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把火炬让爱和生命延续(将热爱变成火炬)
《我们这十年》片名的语态就不同凡响,“我们”非常鲜明地锚定了该剧的主角和立场:十八大以来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为美好生活奋斗的故事。《热爱》作为该剧的第二单元故事,述了一名汉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张雷,到新疆伊犁地区伊宁市加尕斯台镇中学当体育教师,带领和发掘各族学生的足球天赋,从而改变一群少年人生命运的真实事迹,以别具一格的艺术匠心,聚焦民族团结与发展主题。
该剧以“梦想”和“热爱”为关键词,超越常见的叙事模式,具有内生的动力。加尕斯台镇中学地处新疆偏远地区,难以从内地招聘到教师,即使能招聘到,也干不了很长时间,更不用说体育教师,这让从小就喜爱足球的孩子们因为没有教练,而无法实现组建足球队踢球的梦想。为此,镇长亲自赴南京招聘教师,在就要一无所获的最后关头,只懂足球理论不懂踢球的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方向的大学生张雷出现了。刚开始,因为距离遥远,生活有诸多不适应,刚去没多久就想着要离开,但在不辞而别的途中被镇长带着孩子们以看足球比赛的理由劝留了下来,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足球的热情。至此,故事建构了两个看似相互冲突的叙事线索:一方面,张雷发现得不到原本想要的发展,去意愈浓;另一方面,孩子们的足球梦虽然炽热却难以实现。然而,正如镇长所言,孩子们的梦想与张雷的梦想,恰恰是可以相互成就的。在带着孩子们进行足球训练的过程中,球队的成绩进步显著,而张雷也逐渐从一个“假”教练,通过实践和学习成为了一个连对手都佩服的“真”教练。他找到了自己在这里存在的价值,从一个“外来者”变成了自己人,喊出了每一个队员的名字,最重要的是,他拒绝了调动回去的机会,成为了一名扎根边疆的基层体育教育工作者。而他的队员们,则获得了伊宁市足球联赛的冠军,进入了伊宁八中学习,有的进入了职业足球队继续梦想,有的则考入了重点大学深造。张雷和孩子们相互扮演了给对方的梦想插上翅膀的角色,因而才能将热爱变成胜利的火炬。所以,该故事实际上形成了互相成长和双重梦想叠加的叙事结构,给民族团结与发展主题添加了新的艺术讲述的维度,带给观众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张雷带领孩子们实现足球梦的故事,该剧还延展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展现了新疆地区在新时代的发展巨变。这里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一起,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工作。镇长一家是汉族,和当地村民相处融洽。儿子陈疆也在镇中学读书。陈疆不怎么会当地语言,因此作为前锋,在球队训练和比赛中难以和队友很好地沟通,得不到传球,难以施展才华。但最后双方消除了误解使得球队成为了一个整体,变得更加强大。这里虽然离繁华的大都市足够遥远,但已不再是一个贫穷落后与世隔绝的地方,交通通讯基本畅通,老百姓普遍能丰衣足食,过上了小康生活。这里的老百姓虽然也对新生的事物不太了解乃至于嘲弄拒绝,但在无人机喷药的高效率结果面前,也能欣然接受。家长对张雷瞒着他们带着孩子踢足球虽然也有诸多不满,但最后也能够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并给予了尊重支持。在生存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发展,尤其是下一代的发展就成了他们最关注的问题。而教育显然是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途径。教育的均衡化,有赖于师资配置的充分与平衡,如张雷这样的老师才能如此热切地受到老百姓和同学们发自内心的需要和热爱。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个故事也是新时代少数民族百姓生活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该剧在影像语言的表达上,也充分彰显了当地独特的地理风光和生活状态。我们从剧中看到了无人机航拍展现出的绵延不断的金黄麦田,碧绿棉田,望不到头的山脉,以及美得让人炫目的蓝天白云,不免深深陶醉其间。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吃羊肉,啃馕,琳琅满目的水果,五彩艳丽的装饰,也都让人流连忘返。因为有众多足球训练和比赛的场面,该剧还使用了大量的运动摄影和特殊摄影,并通过比分牌、计时器等工具,强化竞赛的紧张感,让同一运动场景避免了单一和冗长,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另外,该剧在前后用了两组类似的镜头,以特写的方式一个一个展现足球队员,也颇具艺术匠心。前一次介绍了队员,并让每一个队员说出来为什么要来踢球的理由——因为热爱。而后一次则展现了经过足球队洗礼的队员们的变化,高中毕业后各自奔赴美好前程。这一方面实现了张雷当时要给同学一个更好未来的承诺,也展现了“热爱”和“梦想”在人的成长中具有的巨大动能,生动地诠释了全剧将“热爱变成火炬,给梦想插上翅膀”的立意。
《热爱》很小,但描写了让个人的梦想在国家民族的发展航道中启航的乐章,因而隽永并余韵悠长。
作者:张斌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重 点 推 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