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1)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 心缘

智东西9月17日报道,刚刚在阿里云栖大会2020上,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公布阿里云进入2.0阶段,并推出阿里云第一台云电脑“无影”。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2)

受疫情影响,这是阿里第一次将年度最高规格的云计算大会搬到云上举行。

张建锋说,只要配一个屏幕,“无影”就能做电脑上能做的任何事情,还能做现有电脑做不了的专业工作事情。只需将一张名片夹大小的C-Key上连接一块屏幕,就能进入专属云电脑桌面,访问各种应用和文件,还能随时在云端扩充算力。无影的性能配置按需付费,同等性能下价格是传统PC的一半。

同时,阿里张建锋宣布“阿里动物园”迎来第一位机器人成员——“小蛮驴”。这是阿里巴巴第一款物流机器人,集成了达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具有类人认知智能,大脑应急反应速度达到人类7倍。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3)

还有一位阿里动物园新成员比“小蛮驴”早官宣一天。昨日下午,阿里正式公布保密运行三年的战略项目——犀牛智造工厂“迅犀”,这也是全球首个新制造平台。

作为阿里巴巴“五新”战略中“新制造”的“一号工程”,犀牛智造工厂已在杭州正式投产,它被称为今年互联网行业的最大创新。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4)

一、阿里动物园新成员:机器人小蛮驴

今天,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宣布推出阿里巴巴第一款物流解决方案——阿里巴巴第一款机器人“小蛮驴”,同时发布机器人平台,正式进军机器人赛道。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5)

阿里巴巴第一款机器人“小蛮驴”

在数字原生的时代,新零售与本地生活很多场景都会带来爆发式的配送需求,张建锋说,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可能每天会有超过10亿个订单需要配送。

然而在整个物流体系中,末端物流是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环节,所以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推出的一个末端物流的解决方案“小蛮驴”,为大家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收件体验。

据悉,阿里巴巴已注册成立小蛮驴智能科技公司,推进机器人的研发和量产落地。

张建锋介绍道,小蛮驴机器人集成了达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由达摩院机器人平台提供技术支撑,软硬件一体化,这个平台集成了底盘、传感器、嵌入式计算单元等组件,能够实现多元场景的机器人开发,我们在这个平台上还能够去实现安全巡逻、防疫消杀、景区导览等工作,都会有非常好的表现。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6)

小蛮驴过石墩测试

“小蛮驴”又酷又萌,身手灵活,能轻松处理复杂路况,聪明选择最优路径。它具有类人认知智能,遇到紧急情况时,它的“大脑”应急反应速度达到人类7倍。

小蛮驴还相当耐苦耐劳,充4度电就能跑100多公里,每天最多能送500个快递,雷暴闪电、高温雨雪以及车库、隧道等极端环境均不影响其性能。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7)

小蛮驴爬坡测试

达摩院自研的感知算法让机器人能够识别厘米级障碍物,高精定位算法让机器人能在无GPS环境下实现厘米级定位,意图预测算法则赋予了机器人超强意图识别能力,只用0.01秒就能判别100个以上行人和车辆的行动意图,机器人还拥有大脑决策、小脑冗余、异常检测刹车等五重安全设计,确保最高安全性能。

在演示的视频中,小蛮驴可以像人驾驶车辆一样智能,自动识别物体的方向,在密集人群中也能灵活地规划路线,即便是在弱GPS和无GPS条件下,它也能做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

对于一款机器人来说,安全也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在社区、学校、园区等场景,通过主动避让、紧急制动、远程守护等五重安全体系来保障,而且在这样的安全体系下,阿里的自动驾驶率达到了99.9999%的标准。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8)

小蛮驴急停测试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即将到来的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市场。阿里达摩院还同步推出智能机器人平台,对外开放机器人通用技术和能力模块,用户可在该平台上快速开发各类不同场景机器人。

除了轮式机器人,机器人平台还会开发双足、履带等不同类型机器人产品,用于救火救灾、防疫消杀、机场服务、景区导览、安全巡防等场景。

未来,小蛮驴机器人将率先在菜鸟驿站大规模投用。它很快还将在社区、学校、办公园区大规模使用。

二、长在云上的超级电脑:无影

现场,张建锋还推出了阿里云首款自己的计算机——无影。

以前个人电脑叫做PC,而“无影”是一个云时代的电脑,叫做CloudComputer,张建锋将其成为CC电脑。

通过后端的云,“无影”拥有无限的算力。

张建锋说,“无影”不仅可以作为家庭电脑,还能用于企业办公。只要配一个屏幕就能做电脑上能做的任何事情,还能做现有电脑做不了的专业工作事情,例如动画渲染、制图设计、软件研发等对计算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场景。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9)

无影云电脑和传统PC的对比

这是一台长在云上的“超级电脑”,只需将一张名片夹大小的C-Key上连接一块屏幕,就可以进入专属云电脑桌面,访问各种应用和文件,可随时在云端扩充算力,支持无限扩容,单应用资源可弹性扩展至104核CPU、1.5T内存,轻松应对高性能计算需求。

而传统PC计算在本地,性能取决于本地主机硬件配置,一般4—8核CPU,如果遇到需要高性能计算的办公场景,如渲染动画、设计图纸等,必须采用昂贵的工作站电脑。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10)

指纹解锁、5秒开机

其C-Key全系标配2.4G/5GMIMO天线,支持高速无线连接,采用一体式指纹认证,大面积异性玻璃盖板模组方案,一次按压即可完成开机和认证双重功能,从开机到登录仅需5秒。

无影采用了阿里云自研的“云流”技术,能够在2K@60HZ蓝光画质下,将数据下行延迟控制在70ms内,达到业内最低延迟水平,通用操作无卡顿。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11)

同时打开30个网页不卡顿

价格方面,无影支持按需配置性能,同等性能下价格是传统PC的一半,同时支持无限升级,不需要3-5年就要淘汰更换一次。

无影可跨平台使用,Windows/Linux应用无缝切换,而传统PC通常只能固定使用单一操作系统。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12)

兼容Windows/Linux/安卓应用

同时,无影所有数据存储在云端,不用再花时间迁移,也不怕电脑丢失,更不怕病毒,与阿里云数据中心享有同级别的安全防护能力。而传统PC数据保存在本地,有丢失风险;系统需手动打补丁,漏洞风险高。

无影的升级维护也都在云端,可以无限升级,无需更换硬件,可以在云端一键部署、秒级响应,自动推送同步多台终端。而传统PC硬件需要淘汰更换升级,管理耗时耗力,操作频繁容易出错。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13)

左右分屏对比动画渲染速度

随着云的发展,张建锋认为,以后每个人在云上会有一台自己的“超级电脑”,它是非常灵活的,即需要用的时候可以用,不要用的时候,可以把这个主机暂时给归还;有密集型计算时,可以随时随地把计算力进行扩充,想要多大就扩充到多大,非常弹性灵活的设施。

阿里在云端也开发了完整的操作系统,来根据用户的工作习惯、工作内容,智能化的来组合个性化的工作界面,以及来安排工作行程。

目前无影仅面向企业办公市场发售,采用专业定制采购的方式,未来或将向个人用户提供服务。已有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始定制采购无影,阿里巴巴集团也将成为首批使用无影的企业之一,客服等部门会首先使用。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14)

阿里工程师正在使用无影工作

张建锋相信,最终的电脑主体可能都会在云端,用户客户端主要是一个操作的界面,希望大家都来体验一下“无影”。

三、阿里云2.0:云平台 数字原生操作系统

张建锋还公布阿里云进入2.0时代,即飞天云平台和数字原生操作系统的数字组合。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15)

阿里云2.0

张建锋说,今天“万物皆可云”,云正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载体,也是数字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从数字化的角度来看,钉钉上有超过3亿用户、1500万组织,大量的企业都通过钉钉、通过云在开展工作,特别是通过像视频会议、远程办公这样的方式来开展工作。

阿里巴巴每天大概会有超过1500万条的信息在平台上流动,过去一年,阿里巴巴大概有1.5亿条电子流在平台上产生,数字化的方式深刻影响企业内部运作的方式。

过去10年,阿里云自研飞天云平台,造了一台“超级计算机”,解决了将基础设施云化的问题,让IT基础设施突破物理限制,成为社会化的公共基础设施。

以前IT的时代,数字化基础靠单独的PC机来支撑,单独PC机没办法支撑时,就会不断升级PC机,然后推出小型机、大型机、以及更多的一些复杂化的解决方案,导致单个计算机不断变得更复杂、更昂贵,它的迭代速度更慢。

但进入云时代之后,阿里发现一种应对上述问题的一种更有效的办法,即分布式的计算。

十年前,阿里通过分布式系统解决了自己的问题,通过阿里云这样的系统,解决自己的技术能力社会化问题。阿里云通过飞天云操作系统成功解决了资源云化的问题,通过这两年的努力,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尤其是软硬件一体化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但这还不够,企业不仅是需要解决IT的资源服务问题,还要给他们解决应用的智能化、数据化、移动化的问题。

所以,阿里希望在云之上,能够提供一个更完整的平台。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16)

阿里云2.0核心组成部分

前两年,阿里在提出解决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的前提下,又提出要解决协同办公的问题,称为“云钉一体”,希望云不仅跟大数据、跟业务有个很好的融合,也能通过像钉钉这样的移动化平台,给企业应用组织开发软件提供一个新型的平台。

阿里希望把更多的能力也作为一个组件,来重新定义上面的软件系统应用的开发方式。所以这个组件的能力不仅包括云的能力,也包括数据化、智能化、移动化的能力,希望新建一个APP,应该用非常方便快速的方法构建出来。

这被称为“数字原生操作系统”,张建锋说,它不仅是一种系统的能力,而且是一种组件的能力,一种组织的能力,一种技术的能力。

例如,阿里在钉钉上大概服务了1500万个组织,里面有95%的组织是中小企业。当然其中也有超大型组织,有7个组织是超过一百万人,这样的组织通过今天的云、大数据、钉钉这样的移动协同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开发环境。

阿里巴巴自己平台上大概有超过1500个应用。超过1000个应用的客户非常多。以前要构建1000个应用的话,要花费多大的成本和精力,才能够构建这么多应用,这么多应用能够相互的连接可能在以前很难想象,因为原来大多数应用都是垂直构建起来的。

钉钉上1500万个客户中,超过1300万个客户是中小企业,他们原来很难构建自己的应用。有了这个新型的平台之后,能够很方便的将整个组织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

前两天,淘宝、天猫将阿里整个零售企业给数字化、互联网化。阿里希望云 智能化 大数据 协同移动办公,希望把整个组织的生产力,特别是管理、组织能力、应用能力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

今天阿里云从原来的1.0升级到2.0版本,由简单狭义的“飞天”云平台,变成一个将很好的云平台和数字原生操作系统,共同组成的复合型平台。

数字原生操作系统是基于云,又有上面协同的、移动的、智能化的、IoT的一体化能力操作系统。

原来的云就像一个在DOS系统上,在计算机上安装一个DOS系统,要开发一个复杂的应用界面,那要懂得很多的技能。而今天这个系统是一个类似于Windows的窗口式系统,非常容易去开发一些新应用。

云钉一体和云端一体式数字原生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云钉一体让应用更容易,云端一体推云入端,为应用开发提供一个移动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平台。

张建锋说,希望让更多的企业、组织,不需要看懂代码,就能具备云化、数据化、智能化、移动化、IoT的能力,让云可以像水电煤一样,普及到更多的企业和个人。

张建锋希望借助阿里云2.0,可以改变使用云的方式、改变开发应用的方式,最终,让组织、社会、企业变得更智能,真正迈入数字化的社会。

四、阿里团队抗击疫情的温情故事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主要分享了阿里团队在抗击疫情中的几个小故事。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17)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

如今无论老人小孩,都因为有健康码,才在疫情中自由在社会中流动,并为中国防疫治疫提供支撑,每个人固定人口、流动人口、移动轨迹都能通过一个码与健康状态联系起来。

阿里团队从大年初一紧急组队开发健康码,2月5日凌晨5点,第一个版本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码雏形在杭州诞生。产品上线前半小时一迭代,上线后半天一迭代,2月7日,余杭区率先发布“余杭绿码”并开放注册和信息填报。

2月11日,杭州健康码在支付宝上线;一个星期后,这张小小的码在超过100个城市落地,为危急时刻中国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疫情的产生改变了我们长期习惯的工作方式,今天人们习惯了在电脑前连接全世界。

在疫情期间,阿里办公应用钉钉不仅为中国用户使用,还传至国外。3月1日,钉钉发布日语版在家办公指南,日本的企业员工、学生和老师像中国一样切换到了在家上班上学的模式,“山川异域,风月同‘钉’”一时成为流行语。

在最高峰时,超过100万个班级同时在钉钉上课。阿里云团队连续工作,调动累计10万台服务器资源支撑用户需求。越来越多企业用户习惯在钉钉上工作。

阿里达摩院在疫情中做了小创新,利用影像技术沉淀,部署到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和读片,它可以在20秒内判读对新冠肺炎疑似案例CT影像,最终识别准确率达到99%。通常情况下,看完50个病例,医生原本通常需要耗费8小时的工作量,在AI辅助下,短短10分钟就能完成。

张勇说,阿里巴巴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准备了20年,疫情的爆发加速了数字化,让我们看见,过去20年间打下的数字化基础可以有更广阔的使用范围,产生更深入的影响。

最后,他总结说:“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今天在疫情影响的社会背景下、但同时又在全面走向云智能的大时代面前,我们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机遇。而新技术代表的新生产力,一定是我们全速地战胜疫情、开创未来最好的原动力。”

结语:阿里云越来越“硬”了

阿里云栖大会的前身可追溯到2009年的地方网站峰会,2011年演变成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到2015年正式更名为“云栖大会”。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如今云栖大会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云计算峰会之一,也是前沿科技创新的重要风向标。

在历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都会亮出重磅的新机构、新策略——比如宣布“五新”战略、成立达摩院、成立平头哥芯片公司、发布云端AI推理芯片含光800等。

而这两天,随着阿里犀牛智造工厂“迅犀”、阿里云第一台云电脑“无影”、阿里首款物流机器人“小蛮驴”、阿里云2.0登场,我们看到阿里更多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落地,也看到无论是云电脑、自动驾驶物流机器人,还是智造工厂,都在往“硬”的方面走,往实体业务靠。

阿里云谈机器人(阿里云越来越硬)(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