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筮正宗起卦演示(筮法与变占睽卦)

卜筮正宗起卦演示(筮法与变占睽卦)(1)

【彖辞】睽,小事吉。

【占断】睽者,睽乖离散之时,非吉道也。业已睽矣,不可以忿疾之心驱迫之也。唯不为已甚,徐徐转移,此合睽之善术也,故曰小事吉。小事,犹言以柔为事,盖周旋委曲,就其易者为之,皆小事吉之义。

六爻皆取先睽后合之象。初之丧马、自复,即四之睽孤遇元夫;二之遇主于巷,即五之厥宗噬肤也;三之无初有终,即上之张弧遇雨也。合六爻处睽之道而言,在于推诚守正,委曲含弘,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则虽睽而必合矣。

【爻辞】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占断】方睽之时,其睽未深,马之失亦未远,恶人睽间之情未甚也。失马逐之,则愈逐愈远。恶人激之,则愈激愈睽。勿逐而听其自复,见之而可以免咎。不求同,故丧马勿逐;不立异,故见恶人。处睽之初,其道当如此。不然,睽终于睽矣。

【爻辞】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占断】二与五正应,为相与者也。然在睽乖之时,阴阳相应之道衰,而刚柔相戾之意胜。故二五虽正应,当委曲以相求也。以刚中之德居下,上应六五之君,道合则志行,成济睽之功矣。

而居睽离之时,其交非固,当委曲求于相遇,觊其得合也,故曰遇主于巷。必能合而后无咎。君臣睽离,其咎大矣。巷者,委曲之途也。遇者,会逢之谓也。当委曲相求,期于会遇,与之合也。所谓委曲者,以善道宛转将就使合而已,非枉己屈道也。

【爻辞】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占断】阴柔之于平时,且不足以自立,况当睽离之际乎。三居二刚之间,处不得其所安,其见侵陵可知矣。车牛,所以行之具也。舆曳,牵于后也。牛掣,阻于前也。三从正应,而四隔止之,三力进以犯之,是以伤也(天,髡首也。劓,截鼻也。天且劓,言重伤也)。三不合于二四,睽之时自无合义,适合居刚守正之道也。其与正应,则睽极有终合之理。始为二阴所厄,是无初也。后必得合,是有终也。

【爻辞】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占断】九四当睽时,居非所安,无应在二阴之间,是睽离孤处者也。以阳刚之德,当睽离之时,孤立无与,必以气类相求以合,是以遇元夫(夫,阳称;元,善也)。同德相遇,必须至诚相与(交孚,各有孚诚也)。故虽处危厉而无咎也。当睽离之时,孤居二阴之间,处不当位,危且有咎也。以遇元夫而交孚,故得无咎也。

【爻辞】六五,悔亡,厥宗噬肤,何往咎。

【占断】睽之时,小事吉者,迳情直行则难合,委曲巽入则易通也。如食物然,啮其体骨则难,而啮其肤则易。九二遇我于巷,是厥宗之来噬肤也。我往合之,睽者不睽矣。此其所以悔亡也,何咎之有?

宗,亲之也,上当以情亲下也。主,尊之也,下当以分严上也。五虽阴柔之才,二辅以阳刚之道而深入之,则可往而有庆。以周成之幼稚而兴盛王之治,以刘禅之昏弱而有中兴之势,盖由任圣贤之辅,而姬公、孔明所以入之者深也。

【爻辞】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占断】上居卦之终,睽之极也。阳刚居上,刚之极也。在离之上,用明之极也。睽极则咈戾而难合,刚极则躁暴而不详,明极则过察而过疑。上九有六三之正应,实不孤,而其才性如此,自睽孤也。如人虽有亲党,而多自疑猜,妄生乖离,虽处骨肉亲党之间,而常孤独也。

上之于三,虽为正应,然居睽极,无所不疑。其见三如豕之污秽,而又背负泥涂,见其可恶之甚也。既恶之甚,则猜成其罪恶,如见载鬼满一车也。鬼本无形,而见载之一车,言其以无为有,妄之极也。

物极必反,以近明之,如人适东,东极矣,动则西也。如升高,高极矣,动则下也,既极则动而必反也。上之睽乖既极,大凡失道既极,则必反正理。故上于三,始疑则终必合也。先张之弧,始疑恶而欲射之也。故终必复于正,三实无恶,故后说弧而弗射。与三非复为寇仇,乃婚媾也。阴阳合而益和则为雨,故往遇雨则吉。

…………………………

【卜筮之法——金钱法】

以五铢钱有字者为面,无字者为背,洗手静心后,双手将铜钱合于掌中。古人尚有一套格式与程序,如摆案焚香,默念祈之等,且占筮时应在洁净处。然后将三枚铜钱在掌中任意晃动数次,而后投下,若一钱为背,以一横记之,此为阳爻。若二钱为背,则以- -记之,此为阴爻;若三钱全部为背,则以一横并加注◁标记,此为老阳;若三钱全部为面,则以- -并加注x标注,此为老阴。由下而上记,六次而成卦。

【卜筮之法——掷骰子】

准备一颗骰子、一张纸和一支笔。在掷骰前,先假设单数是阳,双数是阴。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始掷骰了。记录摇卦的结果,须由下而上。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是把骰子用双手包着,慢慢集中精神,心中默念要问的问题;二是摇动数次,打开双手,掷下骰子,看是阴(双数)还是阳(单数),并记录下来;三是每一次摇卦的结果就等于一个爻,如此往复六次,求出“本卦”;四是当求出“本卦”后,还需多摇一次,以便求出「变爻」,继而生成变卦或之卦。也可仍然使用最后一次掷骰子结果选择变爻。若掷出六,则表示第六次摇的爻会由阳变成阴,或者由阴变为阳。

如此,即可完成整个摇卦的过程。

【变占之法】

凡卦六爻皆不变,则占本卦彖辞,而内卦为贞,外卦为悔。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辞占;二爻变,则以本卦二变爻辞占,以上爻为主;三爻变,则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辞,而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四爻变,则以之卦二不变爻占,以下爻为主;五爻变,则以之卦不变爻占;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

盖无论变与不变,及变之多寡,皆论卦之体象与其彖辞。即一爻变者,虽占爻辞,而亦必先以卦之体象与其彖辞为主,则知古人占法,未有爻辞之先,即彖辞而已周于用,既有爻辞之后,则但以专动考占,而初亦不离乎彖辞以为断也,唯其一卦可变为六十四,则两卦相参,而可以尽事物之理。故卦之有变者,意主于生卦,不主于成爻。爻之有变者,专动的有占,杂动则无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