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咱们继续讲红楼梦第二回。上回书说到贾雨村从破庙中出来后,来到一个小酒馆,遇到了一位老朋友冷子兴。冷子兴在书中的作用,就是担当一个工具人,负责给贾雨村,其实也就是给我们读者,来介绍贾府里的众多人物。那为什么要由冷子兴来担此重任呢?咱们还要从本回的回前诗说起。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1)

在第二回的正文前有一首诗:“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这首诗唯甲戌本所独有。诗旁有条批语,脂砚斋的“曹吹病”又犯了,说“只此一诗便妙极。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诗妙不妙仁者见仁啊,但由这条批语可知,这首诗确实是曹雪芹亲笔所写。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2)

先看字面意思,说一局棋下到了香销茶尽,说明下了很长时间了,已经是残局了,但是依然输赢难料,对弈者也是“尚逡巡”,就是举棋不定、犹疑不决。那么眼下是什么形势呢?哪一方占优,哪一方居劣呢?正在下棋的人,他自己可能是看不出来的。就算他知道,估计也不愿意告诉你。所以就要问在一旁冷眼观棋的人。

这首诗是把贾府的现状比做了一局棋,而设计冷子兴姓“冷”,就是为了点明他是那个知晓“目下兴衰兆”的旁观者。那这个冷子兴是何许人也?他凭什么对贾家知根知底呢?这个说起来就有点儿意思了。

冷子兴他有两个身份:首先,他是荣国府管家周瑞的女婿。这个周瑞和他的媳妇儿周瑞家的,是贾府权力中枢中很重要的一环。周瑞负责收租子以及一些其他经济事务,对贾府的财政状况肯定是知晓一二的。周瑞家的负责女眷出门的大小事务,而且她是王夫人的陪房,属于是很有脸儿的仆人,年轻的主子都是要给她几分薄面的。括弧儿,除了黛玉。总之这两口子参与了贾府上下内外很多重要的事,自然对贾府的底细也比较清楚。那么他们把这些情况说给女婿听,这也很正常。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3)

其二,冷子兴的职业是一个古董商人。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与豪门大户肯定也是常打交道。玩古董的人,他必须得有一个专业技能,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吧?很多东西他一打眼,一过手,就能从花纹、式样、颜色等一些小细节,判断出这是哪朝哪代的物件儿。而且古董这种东西,它天然就是与兴衰存亡这些事挂钩的,作为一个古董商人,冷子兴对这种事自然也就比较敏感。所以他通过从岳丈那边听来的一些信息,就能推断出贾府大致的情势。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或者说是猜测。在第五十三回,贾珍贾蓉与庄头乌进孝聊天时,曾提到凤姐与鸳鸯商议把老太太的东西偷出来当银子。这可能是句半真半假的玩笑话。但在第七十二回,贾琏可确确实实请鸳鸯帮忙,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一箱子出来,暂时押些银子。假若贾琏真的这么做的话,也可能以前就已经干过了,那么很可能就是找冷子兴经手处理。在第七回提到,冷子兴吃了官司,周瑞家的就找凤姐帮忙给摆平了。既然有这个人情在,所以假如贾琏或凤姐真的要倒卖老太太的古董,八成就会找冷子兴帮忙。

所以你看,虽然冷子兴只是一个负责解说的工具人,但作者在他身上也是埋下了许多伏笔的。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4)

关于这首回前诗,还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作者他没有把贾府的形势比做一座楼,一朵花,而是一局棋。既然是下棋,那就得有对手。楼塌了或者花谢了,那可能是你自己的原因。但棋输了,那肯定是输给了对手,对吧?所以这首诗可能还是暗示,贾家的败落,不是因为自己骄奢淫逸坐吃山空,或者说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就是来自对手的打击。

那么贾家的对手是谁呢?书里没有明说。我们知道红楼梦的故事主要是围绕贾宝玉以及他身边的姑娘们展开的,所以大多写的是闺阁之事。贾宝玉虽然在外面也有几个朋友,但在一起时就是狎妓唱曲吃喝玩乐,基本不谈正经事。所以我们在前八十回里几乎感觉不到有残酷阴狠的政治斗争存在,只是在几处情节略有暗示。今天我们不往下延伸了,等后文有涉及时再说。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5)

我们回到正文。这贾雨村与冷子兴他乡遇故知,都很高兴,就坐下来喝酒谈天。寒暄了几句之后,就说到了贾府。冷子兴戏言,说荣国府和你贾雨村是同宗,没玷污了你家门楣吧?这本是句玩笑,没想到贾雨村顺坡就爬上来了,说姓贾的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贾复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乍一看好家伙,认祖都快认到公元前去啦,这贾雨村够不要脸的。其实结合上下文,贾雨村也就是开个玩笑而已。关键在于接下来一句,他说,姓贾的各族之间的亲戚关系已经不可考了,但是荣国府倒确实和他家是同谱,只是关系比较疏远,荣国府又那等荣耀,不好意思去跟他家攀扯。

贾雨村说荣府和他家是同谱,应该不是吹牛。后来他护送黛玉入京,确实是拿着宗侄的名帖,以侄子辈的身份去拜见的贾政。他对着冷子兴吹吹牛可以,但不至于真的去跟贾政强攀亲戚。一旦被查出不实,那给人留下的印象多坏啊,那不是自毁前途嘛。所以他可能确实是和荣府是同谱。但是这么说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贾雨村的名字是贾化,这个化字与宁荣二府的哪一辈也对不上啊?你总不能说他和贾代化都是化字辈吧,哈哈。那么是不是因为亲缘关系太远,从某一代开始,起名就不按谱走了?或者说自家有自家的谱了?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老零对宗族家谱这些事确实不大懂啊,咱们现代人对这个也不像古代那么重视了。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6)

冷子兴说,你别提荣宁二府富贵啦,他们家现在也不行啦。贾雨村很诧异,说我去年刚去过金陵,从他们家老宅路过,看不出有什么衰败之相啊?这里有一句“大门前虽冷落无人”,甲戌本批语说“好!写出空宅。”这就是指出贾府原籍就是金陵,所以叫“金陵十二钗”嘛,后来才搬到京城去了。那金陵的房子虽然现在是空宅了,也得有人看守啊。后文中我们就知道了,鸳鸯的父母,就是留在南京看房子的。

接下来冷子兴就给贾雨村进行了一个长篇科普,给他讲贾府里的这些人物。对于咱们这些读者来说,贾家里谁是谁的爹,谁是谁的儿,肯定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咱们不必按着冷子兴的原话往下聊,只挑几个有趣的小细节说一说。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7)

首先,这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书中此处没有说他们的名字,但甲戌本批语在这里注释了,哥哥宁国公叫贾演,弟弟荣国公叫贾源。后来在林黛玉入贾府时,看到在“荣禧堂”大匾上还有一行小字,“某年某月书赐荣国公贾源”,可见荣国公就是叫贾源。贾演贾源,隐隐有源头、演化的意思,他们是宁荣二府的第一辈。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8)

但是!哎,怪事来了。第五十三回贾府过年的时候,贾蓉去光禄寺领了个黄布口袋,里面是春祭的恩赏。在口袋上有一行小字,写的是宁国公贾演,这个没问题,而荣国公,写的不是贾源,而是贾法。而且各个古本都一致,写的都是贾法。这你总不能说是皇帝或礼部搞错了名字吧?那么难道是抄书的人笔误了吗?但各个古本写的都是贾法,不可能所有的抄手到这个地方都笔误了吧?那也未免太惊悚了。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9)

所以,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原作者在这里笔误了,或者最初的某个母本笔误了,所以后来抄书的人也就将错就错了。反正是照着母本抄的,谁也不能挑他毛病。二是荣国公原本设定叫贾源,但作者写到后来变了思路,改叫贾法了,但没得及把文本前后统一起来。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10)

假如荣国公真的是叫贾法,我们倒可以展开一下联想。贾法的谐音是家法。从后面的情节我们能感觉得到,虽然两府都在走下坡路,但荣府的情况要比宁府好得多,没有那么多乌七八糟的事儿。为什么呢?可能就是荣国府的家法相对比较严一些。贾代善的长子贾赦虽然是个老混蛋,贪婪好色为老不尊,但他不是荣府里当家的,而且很可能也没有自幼得到很好的教育。荣府当家的是次子贾政。贾政的个人操守相对而言还是说得过去的,教育后代也比较严厉,后来他不就给贾宝玉输出了一通家法吗?而且客观来说,贾政那一次对贾宝玉的教育确实是非常必要的。至于贾代善当年怎么教育贾政,身为长子又袭了爵的贾赦为什么不当家,这个事十分复杂,我们留到以后再说。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11)

再看宁国府那边,贾代化的家教还是非常严的。第四十五回老仆赖嬷嬷提起当年的事,说贾代化是个火上浇油的性子,一发起脾气来,那哪是教育儿子啊,竟是审贼。贾代化有两个儿子,长子贾敷八九岁就死了,次子就是贾敬。估计贾代化这种暴力输出式的教育,可能都倾泻到贾敬身上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小时候被管得狠了,逆反了,所以贾敬后来就开始摆烂,他自己悠哉悠哉出家当神仙,家里的事儿一概不管,全交给了贾珍。那贾珍可就撒了欢,用冷子兴的话说,贾珍就是把宁国府给翻个个儿,也没人敢管他。

贾珍倒也管儿子,书里也有他管教贾蓉的情节,但还是赖嬷嬷说的,管得是到三不着两的。你想想贾珍他自己都管不好自己,还能管好儿子吗?父子俩干的龌龊事,哎呀简直没眼看。而当家的尚且如此,那宁国府还能有好吗?所以秦可卿的判曲里才会说“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12)

因此我们不妨开个脑洞,宁国府的家教情况非常糟糕,而荣国府的家法比较严,所以假如荣国公是叫贾法的话,可能是有这个寓意在里面。不过老零再次强调啊,这只是根据贾源和贾法的一字之差所产生的一些联想,并没有太多根据,而且逻辑上也是有漏洞的,仅供大家参考。我们还是尊重第三回的文字以及第一回里脂批的注释,称荣国公为贾源。其实这名字上的差异只是个小问题,荣国公身上还有更怪的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这贾演和贾源封的都是国公,公爵,这是异姓功臣的最高爵位了。那这哥俩儿立了什么功能受此大恩呢?第七回焦大骂人那段情节,尤氏跟凤姐解释,说这个焦大当日跟太爷出过三四回兵,太爷就是宁国公贾演,焦大把太爷从死人堆里背了出来。由此可知,贾家这兄弟俩当初立的是战功,而且可能是南征北伐的开国之功。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13)

他们的这个爵位是世袭的,但是承袭要降级,每过一代,爵位就要往下降一级。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后办丧事,贾珍想给贾蓉现捐个官,就写了份贾蓉的履历交给了大明宫内相戴权。这履历上写得非常清楚,贾演的儿子贾代化是世袭一等神威将军,比起国公已经降级了。再下一代是贾敬,但他不愿意袭爵,让给了他儿子贾珍。所以贾珍就是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又降级了。宁国府这边,这个爵位承袭的脉络还是非常清晰的。

我们再看荣国府。冷子兴说,荣国公死后,他儿子贾代善袭了官,但没说是什么官什么爵。按理说,贾代善应该和宁府的贾代化一样,应该是一等将军。哎,但怪事儿来了。后来林如海推荐贾雨村去走荣府的门路,提了这么一句,说内兄贾赦,现袭一等将军之职。大家发现没有?这个荣国府的第三代贾赦,竟然和宁国府的第二代贾代化,他俩是同一级别。这说明什么?说明荣府中的贾代善和贾赦这爷俩,至少有一个人留级了,哈哈,就是没降级。要么是贾代善没降级,和贾源一样都是国公,传到贾赦时降级为一等将军。要么是贾代善降级了,但贾赦没降级,和他爹一样都是一等将军,对吧?

那么究竟是谁没降级呢?我们再看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清虚观里边有个张老道,他是荣国公的替身,替荣国公在这出家的。这里有一段情节,就是张老道见到宝玉的时候,对贾母说,我看哥儿这身段,这模样,怎么就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贾母也流着眼泪说,我这么多儿子孙子,都没有像他爷爷的,就只有这玉儿像他爷爷。这个张老道究竟是贾源的替身还是贾代善的替身,存在争议,暂不讨论。但宝玉的爷爷那肯定是贾代善。由此我们就知道,贾代善也是国公爷。所以没有降级的是贾代善。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14)

那为什么没有降级,这个就很难说了。可能是初代荣国公贾源的功劳特别大?所以皇帝恩准他的爵位可以多袭一辈?又或者皇帝特别喜欢贾代善,所以就没让他降级?又或者还有其他什么原因,书里没写,咱也就别猜了。

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说,皇帝是不是没让贾代善降级,这个不好说,但他比较喜欢贾代善,这个应该是靠谱的。贾赦作为贾代善的长子,袭了爵。而贾政就比较悲催,他得自食其力,得去考科举。不过冷子兴说,贾代善临终时给皇帝上了个遗本,里面写了啥咱不知道,反正皇帝就额外开恩,除了让长子贾赦袭爵外,还赏了次子贾政一个主事的官职,品级虽低,大概是六品上下,但至少免了考试之苦,可以直接当官。虽然冷子兴说这贾政酷爱读书,原本是想考科举的,但从后文来看,贾政的文学水平比较一般,真要考进士,只怕有点难度。

这么一看,好像贾家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靠科举出身的读书人。嘿嘿,还真不是,贾府里还真有一个考中进士的。谁?就是贾敬。我们再看贾蓉那个履历表,写得很清楚,贾敬是乙卯科的进士。你说这事儿讽刺不讽刺?贾府上下唯一一个有学历有文凭的,最后居然炼丹修道去了,唉,只能说封建迷信害死人哪。

红楼梦贾府衰败的过程思维导图(冷子兴演说贾府之怪现状)(15)

接下来冷子兴讲到荣国府的第四代,贾政的大儿子贾珠,结婚生了孩子,但不到二十岁就死了。第二胎是个女儿,生在大年初一,就是元春。然后他说,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这就是贾宝玉了。但从后文中我们能感觉出来,元春比贾宝玉大了可绝不止一岁。所以冷子兴这里说的“次年”,应该就是和朋友聊天时顺嘴这么一说,不能把它作为判断元春和贾宝玉年龄的一个依据。事实上红楼梦中很多人物的年龄都是笔糊涂账,今后咱们能算明白的,那就算一算。实在算不明白,那就随它去吧,只要不影响咱们欣赏作品就行。

贾宝玉就是贾府中最怪的怪事了,他口中含玉而生,言辞荒诞行为怪诞,冷子兴是把他当成个笑话来讲的。但贾雨村并不认同他对贾宝玉的判断,他发表了一通云山雾罩晦涩难懂的长篇大论来给贾宝玉洗白白,这部分内容属实劝退。当年老零初读红楼,就在这差点弃书。那么贾雨村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他对贾宝玉又是什么看法呢?这个话题我们下期再聊。请大家请抬玉手一键三连,点个关注随个赞,咱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