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很孤独(留学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编者按:中国孩子到国外留学,究竟怎么情况的?是每天微信朋友圈里的吃喝玩乐吗?是在哈佛凌晨4点灯光下的埋头苦读吗?长沙新东方学校联合招商银行发起的“湘约美利坚,名校探访之旅”活动之际,红网时刻记者来到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地名校,倾听中国留学生不为人知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揭秘他们在美国的现状。今天系列报道《看见——直击美国的湖南留学生》为您带来《留学生独在异乡为异客,他们是如何度过孤独?》
红网时刻记者 谭忠欣 美国波士顿报道
不知什么时候起,留学生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成了吃喝玩乐的生存低能儿……远离了父母的管教,在国外宽松开放的环境里肯定是花天酒地日夜不息,周旋于party之间旋转跳跃如一只花蝴蝶。
“湘约美利坚,名校探访之旅”四天时间我们走访九大名校20多名来自湖南的留学生。我们采访到的事实和很多人想象的色彩缤纷的留学生活完全不同,他们的留学之路更像是一场修行,而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
忍受孤独——留学绕不开的一课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留学生漂洋过海走进异国他乡,不远万里,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除了要应付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还得独自面对很多未知的困难,离开父母和朋友后的无助和孤独,是很多留学生们在出国前不曾想象的。
波士顿大学传媒广告大四学生谭嘉婕
“下课后,一个人根本不想回去,因为回到家里,还是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房子,心里有种莫名的失落和孤独。”来自长沙市长郡中学的谭嘉婕,现在是波士顿大学传媒广告大四学生,谭嘉婕形容自己刚到美国的第一个月就似冰冷的灰色,甚至是绝望的黑色。“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凌晨时分,她在日记本写下了留学生活里的小心酸。
布兰迪斯大学商科和计算机科学双专业的大二学生龚佳奥
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国度开始学习生活,虽然每天课业繁重,但是片刻的闲暇也会让孤独感乘虚而入。来自长沙市一中国际部的龚佳奥,现在是布兰迪斯大学商科和计算机科学双专业的大二学生,她曾深深体会过孤独的滋味:“记得大一期末的时候,因为需要背很多东西,感觉人都要崩溃了,很晚了一个人坐在图书馆一边哭一边背,回寝室的路上,哭着给妈妈打电话说不想读了,要回国,但是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我们在这里采访了本次行程唯一一位美高学生,来自长郡双语的龙劲达,住在寄宿家庭,大年三十和父母视频通话,大洋彼岸的红红火火,对比波士顿冷冷清清,极力想掩饰的情绪被妈妈的一句“最近过得还好吗”彻底击溃,一个大男孩就这样潸然泪下。
对抗孤独——让忙碌成为生活常态
谭嘉婕最近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忙着写论文和报告,准备考研。对她来说,这是对抗孤独的一个好方法。她说:“每天都在忙碌,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孤独就慢慢地被充实击退了。”
龚佳奥在课余时间研究起了做菜。“我感觉自己的厨艺水平都已经超过当地的中餐厨师了。每天晚上给自己做一道菜暖胃又暖心。”把生活打理得有条不紊,把学习和生活平衡得很好,龚佳奥渐渐找到了留学美国的“正确打开方式”。
罗德岛设计学院室内设计研究生二年级周啸海
“战胜孤独的过程也是心智成长成熟的过程。经历了孤独的洗礼,感觉人生发生了一次蜕变。”来自长沙地质中学的周啸海,现就读于罗德岛设计学院室内设计研究生二年级。凭借自己精通手绘和3D渲染的“两把刷子”,已经被迈阿密几家公司看上,目前正在联系工作事宜,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他希望用努力付出为留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战胜孤独——建立自己的“国际朋友圈”
在布兰迪斯大学音乐厅前采访陶芃的过程中,不断有路过的外国同学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很明显,她的人脉很广,国际朋友圈也不小。她现在是布兰迪斯大学国际关系和东亚研究双专业的大二学生,来自长沙市一中国际部。
陶芃和美国朋友Ambyr的合影
“其实很多当地人都热情友好,学子不用害羞,大胆地去跟学校的同学交流,不仅可以练习口语,还可以结识新朋友。”陶芃对此很有心得。大一的时候,她也只和中国人抱团。后来觉得这样太阻碍圈子的拓展,就开始参加各种社团,主动结交外国朋友。在加入社团后,陶芃的“国际朋友圈”不断在扩大,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她和中国朋友的交往。
陶芃和美国朋友 dominique 的合影
陶芃不仅性格开朗,活泼可爱,自信大方,对于留学生如何融入当地文化和社交也有自己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我觉得跟外国人交往,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相互尊重。在遇到交流问题时,双方都要开诚布公,勤于沟通。”
对海外学子来说,融入留学新环境固然重要,但也要尊重自己的文化背景。陶芃说:“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观念,对于不认同的事,不必为了保持关系而违心迎合。有了做自己的勇气,才能在海外交到真心的朋友。”
享受孤独——找到目标才有方向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来自长沙市一中的彭峥一,在布朗大学哲学和计算机的学习中找到了最契合的心灵氛围。布朗大学,美国第七古老的大学,1764年创建,常春藤八校中最自由开放的一所学校。古老的红砖和校园外的整个低调谦逊的普罗维登斯城的红砖融为一体。
彭峥一在布朗大学的图书馆学习。
彭峥一独自一人住在一个大寝室里,每晚都在台风前写作,编写代码,他常常一个人人来图书馆,就在负一楼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他告诉记者,这一张桌子和这一张椅子几乎是他的专属座椅,这个角落几乎成为了他一个人的专属空间。
问到是否有孤独的感觉,他说回答记者:“准备学习的过程是紧张充实的,哪里有时间孤独,学习考试或者挑战过后又被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所包围,哪里有心思孤独?”充实的人各有各的充实,空虚的人各有各的空虚。在我们看来,彭峥一不仅战胜了孤独,而且在享受孤独。
“思考 提升 学习”是他形容自己的三个词语。这个全身上下散发着理性光辉的男生用充满哲学的诗意和我们谈起了布朗大学的生活。
潜心忙碌的时候哪有时间孤独,忙碌过后收获和喜悦的时候哪有心思孤独?愿我们一直在这样的理性的积极心态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附:“湘约美利坚,名校探访之旅”活动群,更多详情可加群咨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