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克伐怨)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论语》新言“宪问”之二,萝卜/摄影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宪,名字叫原宪,也有叫原思,字子思,孔子弟子。
《论语》“宪问”篇,第一章句,也就是本章句的上一章句——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此章句可以理解为原宪继续向孔子发问。
原宪问孔子,如果一个人能不去心骄气傲、争强好胜(克);如果一个人能很矜持很自律,不过度自负(伐);如果一个人能不自怨自艾、不到处抱怨、怨天尤人(怨);如果一个人能不贪得无厌、肆意妄为(欲)了,他时时提醒告诫自己不去做这些事,是不是可以称为“仁”了?
孔子说,他的这些做法可以说是他注意克制自己了,可以说是认真做功课了,但你让我说他是不是就是“仁”了,我并没看出来。
《论语》“里仁”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仁”是“走心”!一个人不真正身心体悟“仁”,那他做什么都是表面功夫。
所以,在《论语》“子罕”篇开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其实,仁,并不好谈,因为他是个人的修为与己心,所以孔子为了不误导大家,就不定义,也很少谈。
《论语》“里仁”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发自人的心底,是一个人自然的修为,不是提出一些条条框框的刻意为之,因为是心念所以无形,所以是无时不刻、无处不在……
原宪,提出的“几大纪律几大注意”,其实还是刻意为之,这些外在的要求(与表现),有矫情之嫌。真正一个人内心是否有“仁”的需要,是否在行“仁”之道,只有自己才能知晓。
笔者按,得道之人懂得道之人,但是得道之人怎样对未得道之人解说“仁道”之事理呢?所以只能说……不知道了吧?!
《论语》“述而”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远吗?不远!你只要明白参透了这“仁道”,它说到就到!
所以呢,原宪,还是,不知道!
萝卜/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