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3个经典故事(世说新语小故事)

刘备3个经典故事(世说新语小故事)(1)

东汉末年,许汜在荆州一带很有名气。

一次,许汜、刘备在刘表的宴席上一起评论天下的名士。

谈到陈登时,许汜说:“陈登乃是江湖人士,身上的江湖气还是太重了。”

刘备不接话,直接转头问刘表:“您觉得许先生的话说的对不?”

老好人刘表不表态,就说道:“要是说不对,许先生是个好人,没必要说假话;但要说对,陈登的大名天下都知道。”

刘备就直接问许汜:“您说陈登有江湖气,这有什么根据呢?”

许汜就说:“当年世道动荡,我经过下邳,遇到了陈登。他丝毫没有主客的观念,很久都不跟我说话。还自己跑去睡大床,让我这个客人睡在下床。”

刘备说道:“您负有有国士的名望。而如今天下大乱,皇帝也流离失所。正盼着您忧Guo家而忘小家,胸怀拯救世道的志向。

可您一张嘴就是求田地、问房子,言语之间没有什么可采之处。这正是陈登所忌讳的。又怎么可能与您接着聊下去?

要是我刘备,直接睡百尺高楼之上,让您睡在地上。哪里只是上下床的区别呢?”

一旁刘表大笑。

刘备接着说道:“像陈登这样具备文武胆略的人,只有古代才有,我们这个时代真是难有可与相提并论的啊。”

刘备3个经典故事(世说新语小故事)(2)

很多人看了这段都会觉得陈登真是豪气干云,胸怀大志。可我们细究起来,则会发现这段后面真了不起的可是刘备啊。

刘备不是当事人,可许汜遭陈登冷遇这样的事情,却居然一清二楚。说明刘备和陈登关系不一般,他们之间肯定聊得不少。

而且当陈登被人误解的时候,刘备也是直接蹦出来,劈头盖脸给许汜一通说。足见刘备对陈登的维护。

而更重要的,我们要知道这时候陈登已经给刘备的死对头曹操打工去了,担任广陵太守。可刘备还是出来总结,认为陈登非常了不起。

这是怎样的相知相许啊!

如果刘备不是这样忧国忧民的人,不是这样豪气干云的气度,又怎么会与陈登这样的人做成朋友。

所以后来南宋词人辛弃疾把这段写到了他的词里,说的就是: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羞的怕的是刘郎的才气。

刘备3个经典故事(世说新语小故事)(3)

当然我们不能苛责许汜。在那样的乱世,想买块地买个房,踏踏实实住下来,这是每个人最朴实的愿望。

但是当那么一天,“求田问舍”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的时候,是不是我们也会开始变得像许汜一样?

当年读的书都忘得差不多,现在也没有什么爱好,更说不出什么有趣的话;

还被人冠上了油腻的名号?

也许终我们的一生,都做不成陈登、刘备。

但是不是偶然的一刻,也许是下班的途中,也许是应酬的间歇,

我们也会抬头仰望外面的天空,

想一想宇宙的奥秘与人生的归宿,也许还有儿时的志向。

至少这一刻,我们是不怕遇到陈登和刘备的。

刘备3个经典故事(世说新语小故事)(4)

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俗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於古耳,造次难得比也。——《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这篇不是出自《世说新语》而是《三国志》,但因为写作风格和记录的内容实在太像了,所以也放到这个系列里面来一起聊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