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累计完成农村土坯房改建6.89万余户(已累计完成农村土坯房改建6.89万余户)

建成居民聚居点230余处,近7万群众迁入新居——

拆了土坯房 建起新民居

已累计完成农村土坯房改建6.89万余户(已累计完成农村土坯房改建6.89万余户)(1)

双乐乡宋观庙村新村聚居点

绵阳新闻网讯 “真的要感谢党委、政府,让我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站在新房前,三台县建设镇梓潼庙村2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翠英的眼里满是喜悦。

张翠英的事例仅仅是三台县贫困户住上好房子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三台县将土坯房改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创新制度,聚力攻坚,助力人民群众实现安居梦。

狠下绣花功夫 “因户施策”改建

一栋栋风格统一的2层“小洋楼”,一个个整洁舒适的“微田园”……走进三台县双乐乡宋观庙村安置点,仿佛置身于高档别墅小区。

“原来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一到天旱连吃水都愁。”村民林继帛说。以前,他们一家人住在河对岸的一栋土坯房里,住了40多年的土坯房早已成为危房,但无力改建的现实让林继帛只能望房兴叹。

针对遍布全县63个镇乡(街道)、932个行政村面宽量大的土坯房,三台在自加压力中制定了“2017年30%、2018年30%、2019年20%、2020年20%”的“3322”工作进度计划,实打实地以绣花般作于细、能成事的功夫,因户施策推进土坯房改建。

根据数易其稿的《三台县土坯房改建实施意见与实施细则》,在资金筹措这个关键点上,三台县本着“群众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将补助资金重点向困难群众倾斜,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统规自建或统规联建等方式给予每户2万—3万元的建房补贴,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据介绍,三台县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思路,为全部140个贫困村规划建设了聚居点,新民居在山水间崛起。目前,该县已累计完成农村土坯房改建6.89万余户,建成居民聚居点230余处,近7万群众迁入新居。

同时,该县通过“自力更生、美化家园”和“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行动,引导群众自觉保持房屋内外干净整洁无异味、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积极推行旱厕改造,确保厕所和圈舍清洁卫生,引导群众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杂草杂物,拆除残旧围墙和废弃棚舍,保持房前屋后、阴阳沟渠及道路两侧整洁美观,鼓励群众充分利用庭院、闲散地、废弃地,建成宜业宜居宜乐的生态“微田园”“微菜园”“微果园”。

着眼于长远 改建脱贫协同推进

在绿水青山间,三台县塔山镇槐树新村聚居点38户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合围成院,房舍配套齐备,房前小菜园里蔬菜青葱翠绿,长势正旺。

让村民更为欢喜的是,三台县提出“新居建设到哪里,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就跟进到哪里”,在产业与增收上,槐树村也正在蹚开新路子。规划的100亩果园和200亩藤椒,将为槐树村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通过土坯房的改建与脱贫奔康的协同推进,围绕产业与增收这个根本,持续增加群众在脱贫奔康中的‘造血’功能,帮助村民们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这一初衷,将‘美丽’与‘幸福’从图景变为现实。”塔山镇党委书记范强介绍。

为保障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三台县还将贫困户覆盖到镇乡“主导产业 辅助产业”链条上,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同构”,建立以麦冬、藤椒、生猪三大特色产业和粮油、蔬菜两大基础产业为主导的“3 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大发展,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

在三台县鲁班镇石马村,104户土坯房全部改建完成。村民们住上新房,发展藤椒等产业,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村民们准备摒弃化肥、农药,让农田转型,搞鱼稻共生,靠附近的水库发展乡村体验旅游。

同时,随着土坯房改建的深入推进,有力地带动了三台全县农村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城乡空间布局、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诸多要素不断优化,更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消费需求,在解决全县农民群众就业创业及提振广大群众精神面貌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建设新民居 不忘保护老建筑

在三台县秋林镇官井沟村,严家院子被保留了下来。村民腾出了占用的房间,毁损的梁柱得到更换,竹篱笆墙刷上了白石灰,院坝铺上了石板,被岁月熏黑的门楣挂上了“严家祠堂”的匾额,宛若这座建筑百年前的模样。

“在脱贫攻坚安全住房的建设中,对土坯房改造始终坚持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既要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拆除危房建新房,又要切实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留住乡愁。”三台县土坯房改建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县保留了1000多处农村民居,并对每幢建筑制定了详尽的保护利用计划。

距离官井沟村不到8公里的红星村,莲花池大院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轻一代都已外出置业或者打工,50多人的院子现在只剩下3人居住。虽然这些建筑年代不长,但三台县通过认真调研后,决定保留这片土坯房,引进投资者,打造成民宿,带动全镇的乡村旅游振兴。镇内留存的53处古建筑和成型的四合院都将得到保护利用。

“要注重发现其中的‘沧海遗珠’,切实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三台县委书记马辉说,将土坯房改建与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相结合,既留住乡愁,又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刘玉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