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饺子怎么吃最讲究(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

饮食大国,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而是有着更多的寓意。

中国不光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美食也是数不胜数。众口难调,但饺子却是国人眼中一致公认的美食,有“坐着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的俗语。一千多年以前,医圣张仲景发明饺子的初衷是给病人治疗,没想到却在民间广为流传。重大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中,都有吃饺子的习俗,所以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而是有了更多的寓意。

历史上饺子怎么吃最讲究(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1)

【除夕吃饺子】

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一起团圆吃饺子,除夕吃饺子有着团圆、美满幸福的寓意。

除夕夜的饺子,是多少离开家乡的游子,最盼望吃到的食物,不是他乡没有饺子,而是家乡妈妈亲手包的饺子,最能抚慰游子的心。许多离家在外的人,无论多忙、多远,都争取在除夕前到家,为的是全家团圆吃饺子。

记得小时候,妈妈会在除夕夜的饺子里包上一枚硬币或红枣,全家人都盼着能吃到。吃到硬币或红枣,表示未来一年将会财源广进、红红火火。那种在饺子里咬到硬币或红枣时的幸福感,是无法替代的。

历史上饺子怎么吃最讲究(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2)

【大年初一、初五、十五吃饺子】

俗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有着岁更交子的寓意,代表着新的一年开始了。

正月初五又俗称“破五”,这一天吃饺子,据说可以捏小人嘴、破去晦气,所以民间家家户户这一天必吃饺子,希望在新的一年讨个好兆头。

正月十五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元宵,都代表着团团圆圆。我的老家河南,有着十五饺子、十六元宵的习俗,因饺子又叫“扁食”,所以寓意扁扁圆圆又一年。五月十五过完,年也就算过完了。

历史上饺子怎么吃最讲究(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3)

【头伏吃饺子】

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因为天气炎热胃口不好。

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是最好吃的食物,所以头伏吃饺子开胃又解馋。又因“伏”与“福”同音,饺子又形似元宝,头伏吃饺子寓意元宝藏福。

历史上饺子怎么吃最讲究(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4)

【立秋吃饺子】

立秋之后天气转凉,胃口大开,经过了炎热的三伏天,人都瘦了一圈,所以在立秋这天吃饺子补身体,有“贴秋膘”、“咬秋”的习俗。立秋之后是丰收的秋天,吃饺子寓意五谷丰登。

历史上饺子怎么吃最讲究(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5)

【立冬吃饺子】

立冬之后,冬天来临,天气寒冷,吃饺子进补。民间有交子之时饺子不能不吃,大年三十吃饺子是新年和旧年之交,立冬吃饺子是冬天和秋天之交。

立冬吃饺子也有“补冬”之说,寓意驱走严寒,少生疾病。

历史上饺子怎么吃最讲究(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6)

【冬至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和大年三十吃饺子一样,已经深入民心,其他的节气可以忽略掉吃饺子,但冬至的饺子必须要吃,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古时饺子又叫“娇耳”,医圣张仲景煮“祛寒娇耳汤”,帮助穷苦老百姓,吃了“娇耳汤”治疗冬天冻伤的耳朵。饺子的来源也是在冬至这天,节气吃饺子的习俗也是为了记念张仲景。

冬至吃饺子寓意冬天不会冻伤耳朵。

历史上饺子怎么吃最讲究(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7)

吃饺子的习俗在民间还有很多,比如:“迎客饺子,送行面”、“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等。还有“饺子就酒越吃越有”的说法,饺子好象是许多节日和节气都要吃的食物,有网友说为什么几乎每个节气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以前生活条件差,饺子不是每天都能吃到,也只有在重要的日子和节气才能吃饺子解解馋。

饺子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传统食品的代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饺子可以每天都能吃到,但它依然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美食,但又不仅仅只是一种美食,而是有着更多美好的寓意。

历史上饺子怎么吃最讲究(饺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8)

您的家乡还有什么吃饺子的习俗?下方评论出来吧!

我是@做手工饺子馄饨的三姐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点赞、评论和分享,“关注”我可以了解更多饺子馄饨的做法。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盗文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