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手机个人隐私销毁(被删数据能复活)

随着电子产品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消费者更换手机也越来越频繁,不少人一到两年就要换一次手机,而如何处理旧手机则成为了大家的难题,有人选择将旧手机出售,可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

旧手机个人隐私销毁(被删数据能复活)(1)

没有卸载支付宝

买家登录消费一万多

温州叶女士卖掉自己的旧苹果手机时,没有将其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的支付宝软件卸载。随后,买家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偶然发现其支付宝账户能够登录并使用,于是便抱着侥幸心理拿着叶女士的手机到外进行消费,前后累计花费1万多元。

透露开机密码

买家猜出了支付宝密码

在深圳工作的聂先生收到银行和支付宝APP的推送通知,显示他连续消费两笔订单,一笔4999元,一笔20000元,但这并不是他本人操作的。他立即锁定信用卡并报警。

支付宝客服人员告诉聂先生,这两笔款项是通过其常用设备——一部“锤子”牌手机消费的。聂先生这才想起,他十一个月前确实把一部旧“锤子”牌手机卖掉了。当时他卸载了手机上的软件,但是没有恢复出厂设置,也没有退出云账号。

根据聂先生提供的线索,警方将嫌犯彭某抓获。据彭某交代,他收到手机后,发现信息并未完全清空,开机后还提示输入密码,于是联系卖家聂先生询问密码。在聂先生提供了手机的几个密码后,彭某从中找到规律,他发现手机的开机密码是卖家QQ号的前四位,于是试着将QQ号的前六位输入,作为支付宝的支付密码,居然一试成功。

彭某供认,依照规律,他还拼凑出了聂先生的支付宝登录密码,并在自己的手机上成功登录聂先生的支付宝账户。

卖旧手机的第二天

朋友收到他的借款电话

吉林的于先生把一部闲置手机卖到了二手市场,转卖之前,他特意把手机的数据全部清空,并恢复了出厂设置。但在手机卖出的第二天,于先生很多亲友都接到自称于先生朋友的电话,声称着急给于先生办理住院手续,差一千块钱。并且可以清楚准确地说出于先生的名字、工作单位、联系人等信息。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

旧手机回收

已然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那么

手机数据存储的奥秘是什么?

手机数据泄露存在何种风险?

我们该怎么处理旧手机呢?

小密给你揭晓!

↓↓↓

手机数据存储的小秘密!

1、普通删除或恢复出厂状态并不能抹去数据。系统执行文件删除时,仅是被做了一个“删除”的标记,即系统默认为数据已被删除,但储存的数据本身依然存在,只是处于一个可覆盖的状态。

2、如未进行新的数据操作,最上层信息很容易被恢复。因为硬盘上的数据可反复被覆盖,数据恢复一般只能读取覆盖在最上层的信息。如刚刚删除的照片、通讯录等,就会被恢复。

旧手机信息泄露风险高!

01、用户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

这是不法分子最关注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便可获取用户的一些登录账户的登录名和密码,一旦数据被成功恢复,后果不堪设想。

02、短信、通讯录

通讯录和短信恢复后,骗子能够获取机主的社会关系,冒充机主进行诈骗。

03、照片、视频

自拍照或视频被曝光于网络,或者被人恢复后可能肆意传播,甚至向用户进行敲诈。

04、网银或第三方支付软件

利用手机中包含的身份信息,进行Sim卡挂失,然后重置网上银行或支付宝支付密码,盗刷余额。

05、微信、QQ等社交app

恢复数据后直接登录微信和QQ,对机主好友进行诈骗,或者根据聊天记录敲诈用户。

06、邮件等商业机密

数据恢复后,可直接登录邮箱查看邮件,容易导致工作邮件中的重要资料和商业机密泄露。

旧手机,这种处理最保险!

安卓系统手机:

第一步,先把旧手机里的照片、视频、文档文件等删除,并退出手机里登录的各种软件账号;

第二步,恢复出厂设置,将手机里的数据彻底清空;

第三步,由于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原先数据还是有可能通过数据恢复软件恢复,所以需要采取填充数据的方法,往手机里下载大量的无用文件,把手机的内存空间都填满;

第四步,把填充手机内存空间的无用文件数据再次删除,然后再恢复出厂设置。重复两三遍这样的操作即可。

此外,还可以借助软件工具粉碎数据,或是利用第三方刷机软件多次刷机,深度销毁旧手机里的数据。

IOS系统手机:

手机备份好数据后,打开“设置”应用,找到“通用”,在里面点击“还原”,然后点击“抹掉所有内容和设置”

如果设置了密码,系统会提示输入密码。输入密码之后,系统会再向用户确认一遍,用户点击“抹掉”即可。

END

来源:今晚报、人民日报、人民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