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和和珅谁最大(刘墉纪昀和珅)

包拯在《乞不用赃吏》中曾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历朝历代都有贪官污吏,杀不绝、除不尽,幸而清廉能臣也有不少,他们为百姓、为天下,与贪官斗智斗勇的故事人人传颂。

在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乾隆时期三位大臣的身影,他们分别是刘墉、纪昀、和珅,在这些作品中,三人都被描述成乾隆宠臣,他们身份地位相差无几,彼此之间嬉笑怒骂、相爱相杀。那么在真实历史上,三人当中谁的官职最高呢?为何有的自称“臣”,有的则自称“奴才”呢?

刘墉和和珅谁最大(刘墉纪昀和珅)(1)

刘墉、纪昀与和珅,谁官职最高?

很多人认为刘墉、纪昀、和珅三人是同龄人,其实不然,按照《清史稿》记载,三者的生日分别是1720年、1724年、1750年,所以真实情况是和珅比其余两人小了将近三十岁,只有刘墉和纪昀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同龄人。

抛开年龄不论,单说说三人的出身与官职。首先,和珅是正统满人血统,出生于正红旗钮钴禄氏,他饱读四书五经,弓马娴熟,还精通四族语言,据说乾隆就是欣赏和珅的才华才重用他。

刘墉和和珅谁最大(刘墉纪昀和珅)(2)

起初,和珅走家中关系进入皇宫担任御前侍卫,由于和珅说话好听会办事,很快就得到乾隆的提拔,三十岁时已经成为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事务,正儿八经的一品大员。到乾隆晚年时,只有和珅能侍奉一旁,替乾隆传达旨意,因此和珅也被称为“二皇帝”

纪昀的境遇则与和珅不同。纪昀出生于官宦之家,并且从小就有“神童”美名,可惜他的仕途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名声而自傲,再加上丧母之悲,纪昀参加科考十余年才终于考中二甲第四名。

刘墉和和珅谁最大(刘墉纪昀和珅)(3)

之后纪昀的工作也一直比较单调,大部分都与书籍编纂工作有关,做过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也就是从一品大员。

刘墉祖上世代为官,其父是军机大臣刘统勋。刘墉从开始做官起就一直在外地任职,远离朝堂中心,直到二十多年后才被调往京城。或许是因为做地方官太久了,不懂得京城做官的人情世故,刘墉办事刚正不阿,总是不合乾隆的心意。

刘墉和和珅谁最大(刘墉纪昀和珅)(4)

但念在其父刘统勋的面子上,乾隆也一直没有罢免刘墉,后来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也是正一品官职。

综上可知,刘墉与和珅品级相当,但又比纪昀高一些。

自称“臣”和“奴才”有何不同?

在面见乾隆时,刘墉和纪昀要自称“臣”,而和珅则喜欢自称“奴才”,难道和珅真的那么“贱”,好好的人不当,非要当皇帝跟前的一条狗?其实不同称呼不仅代表受宠程度高低,也代表着身份地位不同。

三人当中,显然和珅更得乾隆恩宠,这一点从和珅官职如火箭一般往上升就可以看出来。从23岁开始担任御前侍卫,25岁成为御前大臣,30岁就官居一品,说是宠冠全朝也毫不为过,更不用说此后三十年,和珅一直是乾隆身边的大红人。

刘墉和和珅谁最大(刘墉纪昀和珅)(5)

不过,和珅能自称“奴才”,也和他的身份有关。在清朝皇宫中,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自称奴才,只有满族大臣或者加入满籍的汉人大臣才有资格,一般汉臣要是自称奴才说不定还会受到责罚。

虽然奴才这个词不好听,但代表着是“主子”的自家人,关系比旁人亲近。满臣在写奏折的时候都会自称“奴才”,而汉臣则会自称为“臣”,如果汉臣在奏折中自称奴才,则会受到惩罚。

其实在满清没有入关之前,其内部各部落间存在着三六九等的制度,这种制度已经刻入到他们骨子里,即使入关之后受到中原文化熏陶,也无法改变这种思想。

刘墉和和珅谁最大(刘墉纪昀和珅)(6)

清朝统治者之所以会分出这两种不同叫法,目的就是为了打击汉臣地位,凸显满人地位的尊崇,因此这也是刘墉与纪昀只能自称为臣,而和珅始终将自己称为奴才的原因。

在我们现在看来,“臣”这一称呼明显比“奴才”好听,但在满清贵族看来,不管奴才这个词字面解释多难听,也比臣要高贵。因为只有自家人才能自称奴才,汉人无论多大的官,也不能自称奴才,因此汉人始终无法真正融入清朝统治阶层中。

结语

真实历史远比影视剧中表现出来得更残酷。在影视剧中,纪昀、刘墉这等清官可以与贪官和珅斗智斗勇而不落下风,但在真实历史中,无论是年龄、职位还是权力,两人根本没有与和珅正面对抗的资本。

正是因为历史更加残酷,我们后人才能从中吸取到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也能借鉴历史上一些防“贪”治“贪”的方法,使得干部队伍更加精干、廉洁,促使国家建设实现更好发展与进步。

也有人说,真实的历史不一定好看。在未来,肯定还会有影视剧演绎各种才子佳人、王侯将相之间的爱恨纠葛,只希望在这些影视剧中能真正加入一些能够引人深思的东西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