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五月十五大端午)

关于端午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五月十五大端午)(1)

端午节是中国文化中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举国上下都会举行隆重的端午风俗,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民俗活动。不过,端午还有许多少有人知的文化内容,比如湘西一带的端午还有大小之分。

关于端午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五月十五大端午)(2)

按照当地地方志文献的记载,五月初五称之为端阳,五月十五称之大端午,而小端午则是五月二十五。农历五月十五过端午节的习俗是麻阳、泸溪、沅陵一带的民间老人口中较为普遍的说法,还将其称之为五月半或五月节。而关于三分端午的说法,在民间还颇有来历。

关于端午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五月十五大端午)(3)

第一种说法源于屈原流放的路线。据说屈原当年流放的时候,过鄂渚、入洞庭、溯沅水、经枉陼、至辰阳、入溆浦,没多久又下沅江、入洞庭、渡湘水。一路上全是楚国节节败退的消息,极度苦闷。公元前278年,屈原来到了长沙附近的汨罗江,听到郢都城破,襄王逃窜的消息更是深感绝望投江而去,这天正好农历五月初五。据说噩耗在十天后才传到湘西,所以才有了迟10天过端午的风俗。

关于端午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五月十五大端午)(4)

第二种说法源于名将马援的故事。据说汉建武元年武陵五溪蛮夷相单程聚众暴动,刘秀派兵征讨结果全军覆没,名噪一时的武威将军刘尚也因此阵亡。随后光武帝又派遣李嵩、马成率军征剿,还是无功而返,此时朝廷也无将可出,有人便举荐了年逾六旬的马援出征。也就是说出“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和“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两句豪言壮语的伏波将军。

关于端午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五月十五大端午)(5)

据说马援是在五月初五举兵,当时气候湿热,士兵多有为难,马援便说“端午佳节,蛮酋必醉,进可成功。今日乃小端阳也,后将与诸将过大端阳”。果不出马援所料,地方守兵正在过端午,士卒酒醉疏于防范 ,马援趁势而入,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其降伏。这天正好是五月十五,马援便在当地烹羊宰猪犒劳将士,并延续下来成了后来的大端午。

关于端午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五月十五大端午)(6)

大端午和小端午作为当地习俗在庆祝仪式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可以通俗地理解成时间差异罢了。不过在古时候,有三件事是当地百姓普遍会做的。其一便是时人会在这天让成家的孩子带着妻子回女方家中拜拜五月半。其二便是“掐龙船”,这和我们熟知的赛龙舟完全两样,但同样是锣鼓震天热闹非凡,在并拢的龙船上通过相互掐脖子、抓胸脯、脚蹬、脚挑、挽手臂等方式将对方掐落水中便算胜出。

关于端午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五月十五大端午)(7)

除此之外,还要的一件事便是插艾蒿。这与我们端午普遍的“避五毒”做法一致,湘西一带林深叶茂,五月湿热之际,蛇虫鼠蚁出没频繁。为了避免被其咬伤,家家户户都会插艾、烧艾、泡艾,以此来让毒虫远离,同时还有辟邪、招百福的寓意。艾草还是古代占卜的首选,历来就被赋予了吉祥的文化内涵,旧时端午专门的“午时联”中就有“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的说法。所以整个五月,我们也可以效法古人用艾草来“攘毒保安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