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性之恶,孟子曰人性本善
很多人理解世界,总是简单地把所有的事物都一分为二,非黑即白,非善即恶。认为一个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
抛开良知觉醒,坏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种特例不谈,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
《三字经》,开篇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其背后就是受到了儒家学说的影响,属于典型的“性善论”。
儒家亚圣孟子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皆有恻隐之心”,这句话就是说人生下来,就有同情心,不需要任何人去传授,就知道什么是真善美。
这就好比我们看到老弱病残遇到困难,本能地就会产生同情心一样。
善意是人类的本能,尤其是不受外部因素干扰的前提下,“良心”油然而生,驱使着我们尽一切力量帮助弱小。
然而,也有人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恶”。例如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就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性本善”的说法十分虚伪,每一个人生下来,其本性就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天生地喜好利益、追求声色。
人类天生带着恶念,正是因为带着这种恶的本性,社会才出现了抢夺、争斗、杀人放火等各种恶性事件。
说白了,人生下来就带着贪念,为了满足自己一己私欲,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就好比医生希望别人生病,卖棺材的不想大家长寿一样,别人过着好日子,自己就只能过苦日子。想得到好处,只有挤占别人的好处。
所以说,人性本恶,绝不是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围绕着“性善论”与“性恶论”,不光是让东方的学者大师们争论不休,连外国人也讨论了几千年。
不过相比中国普遍认可的“性本善”,西方文化更加推崇“性本恶”的说法。
作为西方哲学大拿,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讲了一个故事作为佐证。
古代有一位牧羊人,在暴风雨之后走进一条深沟,无意中发现了一枚戒指,只要戴上手上,把宝石朝着手心,就能隐身,让周围的人看不见他。
结果可想而知,牧羊人随心所欲地做各种坏事。偷盗抢劫,觊觎王后,谋害国王,坏事做绝,就是没干一件好事。
大家好好想想,很多人希望具有隐身的超能力,有几个是想隐身扶老奶奶过马路,又或者给人送温暖不留姓名,只做好事呢?
大多数人其实就是想干坏事不让别人知道而已。
由此可见,人的本心是罪恶的,总是想做坏事的,之所以没做坏事,只不过是因为没有机会或者怕被别人发现,受到制裁。
儒家鼓吹人性本善,就是希望大家更多发扬“恻隐之心”,遏制内心的恶念,从而天下太平,路不拾遗。这样就没有了纷争,更没有了战争,大家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然而,可能吗?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非常反对儒家这种“一厢情愿”,认为人类和动物没什么区别,按照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只有在力量平衡的前提下,为了降低漂没风险,才签订契约制度,以酷刑做为惩罚手段,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
因为人性是恶的,总是想做坏事,所以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良心觉醒,只能依靠刑罚制度,让人有敬畏之心,束缚恶念,使人不敢轻易做坏事,即便做了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简单地说,只有保留死刑的存在,才能让更多的人有活着的可能。
但是,人性真的就是非善即恶这么简单吗?
不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也没有纯粹的坏人。好人也会做坏事,坏人有时也会做好事。
劫匪挟持人质抢银行,把老弱病残先放了,你能说他是好人吗?
当然不能。
如果每个人生来就是善的,为什么有些人会变成作恶的坏人呢?如果他是被别人教坏的,那么教他的那个坏人是从哪来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认定每个人生来就是恶的,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行善积德,不做坏事呢?
对此,荀子给出了答案,认为之所以有善人,是因为后天的教育,每天灌输“仁义礼智信”,心中的恶念就会被道德束缚遏制,从而笃信所谓忠君爱国,孝敬父母、谦让兄弟。
这些美德看似正义,其实都是伪善,是社会强加给个人的道德枷锁。
那么,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心本恶”呢?
于是,有人提出了折中的说法,主张“性无善恶论”。
人出生下来就是生物本能,想吃饱喝足,想繁衍后代,无所谓善恶,所有的善恶观点都是后天社会环境造成的。
这就好比“孟母三迁”一样,人性是可塑的,会跟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
这就像一块泥巴,赋予一定的力量,想捏成什么就是什么。你可以捏成锅碗瓢盆,也可以做成马桶便盆。一切取决于你的选择。
选择做好事,就具有了“善”的本质,而选择做坏事,就具有了“恶”的本质。
相比善恶是非,人的选择是绝对主观的,种什么花结什么果,一切都是有因有果,这一点是没错的。
关于“人性”的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