众。
随着“心要野”主题巡演和专辑的大获成功,乐队也对外表态,要把每一场巡演都办成心要野。“心要野”成为了他们乐队的solgan,更成为了他们以后音乐创作信奉的标签。
《心要野》收录了3年创作的11首单曲,付菡在谈到自己的新专辑《心要野》时说道:“成功不需要抛却理想为代价”。
随着《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即将播出,后海大鲨鱼更作为今年节目的主打乐队。而谈到自由时,付菡更说道:
“它是生活中最贵的一个奢侈品,最自由的事情莫过于现在仍在坚持做音乐。”
或者,正是16年来后海大鲨鱼对梦想的坚持、对真实表达和自由创作的坚持,才让他们引领摩登,成为中国摇滚乐的弄潮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