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全篇(长恨歌白居易)

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

汉皇喜爱美色,想要一位容貌倾城倾国的女子,他在位多年,一直没有找到。

杨家有个女孩刚刚长大,一直处于深深的闺房之中,外人不认识。

天生美丽丽质,难以被长久埋没,果不其然有一天,被选中常伴君王身边。

眼波流转、微微一笑、千娇百媚,六宫粉黛顿时相形见绌。

春寒料峭,赐她在华清池温泉中沐浴,泉水滑润,洗得肌肤柔滑白嫩。

侍女扶起时,娇娇弱弱没有力气,这是她刚刚得到宠幸之时。

鬓发如云,容颜如花,插着金步摇,芙蓉暖帐中,度过春宵。

深恨春宵太短,一觉睡到日上三竿,从这时开始,君王不再早朝。

承受欢宠,侍奉饮宴,没有片刻闲暇,春天随君主游玩,夜夜由她陪伴。

后宫之中,佳丽三千,君王将对三千美人的宠爱,都集于她一身。

金屋妆毕,娇媚动人来侍寝,玉楼之上,宴罢的醉态像春天一样迷人。

姊妹兄弟都享受高官厚禄,灼灼光彩,笼罩着杨家门户。

于是天下父母都改变了心愿,不重视生男孩,而是希望生女儿。

骊山宫殿,高耸入云,仙乐随风飘散,处处皆能听见。

轻歌曼舞,应和着音乐的旋律,君王整天都看不够。

渔阳战鼓隆隆,传来惊天动地的杀伐声,惊乱了《霓裳羽衣曲》的舞步和弦音。

九重宫阙,烟尘滚滚,君王带着千乘万骑,向着西南奔逃。

车驾龙旗飘摇,队伍走走停停,西出城门,才走了百余里路程。

将士们不肯前进,君王也无可奈何,只得将温婉委屈的爱妃逼死马前。

贵妃的珠花落地,无人捡起,有绿色的翡翠,黄金的凤钗和玉簪。

君王掩面哭泣,却无法相救,回头再看,血与泪交织在一起。

寒风萧瑟,卷起漫天尘土飞扬,栈道曲折,攀上高耸的剑阁。

峨眉险峻,少有人的踪迹,日光惨淡,照耀着黯淡的旌旗。

蜀江水碧绿,蜀山郁郁青青,撩动圣主朝朝暮暮思念之情。

回到行宫,月亮也是令人伤心的颜色,夜雨中,听到铃声,那也是肝肠寸断的声音。

时局好转,君王摆驾回京,到了贵妃玉殒之地,辗转徘徊不忍离去。

马嵬坡下,依旧是昏黄的泥土,却不见昔日的玉颜,徒留惨死之地。

君臣相望,不禁泪水沾湿衣襟,向东朝着京城而去,由着马儿自由前行。

回来看,池苑还都是旧时的模样,太液池的荷花,映着未央宫的垂柳。

荷花像她的脸庞,柳叶像她的眉毛,面对这一切,怎能不让人泪流。

春风轻拂,桃李盛开的日子,人伤悲依旧,秋雨漫洒,梧桐到了落叶之时,更觉凄惨。

西宫和南院之内长满秋草,秋叶变红,落满石阶也无人打扫。

当年的梨园子弟,新添了白发,后宫的宫女也慢慢衰老。

晚上,殿中流萤飞舞,愁思漫延,孤灯油尽,挑尽了灯芯,依然不能入眠。

钟鼓之声缓缓响起,漫漫长夜才刚刚开始,银河明朗,说明天就快要亮了。

冷冰冰的鸳鸯瓦,夜里寒霜凝重,寒凉的翡翠衾,君王与谁共用。

一生一死,不知不觉分离已有一年,贵妃的魂魄,却不曾到君王的梦里来。

有个四川临邛的道士寓居京城,能够用虔诚之心,招来魂灵。

被君王的苦苦思念感动,便请道士施展方术,努力找寻。

驾着云气横跃天空,快得就像闪电,上天入地,到处都要找个遍。

找了整个碧空,又翻遍了黄泉,却依然没有寻到她的身影。

忽然听人说,海上有一座仙山,仙山耸立在缥缈的水云之间。

亭台楼阁姿态玲珑,五色祥云缭绕,有许多身姿柔美轻盈的仙子。

其中有一位仙子,名字叫太真,肌肤白如雪,容貌如花,正值青春年华。

金碧辉煌的宫阙,轻叩西边的玉门,托付侍女小玉,转告双成通报太真。

猛然听见汉家天子派遣使者前来,百花帷帐里,她竟然惊动了梦魄。

披上外衣,推开睡枕,出了床帏,珠玉制作的帘子,银饰制作的屏风,一层层敞开。

半偏着如云的发髻,刚刚睡醒,来不及整理衣冠,匆匆忙忙走下庭堂。

仙风吹拂,衣袖款款,轻轻飘舞,像是又跳起了霓裳羽衣舞。

寂寞玉容,不禁泪珠纵横,犹如一只雪白的梨花,沾带着春雨。

含情脉脉凝视着使臣,请他致谢君王,自从分别以后,便音容两隔渺渺茫茫。

昭阳殿里,恩爱情深早已断绝,蓬莱宫中日日月月,时光漫长。

回头向下看去,遥望悠远人间,看不到长安,却只能看见尘雾。

只能把昔日旧物拿出来表达深情,把镶宝的钿盒和金钗寄交给君王。

金钗留下一股,镶宝钿盒留下一扇,金钗劈开,黄金钿盒也分为两半。

只愿心像金钗和钿盒一样坚贞,无论天上人间总会相见。

临别时重复着要捎去的话,寄词中的誓言,唯有他们两个人知晓。

七月七日的晚上,他们曾在长生殿、在夜深人静之时,两人私下许下了誓言:

在天上,愿做双宿双飞的鸟儿;在地下,愿为并蒂莲根的枝条。

天长地久,也总有穷尽的时候;缠绵的爱情和遗恨,却了无时日。

赏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任县尉。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到唐明皇与杨贵妃之事,有所感触而作。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一点历史的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婉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摩、去回味、去感受。

诗前半部分写唐明皇重色误国。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七字是全篇纲领,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全诗。唐玄宗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唐玄宗对杨贵妃无比宠爱,包括“赐浴”“侍宴”“春从春游夜专夜”“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兄弟姊妹皆列土”......浓艳旖旎之中蕴含着令人不安的悲剧因素,在极乐中潜伏着后面的绵长的恨。转眼安史乱起,唐玄宗仓皇奔蜀,杨贵妃惨死马嵬坡。

后半部分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追怀忆旧和杨贵妃在仙界仍然对唐玄宗一往情深,说明两人至死不渝的爱情。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内心酸楚愁惨,从剑阁蜀道的夜雨铃声到马嵬坡下空死处,都勾起伤心的回忆;返回京城后,从旧日宫苑的桃李依旧和弟子阿监的老去,处处睹物伤情,日夜怀恨。日思夜想而不得,又寄希望于梦境。道士帮助唐玄宗寻觅,在海上仙山找到杨贵妃,她托物寄词,恨又在天上人间。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作笔,点明“长恨”的题旨,有悠然不尽之意味。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哀艳动人的文字,悠扬宛转的声调,缠绵悱恻的情致,使得《长恨歌》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因而取得了人们的共鸣,在当时就迅速广泛地流传开来,影响深远。

白居易长恨歌全篇(长恨歌白居易)(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