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再起战火(利比亚混乱局势再度升级)

利比亚再起战火(利比亚混乱局势再度升级)(1)

这是12月2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南部拍摄的在冲突中受损的建筑。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军队和利比亚武装力量“国民军”2日在利首都的黎波里南部爆发激烈冲突,至少17人死亡。□新华社发(哈姆扎·图尔基亚摄)

【内容提要】

土耳其近日向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控制的首都的黎波里派遣一批特种部队、军事顾问和军事设备,以抗衡“国民军”的围城猛攻。土耳其高调军事介入利比亚战事,可以被视作土耳其欲继续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新举动。

土耳其高调军事介入利比亚为哪般?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武剑

自卡扎菲政权倒台之后就一直战火不断的利比亚近日再度局势升级。12月19日,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谴责利比亚“国民军”当天空袭民族团结政府控制的利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并导致政府军多人死伤。与此同时,利比亚“国民军”已对支持民族团结政府的武装部队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其在72小时内撤离的黎波里和苏尔特,否则就将对其发起攻击。

本月15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杰紧急密晤商讨对策,并且土耳其议会于次日便批准了两国11月签署的安全与军事合作谅解备忘录。而据阿拉伯卫星通讯社称,土耳其近日已向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控制的首都的黎波里派遣一批特种部队、军事顾问和军事设备,以抗衡“国民军”的围城猛攻。

2011年,西方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在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同时,也让这个原本就建立在多个部落上、缺乏国家认同的国家彻底陷入了混乱。卡扎菲政权倒台之后,全国缺乏统一领导的军队和警察,各地的武装派别出于各自利益需要随即进入了相互结盟或者彼此交战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利比亚逐渐形成了东西部两大政治势力对峙的格局。

这其中,民族团结政府控制包括首都的黎波里在内的西部部分地区,主要由西方、土耳其和卡塔尔支持,并得到联合国承认。国民代表大会则在东部城市图卜鲁格另建政府,与哈夫塔尔领导的“国民军”结盟,控制东部和中部地区、南部主要城市及部分西部城市。正是由于长期的内部分裂和外部介入,不仅导致应在2018年底举行的全国选举被迫推迟,而且还使得停火协议未能落实、安全形势不断恶化。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国民军”对的黎波里发起军事行动,其领导人哈夫塔尔宣布夺取的黎波里的军事行动已进入最后阶段。

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利比亚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而多少令人始料未及的却是此次邻国土耳其高调的军事介入。应该说,土耳其此次高调军事介入利比亚是国内政治、能源利益、地缘政治野心以及欲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等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

今年4月,埃尔多安所在的正发党在土耳其议会选举中遭遇惨败,丢掉了包括首都安卡拉、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等5个人口最多的城市。尽管随后正发党以选举存在不规范行为为由要求重新选举,但重选依然没有让埃尔多安实现翻盘。有分析认为,正发党选举失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耳其经济10年来首次出现衰退的糟糕状况。面对目前国内一团糟的局面,土耳其出兵利比亚有转移舆论焦点的用意。

利比亚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石油储量约430亿桶,为非洲之最;天然气探明储量达1.54万亿立方米,居非洲第四位。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和利比亚政府11月刚签署了划定海上管辖领域的谅解备忘录,使得土耳其在东地中海拥有更大面积的专属经济区。而东地中海正是天然气储量丰富的区域。可见,能源利益也是土耳其军事干预利比亚的重要目的。

历史上,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利比亚所在的北非地区曾被纳入帝国的版图。此外,黑海和地中海也都成为了帝国的“内湖”。重塑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一直是政治强人埃尔多安追求的目标,为此军事介入利比亚自然成为土耳其彰显其在地中海区域地缘政治影响力的舞台。

埃尔多安在向利比亚派兵的同时,还表达了对“俄罗斯雇佣兵”出现在利比亚的不满。民族团结政府曾表示,有证据表明,俄罗斯过去数月一直通过一家私人安保公司在利比亚部署武装分子,支持“国民军”。因此,支持不同的代理人,土耳其出兵利比亚存在与俄罗斯增大地缘政治博弈筹码的意图。另一方面,土耳其出兵力挺的民族团结政府也得到了西方的支持,在利比亚问题上选择与西方站在同一阵营,显然有利于土耳其缓和同西方特别是美国近来的紧张关系。

最近一段时间,土耳其通过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已经捞到了不少实际好处,既从俄罗斯购买了S-400等先进武器装备,又在打击叙利亚库尔德武装问题上获得了美国默许。军事介入利比亚,可以被视作土耳其欲继续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新举动。

利比亚再起战火(利比亚混乱局势再度升级)(2)

武剑的评论刊发在2019年12月22日大众日报4版(国际)上。

■相关链接

埃尔多安:目标是“大国俱乐部”

利比亚再起战火(利比亚混乱局势再度升级)(3)

12月17日,在瑞士日内瓦,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首届全球难民论坛上讲话。□新华社/美联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徐超)2019年11月10日,土耳其纪念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逝世81周年。总统埃尔多安发表讲话,称将致力于在2023年前让土耳其晋级全球“大国俱乐部”。

过去一年来,埃尔多安在国际舞台“硬核”打拼,引人瞩目。

10月访问俄罗斯索契,与俄总统普京就叙利亚问题达成共识,谋求土耳其在叙利亚乃至中东地区的地缘利益最大化。11月访问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磋商叙利亚冲突,顶住美方制裁压力,坚持推进部署俄制S-400防空导弹系统。12月访问英国伦敦,不惜以阻挠北约军事防御计划施压西方,要求其认定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为恐怖组织。

西方媒体眼中,埃尔多安个性鲜明,常有惊人之举,全球活跃度高。

针锋相对。美方就购买俄S-400系统威胁对土耳其实施制裁后,埃尔多安警告可能以关闭土境内美军基地作为报复;美国国会通过认定亚美尼亚人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时期遭“屠杀”的议案后,埃尔多安暗示土耳其议会可能把印第安人在北美殖民地时期遇害认定为“屠杀”。

铁腕施政。土耳其3月地方选举中,执政党失去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经济牌被指失效。面对汇率暴跌、投资消费放缓等经济挑战,埃尔多安坚决撤换因实行独立货币政策而受到西方媒体吹捧的央行行长。

挑战面前,土耳其如何在大国博弈中周旋、能否实现地缘政治目标、扩大全球影响,将继续考验埃尔多安执政力。

【大众日报《环球论坛》专栏作者简介】

利比亚再起战火(利比亚混乱局势再度升级)(4)

武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导,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和评论。

【大众日报《环球论坛》专栏简介】

大众日报国际新闻评论专栏《环球论坛》开栏于2007年5月19日。栏目主打热点国际新闻解读,着力在新闻的深度延伸上下功夫,靠独家权威新颖的观点和论证确凿、鞭辟入理的深度分析影响读者,告知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环球论坛》专栏欢迎读者用户赐稿。如有线索或推荐作者,请拨打热线13964185298(微信),或发邮件至mzamza02@126.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