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说话技巧(聋儿想要正常说话)

聋儿离说话有多远?

最近看小视频,发现很多聋人直播,他们敢于大胆地暴露自己的缺陷,自食其力,力更生,传递正能量,为听障人群代言,真的很感动!

有的粉丝不理解,为什么他们配了助听器还不能正常说话?也有的人心怀恶意猜测说这些都是为了博人眼球,装出来的。他们觉得聋人恢复语言功能很容易。实际上不从事语言障碍矫正行业,普通人很难理解,聋人语言康复为什么这么难,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聋儿?

聋儿说话技巧(聋儿想要正常说话)(1)

据估算,1000个新生儿中,可能就会出现一个先天性的聋儿,0-3岁的宝宝如果听力得到康复后,语言发育在后期可能会很快恢复到正常同龄水平,如果6岁后也没有得到听力补偿,那么基本可以肯定,宝宝的语言发育一定会落后,甚至与语言相关的其他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包括影响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

听力障碍主要成因:

1、最常见的是遗传因素:40%的聋儿,都有遗传因素。近亲或血缘关系较近的概率更高。

2、分娩时因素: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黄疸这些情况比较多见。

3、孕期感染:怀孕期间感染病毒等有可能引起宝宝听觉受损。

4、用药不当:有些用于治疗新生儿的药物具有耳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

聋儿说话技巧(聋儿想要正常说话)(2)

为什么每个聋儿语言康复不一样?

以上都是比较易懂的常识,相信很多待产的妈妈们,早就耳熟能详。下面谈谈,聋儿语言康复的问题。

聋儿的语言康复受限条件很多,比如语前聋、语后聋,听力补偿、年龄、心理因素、智力水平等等,可以说,在语言康复训练中,每个聋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所有语训计划都需要谨慎而行,单独制定,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修改。

所以,面对众多不确定的因素,也需要父母对宝宝的语言康复,设立正确的期望值,最好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目标,这样才能有信心,有耐心的辅助语言矫正师更快、更好的帮助宝宝早日开口,清晰讲话。

聋儿说话技巧(聋儿想要正常说话)(3)

为什么聋儿要先进性听觉训练?

佩戴助听器后的孩子,特别是大龄儿童,需要进行听觉的训练,很多父母不理解,有助听器的帮助,孩子就能听得到声音了,应该直接教孩子说话了。

1、助听器只是解决了听的途径,孩子对声音的感知和辨别,还差得远。

2、助听器与孩子达到完美的结合,需要适应,通过声音训练开发宝宝残余的听力,很重要。

3、通过前期的听觉训练,可以给孩子一个适应环境,适应老师的时间,有利于安抚情绪、缓解烦躁心理。

所以,看似多余的听觉训练,对于后期的语言能力康复,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让孩子顺利衔接到下一个训练步骤,矫正师会挖空心思,想方设法与聋儿建立多种沟通方式。

聋儿说话技巧(聋儿想要正常说话)(4)

科普时间到,听语言矫正师说

聋儿失去听觉,不仅仅是听不见那么简单,有的孩子是感音性耳聋,它不是单纯的听力低下,而是听觉系统对声音的频率、声压、时间性等,无法正常感知,也就是说对声音的感知,也就是说失去了对声音的辨别能力,而助听器对声音仅有增幅功能,并不会提供对音质等方面的改进。所以有些聋儿佩戴助听器后,依然是一头雾水,特别是错过了语言发育期的大龄儿童尤为明显。

聋儿说话技巧(聋儿想要正常说话)(5)

欧美在聋儿语言训练中,以大量的手语符号作为转化辅助,但是大量的训练结果显示,很多聋儿最后适应了手语,并且习惯了以手语为主要表达方式,这一点估计很多父母难以接受,因为从最低的期望值来说,我们追求的最终还是口语的流利表达,毕竟手语使用的再熟练,相比之下,还是声音能更加便捷、高效的表达。而且使用手语的孩子,会存在另外一套语法系统,这会给将来的认知、思考带来很大的影响。

聋儿说话技巧(聋儿想要正常说话)(6)

​但是,唇语、手语等可以作为短期内的辅助训练手段,帮助孩子通过视觉加深对训练内容的理解,但是在进入语言训练的后期,或者高级课程阶段,语言矫正师都会注意减少使用频次,更多的是通过声音符号,进行思维引导和理解训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