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城市建设规划(武汉天门自由切换)

天门城市建设规划(武汉天门自由切换)(1)

天门纺机副总经理杨文峰(左)在调试操控设备。圈媒联盟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银斌 摄

3月18日下午5时,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门纺机”)副总经理、武汉银桥南海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杨文峰,从武汉公司出发回天门,1个半小时后,就和家人围坐一起吃晚饭。

3月21日周一,早上6时30分左右,杨文峰从天门城区出发,1个半小时后,到达位于武汉东西湖区的公司上班。

“天门纺机总部在天门,研发中心设在武汉,我负责研发工作,两城往返是常态。”杨文峰告诉记者,多数周末,他往返于武汉与天门,“已经习惯双城生活”。

“天门融入武汉城市圈后,最大的感受是‘双城生活’带来企业、个人‘双发展’”。在天门,与杨文峰同感的企业界人士不在少数。

高铁半小时高速1小时

往返两地不再感到疲乏

同城化发展,交通是基础。近些年来,随着武荆、随岳、武汉城市圈环线等高速公路,长荆、汉宜等铁路连通两地,天门与武汉已实现高铁半小时通勤圈、高速1小时通勤圈。目前,沿江高铁天门段已开工建设,届时天门将全面实现对接武汉的半小时交通圈。

产业链条上,人才是支撑,穿梭两城之间的“候鸟”,过着怡然自得或奔波忙碌的“双城生活”,越来越多的员工形成了同城化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和发展圈。

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周五晚回天门,周日晚或周一晨到设在武汉银桥南海光电有限公司的天门纺机研发中心,杨文峰这样的生活已持续多年。

偶尔,杨文峰不回天门,“楚河汉街夜景、武汉大学的樱花、东湖的绿道都被我的镜头摄入;户部巷的小吃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杨文峰表示,在经常往返中,并没觉得两地奔波是令人疲乏的事,“这是生活的一部分”。交通同网,提升了他不少的幸福感。

他也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的变迁:地铁越修越方便,公交越来越通畅,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生活越来越便捷。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太多便利。”杨文峰说,天门纺机积极探索技术研发在武汉、成果转化在天门、技术成果共享的产学研用新模式,推进“研发前移、转化回归、落地生根”。

在这一理念下,不仅企业步入快车道,员工在“双城生活”间也迅速成长。

杨文峰所在的研发中心位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银湖生态园。这是一个占地约70亩的厂区,地理位置“出门举目见公园,步行百米进地铁,开车分钟上高架”。厂区内配套齐全,除5000多平方米的科技大楼外,食堂餐厅、员工宿舍、接待楼一应俱全,还有近3万平方米的车间可用于做实验。

“我们没有经济指标,只有研发任务。”杨文峰介绍,早在2003年,天门纺机董事长沈方勇就在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买地建房,着手产品研发。

虽然该块地现已被政府规划为商住用地,但天门纺机不为房地产开发利益所动,一直在这里加大投入从事纺织装备研发。作为从事了几十年机械制造的天门纺机人,深知自己的优势和短板,也明白国内制造业的短板所在,他们把大量的资金投在基础研发上。

“武汉高校云集、人才荟萃,在科研的前沿阵地,更有利于进行研发工作。”杨文峰说,武汉银桥南海光电有限公司作为天门纺机总部布局武汉的另一家公司,除了自主研发,还多次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院校合作,承接天门总部项目公关设计等任务,为总部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等,从武汉研发设计图纸,到天门总部进行小批量试产、到中产、再到批量生产,对接市场一系列环节,少不了武汉公司研发人员现场指导、全程跟踪。

“在武汉,招揽人才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杨文峰说,目前武汉公司22名员工,平均年龄仅31岁,不乏博士、硕士研究生。“武汉、天门公司工作通道是互通的,双向选择,迄今,我们武汉公司招聘的人才中,已有十几名自愿到天门公司工作,他们和我一样,习惯了‘双城’工作生活。”双城转换之间,杨文峰也从技术员,逐渐成长为技术主管、公司高层。不少年轻人也从普通一员成长起来,向技术主管、车间主任等职位晋升。

武汉、天门公司各扬所长,目前,武汉公司已成为武汉及中部地区规模大、装备精、能力强的高端精密钣金结构产品制造企业,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进出口资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成套解决方案专业供应商。

凭借高端装备制造底蕴和较强的研发能力,公司的精密钣金产品覆盖了通信、计算机网络、电子电器、电力、汽车纺织、医疗、环保以及自动化控制等领域,不仅能研发制造各类通用钣金件,还能根据客户需要,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与多家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长期深度合作。公司多次承接并独立完成了武汉市、孝感市等多地市政充电站“交钥匙工程”,具有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能为各类新能源车充电应用场景提供专业化成熟解决方案。

天门纺机研发成功的棉纺并条机系列产品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等荣誉,企业多次跻身年度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500强。

工作日天门上班周末回汉休息

“城市候鸟”事业家庭两不误

“同城化发展让我既能顾家、又能安心工作。”湖北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湖北华世通”)副总经理王念,家住武汉,单位湖北华世通在天门。

“当初考虑到天门工作,就是因为武汉城市圈交通方便。”王念表示,每到周末,从天门公司自驾出发回武汉,只要1个多小时,两地往来很方便,所以安心在天门工作,周末回家休息。

像王念一样过着“城市候鸟”生活的企业白领不在少数。王念说,如果没有高速和高铁的连通,他不会选择“双城生活”,说不定就在武汉找个公司上班。

正是由于圈内高速“由线成网”和武汉一条条地铁的开通,让王念这些“城市候鸟”族的“同城化生活”成为现实。

和天门纺机不一样的是,华世通集团总部位于武汉光谷生物城,已形成武汉研发基地、天门API和成品药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湖北华世通由华世通集团2008年在天门成立,依托武汉研发基地,2017年就取得了美国FDA认证,经过14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高端制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重点建设企业、生物产业龙头企业、侨资企业重点联系单位,获得科学技术创业创新奖、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重点产业创新团队、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等称号。

对接武汉“芯”产业

向武汉科研成果转化地迈进

交通的“拉近”,让武汉、天门同城化发展按下加速键,天门聚焦优势互补,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与武汉对接。

天门城市建设规划(武汉天门自由切换)(2)

天门高新园。 圈媒联盟 天门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银斌 摄

在产业同链上,天门市对接武汉“芯”产业,引进了芯创电子产业园,建设芯片封装测试基地,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聚焦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加快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天门生物产业园建设,引进培育规模以上生物企业50家左右。

天门与武汉共建中国光谷(天门)科技城、天门科创孵化园、天门——华中科技大学政产学研用合作中心等研发平台,全市目前有50多家企业与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1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

记者走进天门经济开发区,部分企业正在向武汉现代制造的“加工厂”、武汉科研成果的转化地迈进。

2021年,该开发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完成工商税收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54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新签约引进项目43个,开工项目28个,竣工投产项目25个。

天门经济开发区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引进武住电装、纳德设备、中山飞速等43个优质项目,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圈媒联盟 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慧遐)

【编辑:侯方隅】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