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方言和西安方言(豫西南方言趣谈)

#河南方言#

晋南方言和西安方言(豫西南方言趣谈)(1)

过年给小姑打视频拜年,半天没接。过一会姑父打过来电话说:“你表弟给你姑买了个苹瓜手机,她玩不住,鼓捣半天接不住视频……”

才发现,我们老家那片好像“瓜果”不分。

十几年前,一到秋天,就有卖苹果的小贩开着三轮车,“嘭嘭嘭”,走村串巷吆喝:“麦换苹瓜嘞!斤对斤,麦换苹瓜嘞!”

斤对斤意思是一斤麦子换一斤苹果,有时候苹果成色特别好,就要一斤半或两斤小麦才能换来。

银杏树结的果被叫做“白瓜”,即白果。河南方言多为四声,我一直听成“白挂”。

两个人唠嗑,那叫“拍闲话”;家长里短,说东道西,那叫“黑哒哒黄哒哒”(此处村头大喇叭响起河南硬核村支书防疫讲话:有些人好聚堆儿,还搁那红哒哒白哒哒,你真能哒哒好?)意思一样,多为贬义;闲话说到兴处,一人一拍腿,大笑道:“哈哈,恁说话可真焦毛!”

“焦毛”:有趣,好玩,搞笑。

例句:那个人说话跟演小品一样,真焦毛。

闲话唠完了,分别的时候不说:改天再聊,而是说:“改音儿再拍。”

我们那谈恋爱也不说谈,而是一字蔽之:“拍”。

例句:小明,听说你处对象了,你跟那妮拍的咋样?

外地朋友听到可不要吓一跳,这好好谈恋爱,咋拍起来了?打架了吗?

我奶奶给我们讲故事,开言必是:“每先”或“才先”(即:以前)刚才:将将儿

我妈称她的学生们为“娃儿们”(即孩子们,对男孩女孩的统称)

才先,我妈的一位年轻同事,也是堂妹的语文老师,第一天上课用河普对学生们说:“掌你们的课本掀到第一页!”惹得娃儿们哄堂大笑。

在我们的方言里,“掌”是动词,不光有“把”的意思,也有“放”的意思,好多地方都用得上。

“——咦,这菜一点也不咸!”

“——那你再往锅里掌点盐嘛!”

“——你喝茶不喝?给你掌点糖吧?”

“——我想自己掌。”

跟“掌”一样多功能的动词还有一个“掏”,这个“掏”除了往外掏,还有拿着意思。

“娃,嫩大(叔)来了,快去掏(拿/搬)个墩(板凳)!”

“我拿不住了,你先帮我掏(拿)回去一布袋(袋子)。”

经常会听到妈妈说:“茶瓶里一点茶也没有了,快去烧点茶!”

我们烧的可不是功夫茶,而是“白开水”,没错,我们那把白开水叫做“茶”,放茶叶的叫做“茶叶茶”。

茶瓶也不是喝水的瓶子,而是带玻璃胆的暖壶。喝水的杯子叫“茶瓶儿”。

豫西南话听力四级考试:“你把茶瓶里的茶帮我往茶瓶儿里倒点。”

请问:本题中出现的两个“茶瓶”是一样的吗?“茶”是红茶还是“绿茶”?

在城市里长大的表弟来我家过暑假,爸爸带他去钓鱼,钓上来一条问表弟:娃,你看这鱼凯气不凯气?

表弟一脸懵:啥?

凯气:漂亮,标致。

谁家孩子厉害,大家都说:这娃真恶!

“恶”此处=“猴赛雷”。

另外也指凶,≈“口”,例句:看这个妮,恶口恶口哩!

花椒树,可查儿(树杈)多。妈打我,找外婆。外婆外婆你说说,你收拾的闺女恶不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