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第一国综(今年国综最大黑马)
说起全球观众最多的美剧,当属《CSI》。
一经播出就成为当年的收视冠军,央视也曾引进,译名《犯罪现场调查》。
而说到评分最高的内地悬疑剧,不得不提《大宋提刑官》。
近十万人打出豆瓣9.3分,收视率曾一度超过新闻联播。
以上两部剧有个共同点,都聚焦了法医工作。
为什么这个职业会吸引那么多的观众?
因为这里不止有悬念丛生的案件,神奇诡谲的验尸方法,还有惊奇的百态人生。
最近,有一档真人秀,也对准了法医职场。
堪称国综首档——
《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
这是国内首次聚焦法医职场的纪实节目,镜头对准了来自不同学校的法医新人。
节目导师都是全国最顶尖的法医专家。
比如,刘良教授,法医学教科书编写者,曾获颁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
周亦武教授,曾发表40多篇SCI论文,完成法医病理鉴定6000多例。
与刘良教授是多年的好搭档。
观察嘉宾中,有因《和陌生人说话》而被熟知的陈晓楠。
考核助力团则由周雨彤、成毅等演员组成,在案件中扮演当事人,为实习生情景再现。
节目中,我们可以跟随几位实习生,体验到真实的法医工作。
有多真实?
上班第二天,实习生们就开始实操。
他们来到解剖室、殡仪馆,甚至还到了江面上……打捞遗体!
用长钩钩住遗体的脚踝、手腕,将其移动到岸边。
看似容易,实际上泥泞的水滩,举步维艰,非常难以操作。
还有,「病理学取材」。
将遗体的器官切开,取下小块并制作称切片,用以进一步的化验。
光是演示图,就让人心下一惊。
而实习生们都操作得十分淡定。
针对一些紧急状况,法医也需要外出到殡仪馆检案。
开颅、开胸腔…鱼叔隔着屏幕都不禁屏息凝神。
胸腔有积液的情况下,还需要用汤勺盛出积液,再进行化验。
万万没想到,汤勺还有这种用途。
针对肋骨,则要上电锯。
导师还不忘就地「随堂小考」:掰着有没有喀嚓响?有没有骨折?
亲眼看到解剖过程,比任何文字描述都要震撼。
也令人再一次佩服于法医们强大的心理素质。
除此之外,法医也十分考验综合推理能力。
正如《大宋提刑官》中的宋慈,被网友戏称为「十项全能」的破案达人。
节目当中,实习生也要在1:1还原的案发现场中,调查真相。
第一个案子,就是一起「夏日驴友追凶案」。
一个女生和她的几个朋友去山上露营。
一夜过后,女生竟离奇死亡。
案情疑点重重。
死者被发现时全身赤裸,内裤是湿的,不排除性犯罪可能。
与死者同行的朋友当中,有暗恋者、嫉妒者…
他们看起来都有作案动机。
然而,真相出乎意料——
死者居然是被冻死的。
7月份的夏夜,怎么会冻死人呢?
但,法医靠的就是胆大心细。
实习生徐梓童,先列出所有可能性,然后一条条去核实、验证、排除。
最终因为尸斑颜色,出血情况和死者体态,确定了真正的死因。
真实、刺激、快节奏的案件调查推理过程,带来了「剧本杀」般的的沉浸感。
还为我们科普了许多硬核知识。
一般人看到全裸遗体,都会下意识往性犯罪上推测。
实际上,如果人是因失温而去世,死前会发生「反常脱衣」的现象。
由于产生温热幻觉,而做出脱衣服等举动。
而且,冻死时脸上会挂着笑容。
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后,面部会产生痉挛,看起来就像在笑。
《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女孩被冻死了,但她露出了微笑。
没想到,一个童话故事,在法医的专业解读中竟然变成了科普故事。
在真实的工作状态中,才能了解这一岗位上真实的人。
冰冷的尸体、袒露的内脏器官、狼狈的案发现场……
这些令普通人胆颤,但却是法医的日常。
尽管节目里的五位实习生都很年轻,但依然在工作中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冷静和专业。
而这份专注,源于对职业的热爱。
徐梓童和陈湜,都是法医学专业出身。
前者是实习生中年龄最大的,毕业于中国最好的警察学院之一。
在4年的实习经历中,接触到各种离奇的案件,也让他更加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虽然话不多,但总能「语出惊人」。
不仅因为那一口东北口音,更是因为他敏锐的观察力。
在第一次考核中,正是他大胆地论证了死者死于失温。
成熟的表现惊艳了一众导师。
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而陈湜则是实习生中年龄最小的,今年20岁。
他和徐梓童性格相反,是个「社牛」。
自我介绍环节,竟然想到用游戏段位来作比喻。
一下子就让本来紧张的氛围松弛下来,是活跃团队气氛的一把好手。
虽然实践经验不如别人丰富,但在现场不犯怵。
哪怕是第一次实操解剖,他也很快就平复了心情完成任务。
刘朝谕和他们不同,临床医学出身,没有法医学术背景。
但就像他引用的那句歌词:「不脆弱、不沉默、不妥协、不退缩、不慌张、不绝望、不狂妄、不投降」
这次实习,也是他为梦想的奋力一搏。
最令鱼叔印象深刻的是两位女生。
很多人都想不到,其实法医这一行有很多女性,也不乏做到顶尖水平的。
屈轶龄的学习生涯,就一直致力于通过学术研究解决无数人的现实难题。
构建适用于中国人群的染色体试剂盒,帮助在寻亲、打拐事件中发挥作用;毕业课题是胎儿游离DNA检测,为了帮助强奸致孕受害者确认胎儿父亲的身份;还有构建法医线粒体数据库,从母系遗传为疑难案件提供线索。
而且她已经参与了人体捐献项目,连死后都选择将自己奉献给医学事业。
我们特别需要像屈轶龄这样的女法医。
以女性视角,参与和剖析一些重要案件,这样也能够更好地维护女性的权益。
不仅个人能力突出,她也时刻照顾着他人的感受,重视团队合作。
从解剖室回来,就主动给没能参与取材的实习生分享笔记。
在江边进行勘察时,她也主动承担了高难度的拍照工作。
正像周亦武教授所说,法医不是孤军奋战,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
还有向琴琴,专科护理出身的她,是节目中最具争议的一位。
由于没有任何法医专业背景,一度被网友质疑其业务能力。
但跟随着节目,你就会逐渐改观。
她凭着热爱和韧性,在殡葬业工作的五年里,观摩法医解剖、自学法医知识。
为了了解人体,甚至还住在太平间。
正如她所说:「喜欢绘画的人,不一定需要纸和笔。她可以在地上画,可以在天空,可以在湖泊,可以在大海。」
工作中她总是最勤奋的那一个,不停地记着笔记。
虽然没有接受过科班训练,但依然展示出扎实的专业能力。
在面试的验尸环节,她发现尸体胃部轻压没有回弹。
敏锐地洞察到死者胃内空虚、肾脏破裂。
并推断出死者死亡6小时以上,肾部曾遭到重击。
周亦武老师也表扬她的「医学术语非常专业」。
而与徐梓童合作做汇报时,徐梓童的电脑出了问题,导致演示文稿打不开,多亏了她及时解围。
这也体现出了她灵活的应变能力。
再看行业大拿刘良老师,作为法学界公认的权威专家,也和预想中严肃、板正的形象有很大出入。
在面试时,总是笑眯眯。
工作桌上,放着自己买来的「猪小屁」。
对待刚入职的新人,他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放轻松,希望学生不要畏惧他。
总是笑眯眯地用讲故事的方式传授知识。
在路上也见缝插针地帮大家熟悉案情,叮嘱细节。
而他的好搭档周亦武,同样处处为实习生们着想。
第一次考核之后,他鼓励内向的向琴琴主动提问,帮她找到改进的方向。
最令人动容的是实习生入职宣誓仪式上,众多法医界前辈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
新中国第一位法医学博士警察、前国际刑警,左芷津;
新中国第一代法医工作者,周文镛……
教科书上的人物,出现在实习生们眼前。
还有比这更振奋人心的鼓舞吗?
89岁高龄的周文镛老先生,还亲笔为后辈写下长达3页的内心期盼。
「以科学、公平、正义为己任……
不畏上、不畏权、不违心,
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担当。」
这份精神不仅影响了儿子周亦武。
也继续影响着新一代的法医从业者。
年轻一辈法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往开来。
变的是技术条件、时代背景,不变的是「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职业信仰。
透过这些生动的场景,我们看到了一幅鲜活的法医群像。
不再是模糊的符号,而是一个个为理想发光发热的具体的人。
处理了无数个冰冷的遗体的,也正是这样一群热忱的普通人。
理想主义是行业信念,也是精神支柱。
因为正像刘良老师所总结的,法医一行业十分不易。
他们背负着身体上的压力。
比如,尸冷会带来冰冷的触觉刺激。
尸臭中的硫化氢、氨气,凶杀现场浓厚的血腥味,可能会造成晕眩、恶心、呕吐等嗅觉刺激。
高度腐烂、巨人观等死后变化,会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
更有巨大的精神压力。
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案件,法医都是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
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一条条人命,许多家庭。
节目里,还还原了一个联合死因案件。
一名男子身上被发现多处创伤、勒痕、酒精超标……
最后得出结论是,他是被骗进传销组织后,被几个人接连伤害致死。
之后又被猛灌白酒,制造了饮酒过量而死的假象。
这一案件背后是9个被告,加上死者10个家庭。
如果没有法医这一行业,案情将难以明晰。
足以看出法医这一行业的重要性。
而从业者只有秉持高度谨慎、专业的职业态度,才能在这一行真正立足。
然而,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
导致法医的工作不仅未被正视,还遭受了许多本不该有的社会偏见。
比如,和遗体接触被认为不吉利、晦气。
法医秦明就曾表示,一度因为职业被网友拉黑,去吃酒席的时候别人不愿意和他握手。
正因如此,部分私人码头会拒绝尸体的停靠。
紧急情况下,水警法医不得不在狭小的船上,进行验尸工作。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水警法医」这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水泡过的遗体,本身就更加棘手。
他们还需要身兼数职,从接手警情、巡逻水面,到打捞浮尸、现场鉴察、拍照记录、水样提取……
如果不是这期节目,我们很难想象这项工作的复杂程度。
但即使如此艰辛,从业者依然坚守岗位,奉献一生。
足以看出法医们的理想主义情怀。
这档节目令我们感受到了法医这一职业的崇高。
因为他们「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遗体就是逝者最后的证言,而法医充当的角色,相当于逝者的「翻译官」。
维护着个体的尊严,也维护着国家的司法尊严。
法医工作中,处处渗透着人文关怀。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逝者的尊重。
实习生面试时一项重要考察,是解剖时如何下第一刀。
它有两个要义,第一要避开遗体损伤部位。
第二要尽可能保证面部的完好。
在殡仪馆进行解剖工作时,也要尽最大可能保护遗体的完好。
周亦武老师还提到,希望将来能够借助CT和MRI实现「虚拟解剖」,再确定是否需要解剖。
在保证科学结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家属的感受。
正如罗素所言,「没有科学,爱是无力的;没有爱,科学是破坏性的。」
法医的工作,是有温度的科学。
他们剖开冰冷的遗体,却温暖了无数人的生命。
人们常说,真实已有万钧之力。
如今,这档节目拨开了围绕在法医身上的种种想象。
将目光聚焦在每个鲜活的人身上。
用真实的力量,打破偏见,唤起关注。
这,正是这档节目最大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